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年轻的老杜
笔者问过身边的很多朋友,最喜欢哪位诗人,超过一半的人会最终选择诗仙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豪迈恣意,天马行空是诗仙,谪仙人不可逼视不可超越,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可以和诗仙相提并论的也只有诗圣了。最近读冯至的《杜甫传》常常感动至深,感怀万千。年少时崇尚李白游侠之气,最近两年却对杜诗愈发感兴趣起来,李白不曾老去,杜甫不曾年轻。诗圣是后人为杜甫献上的一顶桂冠,这顶桂冠是什么含义呢?我们先从诗圣这个称号的由来说起。
“诗圣”称号由来
诗圣这个称号,在目前可见的文献中间,出现的比较晚。可以查到的资料是明末的王嗣奭,他是著名的杜诗注释家,王嗣奭有一次做梦,梦到杜甫,所以他写了一首诗,诗中写到,“青莲号诗仙,我公号诗圣”————《梦杜少陵作》 虽然这个称号到明末才提出来,可实际上这个概念早就有了,应该早推北宋,北宋苏轼称杜甫为诗歌的集大成者,集大成在儒家文化中专门用来称圣贤的,到了南宋的杨万里,则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言意杜甫在诗歌上的成就已经超凡入圣,所以可以说,诗圣这个概念早就有了。那么为什么宋人会认为杜甫是诗人中的圣哲呢。
原因:宋人从道德和艺术两个维度选择一个诗人中的一个典范。
1.道德判断:北宋后期,朝廷中士大夫在政治上分为新党和旧党两个势力阵营,彼此之间水火互不相容,斗争激烈,但是两派中的文人对于杜甫,却不约而同地采取一种非常推尊的态度。旧党中间的主要人物苏轼是非常尊杜的,他首先提出来杜甫的价值所在:忠君爱国。
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苏轼《王定国诗集序》
杜甫时时刻刻想念着君主,在当时,忠君便是爱国。新党的首领王安石,也对杜甫非常地推崇。王安石写了一首咏杜甫画像的诗,诗中前部分叙述了杜甫在诗歌艺术表现方面的强大的功力,也叙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种种表现,最后他非常仰慕地写到
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
———王安石《杜甫画像》
大意是说:公之如此赤子之心,古代都很少见,我非常愿意跟你相从。此外,在旧党中的黄庭坚,也写了一首题杜甫画像的诗,表达仰慕之情:
常使诗人拜画图,煎胶续弦千古无
————黄庭坚《老杜浣花溪图引》
杜甫画像,后代世人代代膜拜,再到后世的朱熹,就在理论上面阐释了杜甫的人格意义,众所周知,以朱熹为代表的南宋理学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判是非常的苛刻的。但是朱熹曾经把杜甫、诸葛亮、颜真卿、韩愈、范仲淹五个人并成为“五君子”。我们可以看到这五人之中,除了杜甫以外,另外四人都是在政治上面颇有建树的人物,有的甚至是为国捐躯的烈士。单单杜甫没有政治建树,并不是说杜甫没有政治才能,而是纵观杜甫的一生,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们都讲杜甫忠君体国,关系民生,安史之乱期间坚决地反抗叛乱,可是杜甫一生却都没有机会在政治舞台施展才华,他的一生,除了在唐肃宗的朝廷里面偶然直言进谏,引起肃宗的不满,排斥在外,没有其他可以在史书中可以大书特书的事迹,那么这样一个平淡的人物,为什么在朱熹看来却可以并列五君子之一? 原因只有一个,高尚的道德品质。在道德在人格方面有非常伟大的建树:
于汉得丞相诸葛忠武侯,于唐得工部杜先生、尚书颜文忠公、侍郎韩文公,于本朝得故参知政事范文正公。此五君子其所遭不同,所离亦异,然求其心皆所谓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
————朱熹《王梅溪文集序》
显然光明正大,磊磊落落都不是文学上的评价,而是道德和人格上的。综合以上,可以看出,宋人对杜甫的推崇,首先是人格上的,认为其意义重大,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非常高,已然达到了超凡入圣的阶段。
2.艺术判断:宋朝的诗人对于杜甫在诗歌艺术上的造诣也是非常的佩服,评价极其的高
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
————王安石《陈辅之诗话》
苏轼认为:李白集中间为什么会有伪作,而杜甫集中却没有,原因就在于李白的艺术造诣仍然不够精炼,有点粗率。而诗到了杜甫的水平则不可以不能够进行伪造模仿。北宋后期,士大夫经常热烈地讨论杜诗,以致产生了廷堂讨论杜诗成风。所以当时的宋文人试图在唐作唐人中找寻一个可以启发他们创作灵感和作为规范的时候,他们自然地选择了杜甫。
那么宋人的选择是否合理?
