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正确理解高情商

2021-12-15  本文已影响0人  白米先生

他们说的“情商”是情商吗?

看了一个关于阎鹤祥的采访。

几个感受挺深的,确实是吃开口饭的,口头表达能力特别强,但实际上仔细听你会发现,这个口头表达能力强有几个很重要的人因素,就是长期的训练,按照他的说法是相声实践,第二个就是因此带来的心态的开放和稳定,第三就是内在的逻辑能力和思考。你从他喜欢旅行,说那只是我的一个生活方式,甚至不是一种表达,只是自己和自己的交流和相处就能感受他独特的思考力。

他说生命的孤独是一种常态,这观点我表达过,所以很有同感,生命的本质是孤独的,所以很多时候走向孤独是一种必然,欢聚之后必然是独处,喧嚣之后必然是沉寂,浮华过后必然是落幕,孤独即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也是必然的呈现方式。

还有一个印象很深,说到郭麒麟是个情商很高的人,他很直接的说,我不太喜欢情商高这个说法,我喜欢表述为这个人比较善良,这个人比较真诚。他还说明了一个理由,就是现在说起情商就是似乎在说比较懂事,说好听的。

这话的意思是很明确的,我不太理解的是他在反对把情商这个概念庸俗化还是,还是他认为情商就是这个意思,反正这个态度是挺好的,至于他是不是认真的清晰这个概念倒也不是很重要。

不过,现在很多社交中涉及到的情商概念确实是很片面和一知半解的,基本上只等同于,说好听的话,顺毛,甚至做小伏低,不和人冲突,不制造矛盾,不使人难堪等等。

这是对情商很大的误解。

这些东西即使也能成为情商的一部分,也只是一小部分,甚至还只是一些表面,一定不是情商中最高层面的那些。

情商从本质上来说是发挥自己情绪或者情感的张力去帮助自己实现工作或者生活的高质量。所以如果能借助自己的坚韧、性格强度(包括发火)能实现对事情过程的掌控,是很高的情商。譬如李云龙,譬如陈景润,譬如邓稼先,譬如徐向前。

另外是对他人情绪和性格的识别,有最合适的方法去和别人相处,譬如他能最恰当的评估对方的思维和价值观,能了解对方的情绪和情感的状态,把我对方对开放性意见的辨识、接受度,能够贡献直接的意见。可能别人觉得是冒犯而不敢冒失的时候,他取得的很好的沟通效果。这个历史上很多这种例子。类似王石给朱总理讲两个老太太的故事,推动了总理下决心开放商业贷款推动房地产的意愿。

仔细辨析情商,还不止这些,总体还是那句话,理解、辨析、掌控情绪、了解性格类型(无论对方还是自己),利用自己情感和情绪以及性格的优势,帮助自己做最好的决策,这才是情商真正的内涵。

回到访谈上,刚才说到,会说话也可以是情商高的一部分,就是,好话得言之有理,还要诚恳。如果虚伪或者只是逢迎,那就情商高下立判。

主持人问,德云社谁最帅,阎鹤祥给出一个出人意料也言之有理的说法,郭德纲最帅。这不仅仅是政治正确,他说,男人的帅是一种综合,是一种气质,师父的这种宗师风范,就是最帅。多好。

还有一句,师兄弟谁最有才华,这也是一个送命题。鹤祥,信守拈来,回答还是很诚恳,德云社的师兄弟都很有才华,各有各的才华,德云社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一点,既滴水不漏,又名正言顺的自豪了一把。

这是情商高,虽然阎鹤祥老师不太喜欢这个词。

他们情商低吗?

总有一些场合,有人像小丑一样拍领导马屁,搞得一群人很不爽,然后散场后,就不屑地说,他妈的情商真低,非要献丑。问题是,你说他们情商低,他就低吗?

上次喝酒。

郑处说,这些事良好不齐,结果巫总也不知怎么了,也来了性格强度,当面马上、严肃、直截了当的提醒,是良莠不齐,不是良好不齐。人家郑处面不改色,对对,良莠不齐,然后,继续往下说,头头是道,一点没有异常。

为什么有时候你觉得有些成功者你看不上,不为别的,你觉得他的道德感,价值观有问题。有时候你觉得有些同事你看不上,之后逢迎,厚颜无耻的溜须拍马。实际上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他情商高。他能厚颜无耻地把恭维话讲完,是因为他不但敢于突破自己的情绪障碍,而且铁定判断清楚,这个场合,这方面没有人可以竞争的过他,而且他要经营的这个人需要。

不排除还有些人只是性格使然,没有顾忌其他人的情绪,只顾及了自己的需要,这种比例不高。

你看你还在为自己的感受想太多,他考虑的是目标,是主要对象的感受,忽略此要目标。这不是情商高是什么?

