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王荣生老师教材选文的四种类型

2024-01-20  本文已影响0人  绿竹猗猗轻留痕

王荣生老师曾说:“老师备课首先要考虑学生学什么,学什么是对的,学什么更有价值;其次要考虑怎么让学生学,怎么才能学得更好”。在教材选文上,他将其分为了四种类型:定篇、例文、样本、用件。

1、定篇

“定篇”的材料应该是一篇完整的,没有经过任何删改的经典作品。这种处理方式的目的是“使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这种方式想生成的课程内容(或者说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是“文化、文学学者对该作品的权威解说”。 

这种经典作品权威解说出的“丰厚内涵”,通过教材的注释、助读、课后练习题来体现。

例子:

《桃花源记》、《醉翁亭记》等经典篇目

2、例文

材料要能够“足以例证知识”,同时,“又能避免篇章中其他部分可能引起注意导致精力涣散而干扰了所‘例’的主题”,所以,材料不一定要求是完整的,也可以是片断。这种类型想生成的课程内容可以是:

(1)来源于一个个的词句以及整篇的文字所体现的词法、句法、章法等“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

(2)从文章、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所总结出来的基本原理和行为方法规范。

(3)“关于诗文和读写诗文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等”。如魏书生老师在讲“怎样划分文章层次”、“怎样归纳文章中心”时一节课上了十几篇课文,这十几篇课文就可以看作十几篇“例文”。

同一篇例文,可以为多个知识点作例子;同样,相同的知识点,可以用不同的例子来呈现。“例文”处理方式的实质是:将含有无限可能性的诗文限制在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点来作为例子。例子:通过《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来学说明文

3、样本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这里的“例子”就是指从“相类文章”中抽取的“样本”。同类“样本”具有某种可替换性,但不同类型“样本”的变更,会与课程内容“羽仪”交相辉映。

作为样本的材料要注重典型性,“必须从学生现在在读的或将来要读的现实情境中真实取样。”“具体的学生”“依了自己的经验”、“在与特定的文本交往过程中”,形成怎样读,怎样写的方法或能力。这种方法或能力,就是这种类型想要生成的课程内容。这样的内容不是约定俗成的、固定的,而是由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在“通过形式把握内容”的过程中揣摩和发现的。

问题在于,这种由学生生成内容的做法,充满了不可预知性;教材的编订又必须以事先确定的课程内容为前提,这样就形成了矛盾。王荣生提出了三种克服难题的方法:一是借鉴教学的经验,二是依靠研究的成果,三是运用教材编撰的多种策略和技术。

例子

《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共处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外童话”这个专题

4、用件

用件的要求是适用,提供足够的材料。其实质是,提供信息,介绍资料,使学生获知所讲的事物。用件的材料是引导性的,可替换的。其材料有三个品种:一是语文知识文,二是引起议题文,三是提供资料文(可以是文,也可以是画)。利用这些材料的目的是服务于要进行的语文学习活动。“在这种类型里,学生其实不是去学文,而主要是用这一篇文里的东西,或者借选文所讲的东西、或者由选文所讲的那东西触发,去从事一些与该选文或多或少有些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