杜甫的人格意义是什么?
杜甫出生在具有儒学传统的家庭。他非常推崇自己的十三代祖先杜预,杜预是西晋名臣名儒,文武双全,功业彪炳,曾为儒家经典《左传》作注解,后被《十三经注疏》收录为重要注本。所以杜预为儒家的一代名儒,是儒家规范下的理想人物,杜甫对他引以为傲。杜甫自幼接受严格的儒家教育,终生服膺儒学,自称儒生、老儒。甚至有时自称腐儒。当然杜甫也曾经发过一些“牢骚”: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有的时候也许会更激愤一些: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具尘埃
————杜甫《醉时歌》
好像对儒术产生了怀疑,但是这些话都是在一种极端悲愤的情境下所说的牢骚话,不可当真。事实上杜甫对于儒家思想应该是终身不渝,他本人对儒家思想的信崇达到了什么程度呢?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不管在人生的什么阶段什么状态下,他都是坚信不疑的,所以跟李白诗中经常写大鹏鸟不一样,杜甫诗中经常写到凤凰。凤凰是儒家的祥瑞之物,他自己说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杜甫《壮游》
初学诗,便习得歌咏此物。到了晚年,杜甫到了湖南,著有《朱凤行》描写衡山顶上有一只朱凤:
下愍百鸟在罗网,黄雀虽小犹难逃。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
————杜甫《朱凤行》
是一个关怀世上其他种种鸟类的这样一个凤凰,显然这个凤凰正是杜甫心目中儒家的一种道德境界,以凤凰自比,我们想要理解杜甫儒家思想,需要简单回顾一下儒学的发展史:第一个高潮在汉朝,另一个发展在宋朝,而唐代身处其间,往前往后都比不得,虽然我们经常所提唐代儒学经典注疏也很有成就,譬如《五经正义》是重要的儒家注本,但是这些注疏在义理上面基本上只是做到了接受汉儒的思想,很少有新的发明。正由于唐初便有了《五经正义》基本奠定了对儒学权威性的解释,那么后来儒学在义理上的探讨基本停滞了。唐代的儒学,以前都被认为不是高潮。但是钱穆先生有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观点:唐代是有重要的儒学人物的,一个是韩愈一个就是杜甫。虽然杜甫没有像自己的祖先杜预那样为儒家经典做过注解,但是杜甫用自己一生的言行甚至生命在践行丰富儒学的内涵。儒学的根本是实践之学问,内容非常注重人的行为实践,用儒家的话来讲就是“百姓日用人伦”。这其中就道出了儒学最关心的一个核心内容,孔子孟子两位圣人,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并没有去著书立传,而是带着弟子凄凄惶惶地奔走于天下,要想行大道于天下,年长以后,觉得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精力衰疲,然后才开始著书立说。把自己的思想以著作的方式传之后人,所以儒学首要是注重实践的一种学术。从这个意义上看来,杜甫是最好的体现和发扬儒家思想的历史人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仁爱思想
儒家的试图在天下推行仁政: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
————《孟子·离娄子》
孟子还指出来什么是仁政:仁政的最低限度是让老百姓生活得比较好:
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孟子·梁惠王上》
在古代生产力极低的时候,这就是人民大众需要的基本生活条件,也是儒家追求的目标,杜甫用诗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理想:
牛尽耕,蚕亦成,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
————杜甫《蚕谷行》
不需要有烈士痛哭流涕,需要的是百姓安居乐业,因为儒家仁政爱民,所以这种思想也是谴责贫富不均的,始终认为贫富不均是社会最大的危害: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孟子·梁惠王上》
