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精英读书会

《我们仨》:相助相守,相聚相失

2017-10-28  本文已影响61人  木芥子

1932年3月,她与钱钟书第一次见面。见面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而她则紧张的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于是一见钟情,陷入爱情。

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这么形容他们自己的爱情,“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这是他们两个人的相聚。于是,世人有幸见证了一场势均力敌的爱情,从相知相爱到相助相守。

1935年春,钱钟书先生获公费留学资格,那是杨绛先生牺牲自己的开始。为爱,心甘情愿 。她还没有毕业,就下定决心跟他完婚一起去英国,只因担心钟书先生在外不能照顾自己。当然,后来他们相依为命,互相都成全了对方。

她是新思想的女性,在家时不会做饭,却在异国他乡为他洗手作羹汤,一点一点学。他亦是贴心地与她一起研究,为她做早餐,新创了红茶泡法。

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他教她作诗,她为他处理一切生活中的琐事,成了万能。

笨手笨脚的钟书先生每日去产院探望她时,总是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打翻了墨水瓶,杨绛先生就回答说:“不要紧,我会洗”;钟书先生又不小心把台灯砸了,杨绛先生又说:“不要紧,我会修”;钟书先生把门轴弄坏了,杨绛先生还是说:“不要紧,我会修”。。。。“不要紧,我会给你治。”。。。她这么说,他便这么信。

月子里,钟书先生炖了鸡汤,剥了嫩蚕豆,煮在汤里,盛在碗里,端给她吃。这么个在家的“大阿官”,仿佛与生俱来般自在地伺候着她。

女儿钱瑗的出生,便是三个人的相聚与相守。从今以后,没有生离,只有死别。

钱钟书先生因为种种,曾与妻女离别很长一段时间,以至于圆圆见他,好像不认识了。

“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

于是先生,跟她讲理。

这一段,最是温馨。

人生百转,厄运不断,贫病相连,可是一家人同甘共苦,便也甘之如饴。钟书先生发愿,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一语成谶。

“我们仨”相守相知直至死别相失。

“我们仨”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杨绛先生说:“‘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和千千万万家庭一样,和亿亿万万的我们一样,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再平凡不过的家庭,甚至多了苦难贫灾,多了颠沛流离,他们这一家,确实平静朴实地过着每一天。

当然,除了相爱很重要的还有读书。无论是钟书先生杨绛先生还是圆圆,均是知书达理通情人世的。便是知道人间疾苦,即使处于乱世困苦,也是安贫乐道。这样的豁达,才是激励人多读书读好书的典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