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小时候想逃离,长大后想回去的地方,叫做家
节后上班,有一副场景却在我脑海中萦绕,在国外生活了28年没有回来过过春节的叔叔,今年回老家过年,在大年初三离家的时候,拥抱着我81岁高龄的奶奶,久久不肯松手。
口中说着:“娘,我明年还回来过年”
说完此话的他,已经泣不成声。
以前总是追着落日跑,想知道田地的尽头是什么,后来我就跑出了这个村庄。
小的时候,总是想着逃离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嫌弃大雨过后路的泥泞,嫌弃小小的村庄限制了大大的梦想;
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想要逃离父母的那份爱的“唠叨”,想要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自由。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真的很奇妙,就像风筝与线
一个想要努力挣脱束缚,另一边却又绷的紧紧;但,放风筝本身就是一件矛盾事,想要风筝飞的高高,却又怕跑出视线,不受控制。
就像奶奶与叔叔,回家后的日子里每天的相处模式还是吵吵闹闹,无论叔叔已经年过五十,她依然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操劳一辈子遗留下的”老毛病“,还是喜欢关心这关心那,什么事情都要过问,奶奶因为年纪大了,耳朵有点背,
叔叔需要很大的声音回她,奶奶才能听到,在外人听来,像及了在吵架,或许,只有身在其中的他们才会懂得和享受其中的美好吧。
我们总是终其一生在寻找那个此生最爱的人,不知何时,竟然忽略了身边最爱你的人,前世修来多大的福气,才能让我此生成为你们的孩子。
父母亲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做了两件事情,守望和等待。
12年大学毕业不顾家人的反对,去了北京,当了一个北漂,那个存在感为零的城市,没到夜晚都曾让我想到家的温暖,一边是不作出一番成绩不归家的“雄心壮志”,一边是担心你在外吃不饱穿不暖的父母,前些天提起这段往事,我妈还一边掉泪一边对我说,你真是不知道当时妈是怎样的心情,茶饭不思,辗转难眠都不为过,那种心情或许只有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才能真正的体会到吧。
正月十五的时候,给我爸发微信,说一会回家,我想电话那头的他们是嘴角上扬微笑着的,回家的时候已经晚上6点,饭菜已经端上桌,但大家都在等我,我一进门,洗手吃饭,是他们对我说的第一句话,那个刻心里很暖,暖到我的眼角湿润。
在父母面前我们永远是他们眼中长不大的孩子,父母却也在时光流逝中变成了老小孩,需要子女们的宠爱和关心。
我们拼命发芽,你们却白了头,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是,我已经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
你老了越来越像个孩子,可是我知道,你比我小时候好哄的多;累了就回家吧,我养你,这话只有你是认真的;从未让你骄傲,你却待我如宝;最大的快乐就是,以前你抱着我呵呵笑,以后我搀着你慢慢走。
家有父母不远行,现在反而心与家的距离在慢慢拉近,觉的无比温暖,很好。
一直想着逃离那个小村子,那个叫做家的地方,后来的我们外出求学,工作,距离家也越来越远,但却也没有小时候想象中的那份喜悦。
有家的存在反而让我在城市里打拼勇气十足,因为即使在城市混迹不下去了,别人家有矿,我家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