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点关于写作的想法
有人说,写作很简单,自己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怎么说的写出来就是文章了。
初听这话,很有道理。
我想我这几年搞写作,我真是不认同这样的说法,我要说的是:会说未必会写,写和说的距离差得不是一点,而是太多了。
今天就这个话题聊聊关于写作方面的事情,也只是浅显的说说我的一些拙见。
01构思
说话是不需要想好我要表达什么,只是拉家常。但是写文章不一样,我要写一篇文章出来,首先我要传递出什么样的思想。只是其一。
其二,生活中互相见面,哪怕我要给你说一件事,那么想说就说,想到什么说什么,不用顾及逻辑合不合理,你觉得对方听不懂你说话内容,那么面对面的信息传递给你了,你后面所说的及时补充、解释即可,直到对方听懂为止。
可是,写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你的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都是全盘考虑清楚的,就是写文之前定要构思好。如你的文章逻辑混乱,读者不知所云,那么是不会来当面跑来请求答疑,而是把你写出来的文章弃如敝履。
02表达
你想好了,写一篇文章,文章想要告诉读者的中心都具备了。
那么,你的表达能力如何,会直接影响读者接收到的信息。
或者是你的表达能够准确地传达了你的思想、观点,那么你的语言没一点特色,平铺直叙,在现在信息海量的时代,读者是不会给你机会的,你的文章阅读量会告诉你,毫无价值可言(上传到网上为例)。
我的观点是表达很重要,我很认可一个作家的意见,写文章最终拼的是语言表达能力。
我关注的几个阅读量十万加的公号,倒是没什么高深的思想,只是因为语言诙谐幽默,表达别出心裁,能博得读者会心一笑,消除疲劳。这样的文章可能不会被载入史册,但是不用担心缺少读者。
03素材
我看了很多关于写作的书籍,也听了很多老师的写作课,经常所说的一句话是:观察生活,任何生活都皆可成文。
比如,我听到过一位资深的老师说,有一个孩子观察到家里的成员挤牙膏的区别,以这个为题材作文,生活中的事情多的是,只要你观察。
这样的话确实对,但是我想说的是,对于一个孩子,会去注意到挤牙膏这样的现象?除非成了写作者,每天挖空心思地搜素材,才会注意到此等现象,这样去要求一个普通人,去观察身边的小现小象,是不是要求过分?我倒是很有兴趣知道,如何培养一个人有如此对生活的敏感程度。可惜通往的途径,我还没有机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如果撇开途径不讲,那么我想请问,有了这个能力,还需要坐在课堂里听课,为了写什么苦恼吗!
以上说的三点,怎么解决呢?
很简单,也很不简单:
我的建议是多读书,读好书,最重要的是带着任务去读书!
也是说的废话不是,可这也是我的肺腑之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