杜甫本人也对贫富不均的现象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批判,在中国诗歌史上,揭露民生疾苦,描写贫富不均的优秀诗篇和名句非常多,但是我们做认可最典型最生动最真切的莫过于: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只要一说到贫富不均,我们就会马上联想到这两句。再譬如儒家是强调夷夏之辨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本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反对外来民族的侵略和干扰,维护本民族国家的独立。这方面杜甫也是心领神会,安史之乱以后,叛军很快攻占洛阳长安,当时留在长安的大唐帝国的高官们,从宰相陈希烈到翰林学士张垍,无数的人都接受了安禄山伪朝廷的伪官,甚至连王维也未能免俗,只有杜甫,只有一个在玄宗朝得到了一个从八品下小官职的杜甫,从长安出逃,穿越唐军和叛军对峙的战场冒着生命的危险,逃归了唐政府的临时所在地凤翔。这个举动,在当时留在长安不计其数的官员中是凤毛麟角的,没有其他人这样选择。这说明杜甫是坚持夷夏之辩的,坚持民族气节的。虽说安史之乱是唐帝国内部的一场叛乱,但是由于叛军的民族组成部分基本是非汉族,所以带有民族斗争的性质。杜甫诗中称叛军为胡: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杜甫《悲陈陶》
良时不可失,胡行速如贵
————杜甫《感秋》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在《北征》中间,四句三处“胡”:
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杜甫《北征》
深深不忘记这个“胡”字,这是坚持民族的立场,更重要的是儒家是非常注重修身养性的,这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儒家认为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基础是什么?基础是有文明的个体,道德自觉的个体。儒家还认为,人们对于道德上的追求,行为,不该是收到外在力量的强制,而是应该发于内心的一种道德自律。所以儒家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视非常崇仰人格精神,最典型的表述就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这样一种大丈夫精神,一种人格精神。
在先秦以后,我们的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体现了孟子所提体现了这样一种大丈夫精神的志士仁人,但是据我们观察,其中大部分人物都是在政治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在需要的时候,在国家民族面对危险的时候,他们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从而在道德人格上有卓越的表现。唯独杜甫是个例外,杜甫反复强调自己的布衣身份: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
————杜甫《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对于一个普通人,体现了大丈夫精神,有什么典型的意义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而且是更加巨大的意义,假如号召我们效仿诸葛亮、范仲淹那种人格境界,可能会觉得高而不切,距离太远太高,但是杜甫是一介布衣,一生颠沛流离,终身饥寒,过完了平凡的一生。这就对于一般人有了一个可以仿效可以学习的典范意义。儒家认为:
人皆可以为尧舜,作圣由来在养蒙
————邓林《养蒙斋为叔良先生赋》
儒家的人性论是善,本性善良那么好好努力发展下去,就可以超凡入圣。到了明代的王阳明就有一个观点说"满街都是圣人",但是按照朱熹的标准,这是不实际的说法。但是如果非要找一个平民圣人,那只有杜甫可以担当,杜甫就是平民中的圣贤。这对于一般人就有了典范意义。不仅如此,杜甫对于儒家的道德伦理方面的准则不但是身体力行,而且通过自己的行为使得这些准则更加丰富,变得切实可行。杜甫的仁爱之心忧国忧民是有一个程序的,首先是爱自己的家人然后是朋友然后是同胞推而广之是普天下的人类,杜甫对于异族的也是有关爱之心的,在盛唐时期,经常发生边塞战争,现代很难一概评论是否是正义的,因为以唐帝国为一方,少数名族为另一方,他们建立的政权之间发生冲突,战争更多时候说不清楚,但是有几场战争我们哪怕站在唐帝国的角度现在看来也是非正义的,譬如说盛唐和南诏之间的战争,翻阅《新唐书》《旧唐书》或者《资治通鉴》,那一场战争基本上唐朝属于理屈的。战争结果唐军多次失败甚至全军覆没,很多人都被鼓动产生了错误的爱国热情,包括高适储光羲这些著名诗人,唯独杜甫没有,他认为这场战争是非正义的,给双方百姓尤其唐帝国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很多人都牺牲在了战场上,这种情况下,杜甫写出了《兵车行》谴责战争对人民和平生活的巨大破坏,当时也只有杜甫在写这种题材和思想。儒家所讲仁爱很大意义就是爱人,杜甫对于这一点当然是身体力行的,除了这一点,杜甫的同情心仁爱之心一直推广到人以外的其他动物,甚至到宇宙间的一切生命当中去,这一点是尤其突出的。在杜诗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满怀怜惜地描写动物植物。有人说杜甫喜欢写马,骏马,喜欢写雄鹰、写千丈青松,这些意象本身是雄壮的伟力的,同时也体现一种刚强的气质,好像杜甫是喜欢此类,喜欢歌颂引起人的崇高感。但是另一方面,杜甫也喜欢写纤弱的,外形不美丽也没有崇高感的动植物,以充满着怜爱的态度吟咏它们:
