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文学与社会变革
鲁迅 | 怎么理解文学与社会变革?
作者:吴军
这一讲,我们来聊聊鲁迅先生的作品。你也知道,以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地位,研究他的人和出版的专著数不胜数,但我一直关注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的关系。在咱们的阅读课上,关于鲁迅这一讲,我还用这个视角,重点跟你聊聊文学跟社会变革的关系。 我们在前面第37讲谈了歌德等德国文化精英对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民族出路的思考。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的情况,和三十年战争后的德意志地区非常相似,社会精英也都在寻找中国的出路。(戳此回顾:如何理解德国的崛起?》)
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访问了德国,并专程到乡下去向已经退休在家的铁血首相俾斯麦求教。一番会谈后,李鸿章得到的结论就是三句话,“五洲列国,变法者兴,因循者殆!”此后,中国的文化精英们虽然在怎么变这件事情上吵得一塌糊涂,但是对“变法者兴”的认识是一致的。当然,要变就必须对过去有全面的反思,在这一点上,“五四”那一代文学家们都有很深入的思考。
鲁迅先生对中国人国民性的认识是入木三分的。他的小说中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在讨论这个问题。任何一个民族的国民性,一定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但是对于好的一面,鲁迅先生很少说,我个人的理解,他是觉得他们那一代人的任务,就是要改变中国,给中国寻找一条出路,因此好的就不用说了。
不过,褒扬少,贬抑多,这种做法是很招人恨的。这也是今天很多不明事理的人胡乱批评和调侃鲁迅先生的原因,在他们看来,辜鸿铭歌颂中国人的温良优秀品质,更值得褒奖。
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曾经说过,一个真正学者的任务就是牺牲他自己。他应该说出别人不想听到的事实。在这方面,鲁迅先生确实担得起“中国魂”这个评价。
为了能够让更多人容易接受他的思想,鲁迅先生通过文学作品的方式(包括他自己写的和他翻译的),在故事中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他早期小说的代表作《呐喊》和《彷徨》,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的那一面,同时,对中国国民性的缺点,有深刻的洞察,在我看来,以下三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
1.“奴性”特点
这是鲁迅先生代表作《阿Q正传》《药》主要描写和批判的内容。
这种奴性表现为当了奴隶还不自知,泰然处之,甚至有些欢喜;对同伴的悲惨境遇麻木不仁,只要厄运没有落到自己的头上,就去当吃瓜群众,甚至叫好。
2.自欺欺人
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最好的体现。这个很多人在中学语文中都学习过,我就不赘述了。
3.做人和办事不认真
鲁迅先生在《端午节》这篇小说里,创造了一个叫方玄绰的“差不多”先生。这个人糊里糊涂地过了一年又一年,不愿意面对现实,苟且偷安。不仅做人如此,做事情也一样。鲁迅先生在很多杂文中也讲了中国人不认真的毛病,而且特别跟日本人的做事认真做了对比。
这种看法,不仅鲁迅先生有,当时陈独秀、胡适,甚至一直赞誉中国传统文化的辜鸿铭都有。辜鸿铭讲:“如果拿现代中国和日本相比较的话,中国人只是口头饶舌,而懒得去做,日本人是口头上不怎么说,但却认真地付诸行动”(《辜鸿铭文集》下册,海南出版社,1996)。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鲁迅先生和“五四”那一批文化精英指出的中国人的毛病,在今天的中国人身上已经不太明显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他们那一批文化精英,将中国人的这些劣根性从几千年的文化中挖出来。
要知道,做这样的事情是具有道德风险的,但是他们承担了各种骂名,做了这件事,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人逐渐抛弃了传统专制社会,转向近现代文明社会,那一代人的文学努力,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当然,鲁迅先生看到的中国国民性,也不光是缺点,还有好的一面,这主要集中在他晚年的作品中。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有“中国的脊梁”的说法,1934他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那时离鲁迅先生去世只有两年时间了。在这篇短文中,他特别肯定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其实,直到今天,这四种人依然是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此外,鲁迅先生自始至终对中国很多底层百姓的优秀品质赞誉有加。比如:他在《一件小事》中描写了一个心灵美好、有责任担当的人力车夫,在《故乡》中描写了各种善良的乡村民众,相比之下,他对上层人士更多的是批评。