那么可能有人要说,那你这个情商不是学厚颜无耻吗?

不是,我是告诉你,情商就是情商,只是一个工具,你可以道德感很强,也可以道德感极低。我要告诉你,很多没有道德感的人,其实情感更高,因为他没有顾忌。你评价他情商低,其实是错了,他的情商比你高,只是,可能你的道德标准比他高。

就像导弹,东风快递。这个东西有道德感吗?

就像航母,这个东西厚颜无耻吗?

就是个工具。当然是用这个工具的人是需要道德感的,需要敬畏之心的。我只是就事论事来剖析,情商本身就是一种工具,就像一件衣服,可以让你更符合某种场合,好人可以穿,那坏人也穿,你也不能因为他是坏人,去剥他的衣服,那你就是耍流氓。

你的办法是,比他更有水平,更高情商。让他的情商无用武之地。

怎么正确理解情商?

有一段人物描写这样说:

“陈建斌更是一个说话无忌的直男,情商低到令人发指。”

举例:

有次化妆,陈建斌看到蒋欣开口就是,“你本人这么小,怎么化好妆显得这么老啊!”

蒋欣当时脸就挂不住了,直接回怼“因为要配你啊”。

实际上在合作中,因为陈建斌的这样的表达,蒋欣在合作的时候更在于自己的细节。

还有一次,好友廖凡约到陈建斌出来吃饭,但陈建斌坐下不够10分钟,便起来穿衣服走人,廖凡看傻了。

廖凡说:“为什么要走?”陈建斌说饭桌上很多人都不认识,他不行,脸皮薄,觉得浑身不舒服。

敢于发挥自己性格的张力,减少很多时间管理上的琐碎问题。

这是对情商典型的误解。

后面又讲:

《乔家大院》每次拍完收工,演员们聚会也不愿带上陈建斌。对此,陈建斌以为是自己研究剧本太深,别人不好意思打搅,直到蒋勤勤戳穿他这个蜜汁幻觉。

散伙饭后,陈建斌试探问:你接下来去哪里?

蒋勤勤说:日本。

陈建斌说:你帮我带个帽子吧?

蒋勤勤心想,这人疯了吧,我们有那么熟吗?我给你带帽子?

怎么解析呢?

陈建斌对蒋勤勤产生好感,但是蒋没有,那么陈如果只是为了和谐,不提出这个要求,后续就没有可能接触。

所以,明知这个要求过分,但必须完全不能把自己当外人,如果带了,不管什么态度,后面还有机会。

蒋呢?按自己说,当下被雷得不轻,不管真假,我是存疑的,感觉无非是傲娇傲娇,女性在这个问题上有天真的爱好,觉得不知不觉中被追求是一种特别有面子的事情,这就是一种情绪,这里就不说了。即使是真实的,出于各种考量,安抚了自己厌烦的不情愿的情绪,完成了陈的要求,实际上最终也是按照陈的轨迹在走。

所以,不但帽子买了,而且后来还成为了他的妻子。

陈建斌呢?也成为了中国最优秀的演员群体中的一个,还转型成为成功的导演。

这是情商低吗?恰恰就是这样的情商高带来或者影响的。这就是用自己情绪的张力,不是面面俱到的照顾别人感受,这是发挥自己性格的强度。

相比于善于妥协的高情商,利用性格张力的高情商更值得学习。

而蒋所谓的情商低的论断,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这个问题你看颜宁在回忆施一公的时候也有。故意刺激她和另外一个学生。颜宁当时的说法也是情商极低。

导致我们认为很多成功人士都情商极低,如果是这样,还有必要学习和成长情感智慧,情商帮助你走向成功还有说服力吗?

这里的关系大了,当然凡事也都绕不开基础建筑,譬如自己的能力基础,客观的评估,无论对自己还是对环境,发挥强度和刚性不是无限的,这个分寸就是情商。

妥协的情商,在很多时候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团队合作、任务协调。但是,如果作为核心人物,领导者,发挥性格强度的情商高,作用更大,相比之下,简单的说好话和唯唯诺诺能成功,是蒙对了而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