白鱼困密网,黄鸟喧佳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
————杜甫《过津口》
恻隐之心,孟子本意提出也只限于人,而杜甫看到困在迷网中的鱼,也动了恻隐之心,同情起来。所以杜诗中写道动植物,尤其不幸的动植物,往往是带着满腔的爱意来写的。一个小例子:杜甫在成都曾经描写过一组带病的枯萎的植物,病柏、病橘、枯棕、枯楠。后人解读这组诗,说含有隐喻意义,把这些枯树隐喻当时在苛政暴敛之下奄奄一息的百姓。但是也有很多的杜诗并没有隐喻意义,直接表达对幼小生命的一种怜爱一种关切,最典型的是这首: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杜甫《舟前小鹅儿》
将仁爱之心扩展到其他生命,本来是儒学的一种发展方向,到了北宋,果然理学家张载就提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即“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理论上宋人提出,但是早在唐朝杜甫就在自己的诗歌中阐发了弘扬了,这是杜甫对儒学思想的一大贡献。此外一点,杜甫用本人的行为和实践使儒家的仁爱思想变得更加切实可行。我们知道,儒学仁爱之说和西方博爱之说貌合神异,表面都是一种爱心,但是实际上有巨大的差别,最主要在于出发点不一样:西方的博爱精神,一般来讲来源于宗教,来自于神灵的告诫,对于祖先原罪的赎买,要靠后世行善进行赎买。中国的先民则认为:
仁义礼智根于心
————《孟子·尽心上》
这些心思都是从人的内心自然而发,然后开始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慢慢推广,然后形成普遍的仁爱精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将孟子这两句话在文学中阐释得最好的是杜诗,杜甫生平多次遭遇不幸,当他离开长安去奉先探亲的时候,突然发现家中光景艰难,小儿子已经被饿死,悲痛之余,联想到更多失去田地的农民、边疆戍守的战士,他们的遭遇比我更不幸,悲痛同情由己及人,写道: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在暴风骤雨的夜晚,秋风吹破了杜甫的茅屋,秋雨漏进来,打湿了他的床铺,杜甫深夜难得安眠,写下: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如此境遇,他没有去想自己的房子如何,而是想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何不令人敬仰!如何不让人热泪盈眶!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一组作品:《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乾元元年,杜甫由天水就是秦州后来到四川的成都向南去,途中经过同谷,就是现在的甘肃成县,正是天寒岁末的时候,暂居同谷一个月,继续启程南行,就在同谷,杜甫写成了这组诗,内容上正是对孟子仁爱精神的形象的阐述。第一首写自己: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之一
杜子美如此潦倒,年迈漂泊,蓬头垢面,首先关注自己。第二首写到他的家人:
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杜甫 《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之二
写到妻子,写到弟弟,天寒岁末,家中无米,杜甫自己拿一个木铲,到大雪覆盖的山野之间去挖一种叫黄独的野生植物的块根,挖出来给家人充饥,但是大雪封山,没有挖到,空手而归,家人饥寒交迫,饿到靠着墙壁呻吟。
第三首想到自己远方的弟弟: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 杜甫 《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之三
杜甫有三个弟弟,丰、观、颖、占。最小的弟弟杜占一直呆在他身边所以另外三个弟弟都分离在远方,所以杜甫在想大家都在忍受饥寒,不禁悲伤。
第四首想自己的妹妹: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 杜甫 《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之四
这个妹妹一个人守着寡,带着几个未成年的孩子,生活该多么不易!