这种看法,我觉得,和我前面介绍的俄罗斯文豪们如出一辙。
了解一个地方的国民性有什么用处?我在大学毕业前其实对此无感,因为平时打交道的都是和自己同类的人,不是同学就是老师。后来我参加工作,接触到了办公室政治,就多少需要对中国人的国民性有些了解了。再后来我在全国各地做生意,就需要对世界各国人的国民性了解得更多。
我在生意场上的一位领路人和我讲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我们无法改变每一个地区的国民特性,但是需要非常好地了解他们的长处和弱点,善用他们的长处,同时抓住他们的弱点。这是一位成功的商业人士的忠告。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了解中国的国民性,鲁迅先生的作品是个很好的路径。
当然,了解了国民性,不等于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答案。事实上鲁迅先生一生也都在这个问题上不断求索,在我看来,这和歌德很相似。
不仅鲁迅在寻找,那个时代的社会精英们都是如此,从梁启超到陈独秀,从蔡元培到胡适。这些人用今天的网络术语来讲,都是那个时代的“网红”,他们后面有一大群追随者,他们思想形成和变迁的过程,影响了同辈人和下一代人,跟随他们一同往前走。只不过,对于解决问题,陈独秀采用的方法是革命,胡适采用的方法是教育,而鲁迅先生等人则是靠文学。
当然,那一批人离今天时间有点久了,因此有的人读他们的作品会觉得吃力,也因为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人甚至觉得有点乏味。而要想从他们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就需要了解他们思想形成的过程。
我的理解是,鲁迅等中国的文化精英,相比德国的歌德、黑格尔、瓦格纳等人有一个便利条件,就是有可以借鉴的东西,因此他们都是拿来主义者,他们借鉴了日本和西方的思想文化。
比如胡适受美国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受他的老师,实证主义大师杜威的影响很大,陈独秀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而早期的鲁迅先生则受日本和德国文化的影响,后来则受到唯物主义的影响。理解了这一点,我感觉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就容易多了。
你知道鲁迅曾经留学日本,他的日文水平很高。但你也许不知道,鲁迅先生也下功夫学过德语,在日本留学的期间,鲁迅先生阅读了大量尼采的原文作品,并且在早期的作品中有很多尼采的影子,包括德国式的英雄情结。
因此,德国著名汉学家、《鲁迅文集》的德文译者顾彬讲,如果不理解德国和日本的文化,是很难真正理解鲁迅先生的。这些话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英雄情结和超人思想在鲁迅先生早期的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如果要说鲁迅先生一辈子在做什么事情,我把它概括为“唤起民众”,而“唤起民众”这件事,就是典型的德国式英雄主义情结,以及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做的事情。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文人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很少有唤起民众的思想。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唤起民众的目的性很强,甚至很直接。
我们不妨看两个例子:
比如,在《呐喊自序》中,鲁迅先生讲,“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这话说得很直接。后面虽然他写道,“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这其实是一种自谦,在我看来,他真正想做的事情,恰恰是要振臂一呼。
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还谈到自己的想法不被人理解而感到孤独,感到无端的悲哀,但是他却并不愤懑。我觉得这其实和尼采的心态非常像。尼采也觉得当时的人不理解他,感到孤独,但是他对自己非常有信心,相信后世的人能够懂得他,因此他从不愤懑。
不过,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落潮,鲁迅也陷入了彷徨之中,跟“五四”时期的“呐喊”状态完全不同。直到上世纪20年代末,他接触到左翼的思想,结识了瞿秋白和其他左翼作家,开始接受唯物主义,逐渐抛弃了英雄主义。他对中国民众的肯定,也是在那之后的事情。
小结:
鲁迅先生思想的转变,并不意味着他早期努力的失败,因为有阅读能力的青年人,的确被那一代的知识精英唤醒了。中国最终也像德国一样开始了复兴,这中间有革命者的功劳,有教育者的功劳,也有鲁迅这样文学家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