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7为什么我们的人生需要常常自省4?

2022-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书童寒不冷

昨天说到正确地认识自己是很难的,前两天也聊了为什么自己最了解自己是一个错觉,今天咱们继续聊自省基础里面认识自我过程中的几个心理偏差。

一是“当局者迷”的偏差:我们聚焦行动时会导致我们认知偏差。当我们具体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做的事情越复杂,就越需要耗费我们认知与心理资源,就会更多和必然地关注于当下的行为或行为的细节,而忽略全局。进入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里。这时候就需要引入“第三方”旁观者。由于旁观者没有做事,仅仅只是观察你而已,他就能更多地给出一些全面的想法和不一样的视角,帮助你理解自己的状态。

 有过写材料经验的人可能知道,在单位写材料的时候,一般写完都要经过好几个人审核和校对,即所谓的“三审三较”制度。为什么要经过这么多人的手呢,因为自己写的材料真的可能找不出那些明显的错误。它就这么明显的存在在那,我们却视而不见。

二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偏差:场景差异也会导致我们认知偏差。有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分别问一些学生他们自己,和他们好朋友同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和“你的朋友为什么会选这个专业?”。心理学家发现:当学生在描述第二个问题时,通常会站在好朋友的角度去推断他的想法和动机。比如回答“他之所以选择经济专业,是因为他想当一个成功的商人,他想挣很多的钱,他想开一个跨国公司”等。但是,当心理学家问学生本人时候,通常回答的不是自己的动机,而是所在的情景和所在的位置所带来的动机。比如“这个专业是我父母帮我选的”、“因为xxx说这个专业好就业、有前途”等。这时候“我”这个概念已经被你所处的情景和位置掩盖住了。

我们生来就是带有各种标签的人,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比如:“父亲”、“部门领导”、“驴友”、“读者”等等。当我们对号入座的时候,这些角色就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认知。特别是在我们去了解自己行为的内在动机和状态的时候,这些标签就会成为解释我们行为的主要来源。

三是“自信人生二百年”的偏差:聚焦自己会带来更大的认知偏差。 虽然我们没有自闭症,但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点以自我中心,这也是前面我们说过的“自恋”。有个心理学研究案例:心理学家统计夫妻双方在承担家庭事物的时候发现,让夫妻双方把各自承担的比例加起来,这个数字一定会超过百分之百,可能是150%,甚至更多。 也就是说,一定有人高估了自己的贡献。但是更大的可能是,两个人都高估了自己的贡献。 

道理也非常简单。当心理学家问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都在自己做了什么上,脑子里浮现的场景也是你自己干了什么,这恰恰忽略了伴侣做过什么事情。这个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对自我的聚焦,会使得我们不仅夸大我们的贡献,也会夸大我们的感受。

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我们强调情境。当我们抱怨的时候——为什么恋爱又失败了、为什么领导不喜欢我的报告、为什么我的考试又考砸了、为什么还不给我升职等等这些失败和挫折,自己看起来都有特别的原因。比如为什么自己会迟到呢?因为今天交通管制了,因为早上孩子不肯起床,因为闹钟的电池没电了,没有到点响铃。

但是,如果别人迟到了,你会怎么想呢?一定是因为这家伙太懒了。解释别人的行为时,我们强调本质。在古希腊阿波罗神庙里有一句箴言,也就是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常说的“认识你自己”。

尼采说:“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我们每个人难以捉摸的潜意识与意识,使得我们并不能清晰、准确无误地洞悉我们的内心,了解自己。我们只能依靠观察我们当下的情绪与行为、生理状况等,来了解自己的内心状况。更不幸的是,我们因为聚焦行动、聚焦场景和聚焦自我,在认识自我上仍然有很大的偏差。

明天我们继续聊认识自己的几个陷阱,虽然认识自己这条路充满荆棘,但是在认知世界、认知他人之前,我们仍然需要充分的、不偏不倚的认识我们自己,以自省、自立、自强。

参考资料:

1. 得到app《刘佳心理学基础30讲》;

2.百度百科《聚焦偏差效应》;

3.《思考,快与慢》中信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全网同名,书童寒不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