第五、六、七首,写国家写社会。这边是将仁爱之心逐步推广出去延伸出去。这样的一种仁爱精神是一种自然的情感的扩展延伸,最符合人类的本性,由近及远由亲及疏是一种可行的可效仿的,所以杜甫再用自己的行为阐释了这一儒家思想。假如我们不把儒学局限于经典的注释,也不把儒学局限在义理的阐发,而是从本质出发,把它看作是一种实践之学问,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说杜甫就是儒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或者说是唐代大儒,杜甫在人格方面的意义主要于此!
诗歌造诣的典范意义
出身于书香门庭的杜甫,世代传承除了儒学传统还有诗歌的传统。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诗人,他在唐诗的格律化艺术发展中间有着重要的贡献,为此杜甫也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
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
————杜甫《赠蜀僧闾左师兄》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杜甫《宗武生日》
家族的作诗传统对杜甫是一个有利的条件,但是想要登上诗歌艺术的巅峰,甚至成为诗圣,光有家庭传统是明显不够的,诗圣的产生需要很多其他的条件,纵观杜甫的一生,有这样两个因素成就他成为诗中圣贤:
1. 时代因素(外因)
2. 个人因素(内因)
外因
杜甫生活的时间正好是唐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这样大转变的关键时代,唐帝国由盛转衰。唐玄宗前期开元元年到开元29年,励精图治,又有姚崇宋璟等名臣名相辅佐,前有贞观后有开元,政治开明国家富强。可惜到了后期,从开元末年到天宝年间,唐玄宗贪图享受,不理国是不问国政,正又被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奸佞小人抓住机会,结党弄权,政治日趋黑暗,国家逐渐衰弱,瘤毒最终以一场安史之乱的形式爆发了,八年平定叛军,百姓流离失所,从此唐帝国一蹶不振。从公元713年到763年大约50年的时间,而我们观察杜甫的生平正好是公元712到770,基本上是吻合的,所以杜甫用一生的时间见证了这个昔日雄伟的王朝逐渐衰落的过程。杜甫在自己青少年时代,亲身经历了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但是杜甫成年以后,情况急转直下,天宝年间他目睹了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清醒的杜甫最早敏锐地从盛唐的浪漫主义的诗人群体之间游离出来,冷静地观察社会,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这样的诗篇,再往后,杜甫又亲身经历由安史之乱带来的兵荒马乱,亲眼目睹了动荡社会中人民遭受的巨大灾难,所以杜甫写出了《三吏》《三别》这样的巨作。可以说这样两段人生的经历对于杜甫都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经历过开元盛世,看到过百姓的安居乐业,所以他对儒家的政治理想深信不疑,毕生追求重现往昔盛景,也正是因为杜甫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社会,所以他对封建社会中种种不合理的弊端看得非常清楚,才可以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写诗。
优秀的诗人是社会的晴雨表,时代的疾风暴雨在杜甫心中引起了巨大的感情波澜,这样的情感使杜甫的诗中充满了哀伤愤怨激昂慷慨,何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这种风格是他内心抑扬起伏的情感波澜,古语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那样一个悲怆的年代,对于杜甫登上诗歌创作的巅峰确实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杜甫正好处在诗歌史从盛唐转至中唐的一个时代,我们公认盛唐和中唐的分界点为天宝末年,清朝的诗论家叶燮和当代学者闻一多,这也是诗歌史上的一个分界线,天宝末年杜甫45岁,如果说杜甫生活的后30年是他的创作阶段,那么45岁正好是这个创作阶段的中间点,往前看,杜甫和李白孟浩然等是盛唐诗人,往后看,杜甫又开启了韩愈白居易等中唐诗人,从汉魏六朝到中唐,是个已经发展得相当充分,五七言诗歌已经有了丰富的积累,从题材内容到艺术风格,已经达到了百花齐放的繁盛局面,杜甫就在这个时候崛起于诗坛,以一种集大成的姿态对于前代诗人所遗留下来的所有遗产进行全面的继承和总结,加以发扬。单就七言律诗,在杜甫以前,形式上定形了,平仄对仗如何已经广为人知。但是,第一在形式上还不够精研,仍有改善之处。比如王维诗中一些七律,对韵却失粘,更重要的是,七律在杜甫以前主要是写应制应诏,宫廷题材,只有杜甫才从格律的精研化和题材的丰富化两方面对七律进行了改造。从而使它发展为与五律同样重要的一种诗体,题材上,一般来讲,诗人们都被划分为不同的派别,王孟合称为山水田园诗人,高适岑参为边塞诗人,李白题材宽泛,但是反映社会现实却很少。主要写内心的情思。杜甫几乎是全面继承了在他以前的诗歌的所有题材,从国家大事到百姓生计从山川云雾到草木虫鱼,几乎涵盖了几乎当时社会和自然的整个外部世界。杜诗中对外部世界的吟咏与他内心情思结合得恰到好处,以致后人评价这些诗作是:
