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的三种方法

2022-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袁不一

遇到问题:

参加写作营已经13天了。每天写作业文章都要案例来论证观点。

刚开始写的时候,还可以用以前熟悉的案例。

到后来发现越写越感觉不会写了。已经发现脑袋库存已经没有案例可用。

去找案例,太浪费时间了。有时候一找就找几个小时,还不一定能找到。

自己捏造的案例又太牵强,导致案例不贴切,文章完全没有说服力。

为什么自己写文章找不到案例,而厉害的作者,永远有用不完的案例。

听了课程,瞬间明白了。主要原因出在平时日常生活中积累得太少。

正如那句话:“好的例子都是攒出来的”。

那么怎么攒呢?

一起来学习这3种方法。

  01 随时记录灵感和心得感悟

科学研究证明:“人的一天可以有一万个想法”。

看文章、看电影、和人交流,随时都会有新的想法产生。

比如我昨天写朋友圈文案,写得快干了。

停下里和朋友聊聊天,突然有个新想法出现,马上就有灵感记录下来,发了朋友圈。

类似这样的情景很多,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这样的机会,把这些突然而来的灵感、想法给记录下来,做到日夜累积。

推荐两款好用的工具,一个是锤子标签,另外一个是微信收藏夹,里面有可以记录笔记的功能。

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想法,一天多的时候可以记录几十条。

还有要定期整理内容,把记录的想法串联起来。并有机会用到文章上面去。

有人说:“好的文章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很多好的文章都是从生活中积累的灵感而来的。

以后一定要学会随时记录自己的灵感和心得体会。

为我们写出好文章做积累。

    02 随手摘抄和收藏重要内容

记得读高中的时候,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语文老师布置作文作业。

每次这种时候,都是挠头骚耳。苦苦完成不了作业,每次挨批评。

相反我的同桌就显得很轻松,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写作文。

每次他都很快写完,而且每一次老师都表扬他。

有一次我就问他,你写得那么好,顺便帮我一起写呗,我请你吃饭。

只见他很不屑的样子,从抽屉里面给我丢过来一个记事本:“自己找”

我很好奇的打开本子。里面都是抄写一些经典的文章段落还有一些内容。

发现他的文章很多时候和本子里的内容差不多。

我问他“怎么来的”。

他说“都是平时抄的”。

好家伙,平时这么抄抄写写真的有那么大用处吗?

答案是肯定的。

很多大咖都有这样的习惯,一些场合一些文章所说出来或者写出来的经典句子,都是平时抄录积累的。

现在手机那么方便,不局限于抄了,还可以用来收藏内容。

平时看文章,看书看到精彩的句子或者段落,抄下来,或者直接收藏文章。

并且分类整理。日夜累积。

人家说:“好记性不如一支烂笔头”。

写文章却是:“好灵感不如一本烂本子”。

随时摘抄和收藏内容,写文章一本摘抄本就解决一半。

    03 用心观察和真实体验生活

petter老师在《我是演员》里面写了这个一个段落:“看到两位导师对于第二组演员不同的选择,引发了我深入的思考,这种思考更多的来自生命层面。

徐峥的理解是:演戏是一门技术,需要自己的情绪、张力、爆点来刺激到观众,以此来赢得观众的认同。

而吴秀波的观点就不一样了:演戏不需要技术,而是自我情感的直接投射,是入境的,是自然的,是由内而发的。”

面对这样的两个角度,我更倾向吴秀波的观点。

人家常说:“人生不是演习,而是现场直播”

每一天都是靠自己的真实情感去生活才觉得自在。

就像朋友给你说一件事情,他要是说从新闻上看的,你半信半疑。他要是说是亲身经历,再加上他讲这个事情流落出来的情感,你会深信不疑。

因为他的真实体验,才更能打动人心。

还是那一句话,“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只有平时用心观察生活,亲身体会生活,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04

一篇好文章,需要好的案例去填充它,让它变得真实,变得生动,变得更打动人心。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做的是:

1、随心记录灵感和心得体悟,让自己拥有网状思维融会贯通。

2、随手摘抄和收藏重要内容,让自己文章金句随手就来。

3、用心观察和真实体验生活,理解生活,理解自己,打动人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