走出“围城”看孩子
作为小学教师,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关于孩子的话题,久而久之,我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围城现象”:个性活泼热情的孩子,常被期望能安静一些;而个性安静温和的孩子,又常被期望能外向一些。——最可爱的孩子都在“别人家”。
每次和家长交谈的时候,总被一些家长倾诉的“担忧”搞得哭笑不得:孩子活泼好动担心是多动症,内向文静又怕是自闭症;爱争第一说他太好强,不在意成绩说他不求上进;广交朋友怕他学坏,不交朋友怕他孤僻;乐于助人说他没心眼儿怕吃亏,不善助人说他自私冷漠怕受排挤;更有甚者,担心孩子个头长得高是遗传变异,不如别的孩子壮是牛奶没喝够……我十分理解“天下父母心”,但也不禁为娃娃们叫苦:孩子难当啊!
《新教育之梦》里有“理想的父母篇”,细细品读后,我找到了“围城现象”背后的真相——“天下没有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父母。”父母不知道真正应该受埋怨的是自己,是自己不懂欣赏孩子天然的性格特点。
人们常说,我们的教育扼杀了许多天才,但在“刽子手”的队伍中,真正开始传接力棒的人恰恰是孩子的父母。每个孩子都是带着他独有的个性特征来到这个世界,他纯净如晨露,稚嫩如幼芽,最需要的是扶持他前行的力量和引领他前行的光亮,而不是被贴上标签,堵进“围城”,无所适从地受尽指责和强迫。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善于发现孩子天赋,善于挖掘孩子潜能,尊重并发挥孩子个性的父母。人生漫长,允许自主选择的紧要关头只有那么几次,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尽责就是,当孩子迷茫胆怯时给他强大的动力和支持,当孩子跌倒哭泣时给他热情的鼓励和帮助——仅此足矣。
备课做预设,将会事半功倍;工作做预案,追求的是万无一失;而强迫孩子沿着自己预设的方向前进的父母,恐怕大多体会到的是“有心栽花花不开”的悲伤,同时造成孩子默默承受“想要飞却飞不高”的痛苦。纠结的父母,无法培养出从容的孩子,亲子关系只是我们和自己关系的投射。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我们也都不是完美的父母。我们不必时时拿着刻度尺,小心翼翼地比划、测量;我们也不是在牵着孩子走钢丝,战战兢兢左右摇摆。我们只需要拉着孩子的小手,跟着他小脚的节奏和方向,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