杜若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胡应麟《诗薮》
如果盛唐诗歌是以有浪漫色彩的理想境界为主,那么杜甫的写作转向写实反映社会现实为主,风格从高华飘逸转向朴实深沉,所以从诗歌发展史来看,杜甫正是这种转折时期的关键人物。宋人讲杜甫为“诗歌集大成者”意在继承前代开启后代,便是如此了。
杜甫所处的年代不管是社会学的意义上,还是在文学的意义上都是一个大转折的时代,一个呼唤伟大诗人的时代,杜甫就是那个应运而生的伟大诗人。
内因
生逢其时,外因已道,更重要的是杜甫的人品和才具。本文前半部分多有涉及杜之人品,此处多讲才具。更多时候,我们讲李白谪仙人天资纵横,但是即便是外因历史等因素下的诗圣,杜甫的天才才具仍然不可被忽略,和李白一样,他也天才早熟,六岁看到孙大娘剑舞,一生都记得舞蹈特点并纪传诗中,七岁开口咏凤凰。此外杜甫以学力见长,刻苦好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他对儒家经典对前代的文学乃至文化遗产都了然于胸,这为他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假如把杜甫比作诗国中的一只凤凰的话,那么天赋和学力就是双翅。最重要的一点,杜甫对于诗歌创作倾注了一生的心血,他写诗追求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对于诗歌创作,诗歌艺术的探索,他视之高于生命,毕生追求。他在任何状态下都在写诗,在兵荒马乱的几年,全家老小一同逃难,诞生了《彭衙行》;在蜀道上面流亡,全家老小食不果腹,从秦州到成都一路也都在写诗,一般人处于此境,何来心思作诗?杜甫在写,从不间断放弃。杜甫诗才早熟,24岁未入长安,《望岳》已成,但是他对作诗的要求是精益求精,多方探索。
读李白和杜甫的诗,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李白的诗在艺术上面没有太明显的阶段性,而杜甫的诗则明显有着时代烙印,长安之前,长安十年,成都五年,夔州时期,湖湘时期,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风貌,始终保持着求新求变的状态。不断地超越前人超越自己。正是在艰苦的探索下,呕心沥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登上了古典诗歌艺术的巅峰。
现存的杜诗一共一千四百多首,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自从南宋以来,“千家注杜”蔚然成风,杜诗的注本种类之多,历代学者在杜诗研究上面所费心力之巨大,在古典诗歌史上绝无仅有。为什么??价值体现在:
1. 杜诗是安史之乱前后时期的时代画卷
2.杜诗是用韵语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历史
诗史的说法从晚唐《本事诗》就提出来了,宋人欧阳修宋祁在《新唐书》中采用以后广为流传。明末清初王夫之并不同意这种称赞
夫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
————王夫之《诗绎》
其实,就这个问题,钱钟书的名文《论通感》,意在阐述不同的感官对于一个人是有相通之处的,更何况比喻不是论证,实际上,历史和文学可以互相渗透,互相取代,杜诗就是最经典的范本。理由有下:历史本身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记录,对过去文明的文本描述,集体记忆。这个特征诗歌也是可以做到的。用王夫之本人所著《读<通鉴>论》亦可证明:
读杜甫“拟绝天骄”、“花门萧瑟”之诗,其乱大防而虐生民,祸亦棘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大意为:唐帝国向回纥等番邦借兵造成了很多混乱的问题,这一段历史非常的沉痛,引以为戒!这里王夫之所引杜诗如下: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
————杜甫《诸将五首》之二
胡尘逾太行,杂种抵京室。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
————杜甫《留花门》
不就正好借用杜诗来回溯历史吗?
