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趣的一段话,分享给大家
网上看到过一个话题,哪些兴趣爱好改变了你的人生。
一位女生说她五年前喜欢画画,就慢慢地尝试钢笔画、水彩画等,每月画几幅,后来又喜欢上了摄影、滑雪、缝纫等,都去尝试了但没有坚持下来。
看到这,你可能觉得这是很多人的共性,对待事情只有三分钟热度。
但即便是这样,其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她敢于听从自己的内心去尝试,在它们之间找到联系,找到自己的出发点。
于是反转来了,她在一年前做了一个千层蛋糕,得到朋友的赞美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她自己开发出了多种蛋糕,在色彩、配料、种类等种种过程中都融入了特色的东西;
而些特色和灵感恰恰这来源于她之前对美学的学习,来源于她的画画、摄影、设计的经验。
做蛋糕成为了她此阶段的重大兴趣,并渐渐地将它做成了一项事业。
每个人的兴趣都在自己的天赋范围之内,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是你的最大兴趣,但那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你可以慢慢地去寻找、去挖掘。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累积和体验的过程,每一步路都不会白走。
你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你,正是之前所有的兴趣、热情、思想、行动的集合,而有质量的思想和行为必定是以浓厚的兴趣为基础的。
所谓厚积而薄发,如果她没有之前对于美学、画画、摄影等的广泛的尝试与探索,她的蛋糕开发可能会缺乏特色和灵感。
正是这样多方面的积累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催生了她的灵感,并一发不可收拾起地成为了她的事业。
因此,当一个人接触的东西越多,他遇到好东西的概率就越大,这些好的事物对他的影响也就越大,他才能更快地确定什么才能成就真正的自己。
保持开放的人,生命有无数种可能,拒绝尝试的人,眼光绝不会看得长远。
斜杠青年成为2017年最流行的热词之一。
它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比如某人可以身兼多职:摄影师/插花师/教师。
万维钢在书中写到:
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需要的专才越来越多,可是真正值钱的恰恰是通才,特别是领导岗位。有项调查选取了4500名CEO的履历表,发现他们从事的岗位超过3.5万个。通过其职位的多样化成度来考察这个人是专才还是通才,结果表明通才更受欢迎,并且通才的平均工资高于专才的平均工资19%。
乔布斯曾称自己如果改行他将去当诗人,他认为苹果之所以能与人们产生共鸣,是因为他们的创新中深藏着一种人文精神。
这种结合了人文与科学的多元化思维才产生了巨大的创造力。
我有个同学本、硕、博学的都是不同专业,毕业后也就业了不同方向,他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加强自己触类旁通的能力。
当其他人都表示不解的时候,有一家公司高薪聘请他做技术经理,因为他们恰好缺乏这样几个领域都懂的通才。
看到这,你可能会羡慕他们的多重身份,多项技能。但是请注意这只是表面的东西。
表面上看这些人可以随意切换多重身份,其实他们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持续不断的学习更新能力,能够时刻根据自己的兴趣敏锐地捕捉到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从而扩大视野,练就出一种强大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人希望成为斜杠青年仅仅是为了追求标签、薪水。
但是真正的斜杠是什么呢?
如成甲所言,斜杠是结果,并不是原因。
即斜杠青年的初衷是扩大视野、认识世界、开发潜力、享受生命,并非为了多几个赚钱渠道才去学习各项技能。
他们并不确认什么时候哪项技能有用,什么时候能用上,而是怀着对世界的热情,从兴趣出发,锻炼思维,提升心智,将所学各领域看成一个系统,来升级认知。
用现在的话说,梁启超就是一个超级斜杠青年,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他非常看重趣味。
有人问他:“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
他回答道:
以趣味为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一点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边失败一边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
兴趣让人保持年轻的心态,忽略年龄的限制。
对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绝不仅仅体现在你拥有了多少技能或特长,其更大的价值在于它赋予了你强大的生命感受力,不再日复一日麻木地消耗时间,而是对每天的生活逐渐上瘾,将日子过得新鲜有趣。
一个人拥有了多元化思维和开阔的眼界,就更容易具有战略性思维,辨别孰好孰坏,才更安于做自己。
这个自己并不是退而求其次的自己,而是越来越妥帖、越来越安然、也越来越自信的自己。
也许你此时正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为自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而不知所措,甚至烦闷不已。
你要明白,也许你并不是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只是没有去接触而已。
那么就去尝试、去探索吧,在你积累了许多知识经验,见识了更多事物,有了更广阔的眼界之后,你才容易找到喜欢、适合的事情,你才能安于做更好的自己。
选自《一个人为什么要兴趣广泛,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作者:清悠,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