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在路上亲子教育读书

《哈佛家书》一:一本教育者的沉思录

2019-01-03  本文已影响8人  元罄

       

《哈佛家书》一:一本教育者的沉思录

《哈佛家书》是近期花最长时间看完的一本书,也是一本看过就不想放下,一气呵成且一字不漏翻到最后一页的书。

这本书记录了女孩小静在哈佛大学就读期间,和父亲建国(本书作者)的来往信件。因为是家书,所以去掉了刻意的修饰,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记录了一个女孩最真实的欣喜、疑惑和成长的悸动,以及一个父亲最深沉和贴切的关爱。

除了父女之间的信件,还有一部分父亲和朋友、国内学校领导之间关于孩子教育的探讨,以及小静在迁居美国后、就读哈佛前,小静与父亲,写给远在北京的姑姑的信。详细地记录了一个女孩在异国他乡成长的心路历程,以及父母的沟通引导方式。

阅读这本书,时而和小静一起感受哈佛学子拉横幅“抢”舍友的跌宕起伏、凌晨四点哈佛图书馆的灯火通明、怪异教授的另类授课法,时而和小静父亲一起感受希望女儿精神自由的希冀、无法参加女儿开学典礼的愧疚和看到女儿在日本、法国实习后若有所思的欣慰。

虽然没有深奥的语言和华丽的修饰,但是能让人感同身受,掀起内心的涟漪。作为一个母亲和教育工作者,大开眼界的同时,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也能有新的思考和启发,我想这也是一种好文笔的体现。

《哈佛家书》一:一本教育者的沉思录

一、亦长亦友,把尊重放心底

腰封对这本书的定义是“一位中国父亲写给哈佛女孩的教子课”。

通览全书不难发现,这本书与其说是一位父亲对孩子单向的“教”,不如说是通过平等的沟通,对孩子自身的唤醒、引领和成就:

唤醒孩子自尊自爱的天性;

引领孩子直面内心的勇敢;

成就孩子责任担当的情怀。

作者在自序中作者这样说:

“有一点我很自豪,小静至今不只视我为父亲,也视我为她最知心的朋友。学习、事业、交友,都和我讨论。”

我想这一点,也许值得每一个为人父母者去参考。

前段时间,武志红老师一个“原生家庭”的观点,几乎掀起了全网的惊涛骇浪。众多网友争相“讨伐”自己的原生家庭,说到自己父母的管教,似乎大多数人都有一把抹不完的“辛酸泪”。于是,和原生家庭和解,成了热门话题。

抛开话题本身,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教育子女的矛盾和心酸:

父母对子女掏心掏肺,甚至不惜搭上身家性命。孩子感受到的,却是变相的掠夺和侵犯。更有甚者,网上有一些“父母皆祸害”的话题,听说大热,不寒而栗。

究其根本,孩子精神自由的缺乏,是原因之一。比如对于班上调皮捣蛋的孩子,父母一定会让自己的孩子远离,生怕被传染上了“恶习”。记得之前看到过一个新闻,是全班父母联名写信,要求班上一个“坏孩子”退学。

不按套路出牌的孩子哪里都有,哈佛也不例外。书中小静的同学戴维就是其中之一,小静给老爸的信中,把他比作“新油条”,她说:

“戴维很少正经上课,白天干私活,说是搞什么发明,晚上去什么地方"打工",只有夜里才上两小时网,把白天逃的课看看,应付考试。”

对于这样的学生,老爸并没有让小静敬而远之,而是告诉她自己生活中的思考:

“我和硅谷中国工程师协会的几任会长都是朋友。硅谷中国人总问一个问题,我们在硅谷有那么多工程师,为什么没有几个CEO?

原因在于:

我们有太多好学生而太少"坏学生"。多盲从权威的匠人而少天马行空的创意头脑。

我甚至想,你四年哈佛经历中,可能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恰恰来自那些我们中国人习惯敬而远之的"坏学生"。”

不去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启迪孩子的思维,告诉他们辩证地看待问题。如果所有家长都能做到这一点,我想我们的亲子矛盾一定会少很多。

《哈佛家书》一:一本教育者的沉思录

二、亦师亦友,严厉与启迪并重

去哈佛前,小静在贵族中学圣马科斯就读,这所学校有一个传统,每个学生都要轮流做食堂用餐的侍者。

从小便有成群仆人伺候的阿拉伯公主,不愿意给别人端盘子。露茜老师告诉她:

“这里不光有国王,还有总统、总理的孩子,来到圣马科斯,大家都一样,都要享受生活,也要学会帮助他人享受生活。”

在公主依然拒绝的情况下,从不发火的露茜老师第一次怒了,她告诉公主要么回家,要么和其他同学一样。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是有些震惊的。

我也是一个老师,教学中,有时面对调皮的孩子,严厉斥责几句,孩子哭了,家长甚至会直接冲进教室,问孩子怎么了,生怕孩子受到了不明委屈。

除非家长明确告知,要对孩子要严厉,否则都是尽量压制自己的语气,更别提师道尊严了。我想,跟我有同样困惑的教育工作者,不在少数。

值得欣慰的是,不少家长和老师,在严厉管教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对孩子思维的培养训练,去发掘孩子的兴趣,着重培养。

作者在书中说:

从长远看,灌输和启发的不同效果,原本格格不入的强制和自由志趣,是会互相转换的

我们有些家长,恨不得让孩子初中时就上完高中的课。

小静的老师从不逼小静多学数学语文等基础课,而是更多引导、培养她的课外兴趣,从天文地理到历史政治。她给小静更多的不是可以车载斗量的知识,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求知欲和学习方法,包括做人的道理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

如何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做到严厉和启迪并重,让孩子除了能学到书本上的知识,还能开阔眼界,积极探索,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深刻思考,我想这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持续进修的地方。

《哈佛家书》一:一本教育者的沉思录

三、书信为媒,情感为本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时代的一

封家信,承载着亲人沉重的期盼。

在和平年代,要说能堪比战场的,我想亲子教育定能算其中之一。

各种线上线下的亲子培训班、教育学堂、游学团队的兴起,见证了这一代父母的诚惶诚恐。随便一篇类似“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标题的文章,转载量亦可迅速破百万。

可见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确实可归类为一大难题。看完《哈佛家书》,很多读者评论说:书信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以后可以用到自己和孩子的沟通中。

虽然现在很少有人再用纸质信件沟通,但即便是电子邮件,也不失为沟通的好媒介。既可以避免面对面沟通时,因情绪化而导致的词不达意或沟通中断,也能在经过思考之后,展现自己更完整更成熟更真实的想法。

我想,这是《哈佛家书》这本书给读者带来的,除内容之外,另外的收获。

《哈佛家书》一:一本教育者的沉思录

最后想说,教育的道路任重道远,只有不断自我精进,才能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路上,不偏不倚,诚如书中所言:

最好的教育,是寓教于不教,是有美好心灵的成人们的言传身带,要靠生活、家庭、社会大课堂。”

《哈佛家书》一:一本教育者的沉思录

哈喽,我是元罄,自我精进的路上,我等着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