一部杜诗是大唐安史之乱前后最生动最鲜明最深刻的一种记录。公元754年(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大唐帝国的总人口5288万,十年后的764年,人口骤降到1690万,十年动乱近三分之二的人口消失,如何巨大的灾难!纵观史书,《资治通鉴》《文献通考》等等,都只是冷冰冰的数字变化,没有细节。唯有诗歌文学,唯有杜诗中有血有肉有哭喊有离别有悲愤有坚忍!
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杜甫《白马》
“丧乱死多门”,通向死亡有多种途径,到了三吏三别,我们更是直视了人间惨剧死亡现场,流血成河流离失所。从这个角度讲,依赖于文学,杜诗更是超越了史料,弥补了史料的不健全不够入微知著的短板。反映现实之余,杜诗更在于抒发内心强烈的感受,清代的杜诗注家浦起龙这样讲到:
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
————浦起龙《读杜心解》
杜诗本是杜少陵一人的性情,但是玄宗、肃宗、代宗所历7之事全都寄托凝聚在了杜诗中间。
再譬如杜长诗《北征》写老杜自己离开凤翔到陕北的羌村去探亲过程,字面写本人的喜怒哀乐,和家人之间的悲欢离合,对动乱年代的种种感受,与此同时也写到了大唐帝国的用兵形式,分析借兵缓急可能带来的不好的后果等等。所以只要认真读过杜诗读过《北征》必然会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有所思考。清代名士张士诚有名言:“六经皆史也”。这个角度来看也是不错的,我们古代的经史子集也可以都看作历史,中华民族史学发达,此处不禁要问,历史有什么作用?答曰:历史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铭刻在每个当代人的心中,时时刻刻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影响价值判断、对未来的展望、人生观,历史记录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孔子云: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若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大意如此:我想把自己的思想理论成为逻辑体系,还不如记录历史事件的过程,在记事之间表达我的态度,表现我的判断来得更加清楚,更加容易理解。所以孔子修春秋,整理鲁国的历史,一字意褒贬。类似与此。杜诗之中,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爱憎分明。读了杜诗,不知让我们了解历史,而且启发了我们怎么感知历史,思考历史,进而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找到前进的方向。所以称杜诗为诗史一点不为过。
艺术上,杜诗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在古典诗歌史上是难以逾越的高峰。后人也都只是学杜,而从未超越。杜甫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进行创作,体现在杜诗艺术的各个方面:选材 、谋篇、章法、句法、炼字、用典等等,显示出巨大的独创性:
身轻一鸟___,枪急万人呼
————《 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
这里举这样一个小例子,相传北宋陈从易拿到一个残缺的杜诗本,得到上面这两句诗,只缺一个字,便和朋友们一起商议该是什么字,当然您也可以一起猜一猜。宋人提出了这么几种填法:疾、落、起、下等等。等后来找到了该诗的原本,答案竟然是“过”这个字。由此可见杜诗的千锤百炼的艺术功底。杜诗的精炼也衍生出很多成语,譬如:
历历在目: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历历》
白云苍狗:天上浮云如白衣,须臾改变如苍狗
————《可叹》
冰雪聪明: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别开生面: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春树暮云: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春日忆李白》
鸡虫得失: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缚鸡行》
明眸皓齿:明眸皓齿今何在, 血污游魂归不得
————《哀江头》
炙手可热:炙手可热势绝伦, 慎莫近前丞相嗔!
————《丽人行》
指挥若定: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衮衮诸公: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醉时歌》
剩水残山: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翻云覆雨: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贫交行》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九首其六》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曲江二首》
此外,还有很多独创性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