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人理你到人人挺你”的心理术
一句话总结:
以外在细节施压 ,用言语与行动实施镜像手法,必要时配合场景与道具。
![](https://img.haomeiwen.com/i809313/ad07e39c9e7e45ca.jpg)
所谓“外在”,不仅仅是穿搭,服饰,色彩,亦包含你的灵与肉,目光的锐利程度,举手投足,言行举止等所凝聚而成的整体气场。
所谓“镜像” ,则是通过模仿与配合对方的节奏,兴趣点,行为习惯从而在无形之中获得亲近感。
永远不要试图高估人性。美国有俗语“拿着棍棒轻轻的走路”正揭示了这一道理。对待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政策,从人的共性出发,再上升至个体的的独特性上对症下药。
人性有太多共性面:在幸灾乐祸收获心理平衡、对权威的下意识屈从、喜欢听赞美、被尊重、被需要、被重视,被认可......以及很大程度上均是由第一印象对一个人形成整体印象。
至于人的独特性则更加丰富多样,但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共性”和“镜像”的手法达成目的。
对客户也是如此。
制造亲密感:名字,镜像手法等。
利用共性:着装,外在、细节、言行举止、服饰色彩、制造恰到好处的权威感 加入一点恐惧元素等。必要时可以借助场景。例如:人在摄入咖啡因40分钟后最易被说服 、站在人的惯用手侧更有熟悉感、 尽可能同时比较你想卖的产品和普通产品,普通产品应放置于于对方的惯用手方向并加以眼神对目标产品的暗示。
职场如战场,我们既要懂得表现自己(如:自告奋勇充当晚会主持人等气氛调和类角色,展现你的领导力;小事上尤其认真谨慎的“低飞球效应”,外在上的“一流人士”印象),也要懂得如何收敛自己(利用“幸灾乐祸”创造心理平衡以服众);知晓如何利用“间接传话”博得资深职员的信任和“众人都挺你”的效果、 如何利用“赞美与再否定”技巧赢得主管的青睐、如何自然并亲近的接近对自己有利的人,如何为自己贴上你想要的标签。
第一章:小人退散
1.看不顺眼:“善意”提醒,打乱节奏。(转折法示例:...很精彩,但是...。如果不....就更好了。)。
2.(外在)权威感
a 身高;抬头挺胸;
b 合身且平整的衣服,让客户不敢提出无理要求;(反之相反。受到对方的不尊重、无理要求,无视,都是因为你权威感不足,太软弱,穿着不正式等原因。所以遇事要先反思自己在哪一环出了问题。)
c 对喜欢嘲弄挖苦的人加大音量;(唤醒童年被父母呵斥教训的回忆)
3.亲密感
a 肢体接触(握手 轻碰肩膀等);
b 亲密感 赞美加再否定(谦虚)“哎呀,您太谦虚啦!不过,这也是您深受大家信任的原因呢!”(注意使用频率)
4.被需要的尊严
a 对年长/经验更丰富的下属委托重任(注意态度)
b 被需要的尊严:让被动的下属变得主动积极(说出对方的优点加你的期待)(相信他们,让他们获得自信。)
5.消除偏见:多了解
6.做错事也能留下好印象:道歉后暂时远离主管(注意不是“无视”)
7.直接说“不”,不留念想
8.(外在)规律的运动,强大灵肉状态;
第二章:业绩翻升
1.暗示:比较商品,加眼神暗示,加摆放方向(客户犹豫不决时是最佳时机)
2.离别时把握时机,留下“谜题”不解答(留下深刻印象)
3.以退为进,让客户有多次拒绝的负罪感 (下一章讲“得寸进尺”手法)
4.镜像手法(信任感/亲近感)
a 有重点地描述同一件事;
b 三秒后模仿;(“预备~跑!”)
c 电话中保持“呼吸的一致性”;
5.具体化(细节)增加可信度
6.加入恐惧元素。如:“如果没有某某就...”
7. 循循善诱
a 重复诱导性提问
b 迅速解决客户投诉(苏格拉底提问法):诱导对方说出“明白”与 “同意”的话。(如: “关于...,我想您是这样认为的,是吗?关于....我是这样认为的,是吗?”
8.接触有财务决定权的人(多为真正的幕后老大)
9:灌输观念加植入恐惧:物超所值(价值高于价格,不买就是损失
10.真诚、自然的笑
第三章:看穿人心
1.微手势。如插裤袋方式;摸喉咙表示有压力;
2.微表情。判断对方是否撒谎/迟疑/感兴趣/苦笑(勉强之意,此时应立即结束谈话)(个人以为:困倦信号,时间,也是应当注意的。)(判断是否是苦笑就看眼睛是否笑)
3.得寸进尺:静静地听“外在操控型人”发泄,给予操控感;
4.信任检验——镜射:
a 喝一口水 看对方有无三秒内跟着做
b 脚尖方向
5.亲近感:
a 冷读。迫不得已时,用套话创造“了解对方”的错觉(转折法:“外表如何如何,实际上感觉是如何的人呢。”)
b 热读。事前调查,假装说中。
c 站在惯用手侧;(聚会上主动打招呼同)(惯用手可看吃东西是哪只手)
6.观察:
a 对方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可以更好的了解对方的个性并配合换一套话术。)
7.想要彰显某种印象就穿那个类型的衣服。(场景意识。你今天的目的是什么?是说服?那么就需要有权威感的外在设计。)
8.party重要性:人脉
9.近水楼台先得月:接近人气王:从模仿到超越,并加速适应新环境
10.创造心理平衡:“自我揭露”
11.提问中加入自己的观点。“我觉得...,你觉得呢?”“ 这款化妆水用起来很舒爽吧?”
第四章:掌控局势
1.保持自我一致性,成为“关键少数”
2.间接说好话,人人都挺你;
3.对竞争对手不正面回复(不给试探的机会)。“抱歉,现在不能回答你”
4.数量/速度(这一点持保留意见。)
5.被需要的尊严:
“因为是你,我才...”
“我对你很期待!”
“我只能靠你了”
“如果是你的话,肯定没问题/放心”
反向操作:“连你也没办法啊...”
注意态度要体恤,真诚,而不是造成“这个人又要来给我工作啊”的感觉。
6.权威(少用):声调低,语速慢,皱眉,挺胸
7.用“自我状态问卷”了解主管个性(父亲的严厉/母亲的温柔/大人的理性/自由的自由奔放/小孩的协调性)并镜像配合。
8.亲密感:名字互称(觉得不礼貌可以市县询问)(效果反之相反,可以创造距离感。)
9.镜像:模仿对方(电子邮件书写风格而不是坚持自己的风格。并且不能使用惊叹号。
10.自我表现:主动充当气氛推动者,体现领导风范
11.外在:
a 言行举止,务必留下“一流人士”印象
b 善用配件营造第一印象;(方形眼镜具有知性的权威)
c 合身、平整的成套西装;油亮的皮鞋;
d 目光训练:坚定而锐利(注意是眼球发力,不是眉毛)
12.小事做起,"低飞球效应”。(详细了解考核标准之后再行动;不懂就问。)
第五章:终结孤单
1.咖啡因的四十分钟
2.一再重复
3.“无意识”侵入个人空间
4.互称名字增强好感
5.重要的不是文笔,是对方容易回答的内容
6.信里加入对方的名字(一次就好)
7.找个正当理由让对方留电话
8.不要随传随到
9.限定见面日子与时间
10.暗示有别人,配合遗憾语气
11.共同体验紧张感
12.并肩而坐,不要面对面(有对立感)
13.用“其实..”打造共享秘密感
14.扩大描述兴趣范围,提高中奖率(和对方兴趣一致)
示例:
“我的兴趣是钓鱼。将亲手钓到的鱼带回家,好好的料理,搭配葡萄酒一起享用,真是一大乐事。”
15:引导式提问:给二选一的选择题
16.通讯速度应配合对方的节奏。除非必要,都不应尽早回复(对方多久回复你,你就多久回复对方。)
17.约吃饭,创造亲近轻松感
18.吃饭时自然舔嘴唇,食欲+性幻想
19不经意的提问,检验对方是否只想和你玩玩(是否犹豫,迟疑)
20.免费礼物令人警戒,适合对方的身份,喜好才好
21.从酒品、牌品、车品看人品(开车的方式,车内的环境等)
22.黑暗中人会变胆大
23.多听少说,不要擅自归纳对方所说的话
24.多说“拜托”,用 简单的请求唤起母性本能
25想接吻,诉诸右脑的动物本能:眼神暗示三角形法,三十分钟一次
26.每一句话里把对方加进去,使对方依赖你
27.怀疑撒谎?反过来再问一遍的人质法
28.从对方的兴趣下手
第六章:突破极限
1.停止所有负面思考(例如,减肥失败的原因不是意志力不够强大,而是频繁称体重导致的负面思考中断了你的计划。俗话有:“但行前路,无问西东”,我很喜欢这一句话。)
2.自我催眠,多说好话,重复多次
3.改写情绪,就能改变回忆
4.大声宣言戒除恶习,不是一昧压抑
5.靠肢体语言(身体)提升信心(心情)
6.别再接收多余信息,就不会有不必要的焦虑
7.安慰剂效应:手指紧握、缓缓吐气、按摩脖子等
“你的信念是稳定情绪最有效的药方。”
8.配合目的改变颜色(红色具有说服力,蓝色冷静,绿色稳定协调、快乐轻松等。红色可男领带女围巾。)
9.多视角看待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