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别输在不敢提要求上》读书笔记

2020-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Schips

《别输在不敢提要求上》读书笔记

背景

在网上搜索书籍的时候,看到某个网站的排行榜有这本书。觉得有兴趣了解一下,因为很多时候事情发生遗憾要么在于“不知道如何拒绝”,要么“不知道如何请求”。

很多人听过:要“学会拒绝”,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应该“学会请求”呢?

我的心得体会

一个观点说得很好:孩童时代的某些大人觉得“不好”的特性,可能在长大以后就成为了自身的优势。

概述

这是一本介绍如何明确索求内容,以及如何索求的方法的书。

有关定义

很多机会本来是可以得到的:但是因为错误的准备、错误的猜测以及没有发现什么对自己很重要而错过了。

很多时候,提出请求的最大障碍就是我们自己。(因此,需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惧,端正思想观念,大胆地提出请求)

及时提出请求:把时间浪费在犹豫、错误的信息确认上面,最终的结果就是别人占尽先机。

舒适带:为了避免某些不好的结果而不愿意行动所维持的一种状态。

大胆提出请求会让请求者感到害怕和不舒服,所以很多人因为有不安感而选择沉默。

索求大师心态:

请求的误区

有时候,你不知道自己的盲点。

不要自以为知道对方会如何回答;不提请求,就不知道对方如何回应。

人们总是专注在错误的事情上,实际上:担心别人拒绝自己的原因 与 别人拒绝自己的实际原因并不是一样的。

为什么不敢提请求 怕自己被拒绝 实际上的
我会打扰到ta,让他感觉不舒服 缺少所需信息 索求的东西不合适
我的措辞可能不恰当 时间不合适 索要者是自己不喜欢的人
我会被拒绝 需要额外付出 -

大胆提出请求并不代表负面或者含有欺诈性质;不应该认为“大胆”就是“令人讨厌的”。

核心思想

过于担心别人的看法:实际上,打击你,嘲讽你的人并不能给你带来任何收益。

提出请求一定要是自己:

不愿意提出请求,会在其他时候造成损失:相当于对现状满意,没有准备好继续向前。

精心准备一次旅行,在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放弃了。

追求完美对得到理想结果毫无帮助。

大胆请求的十大理由:

补充:

  • 富兰克林效应:在心理学上,越是敢麻烦别人,人缘越是好。
  • 不要害怕寻求帮助,要有“我具备在未来能够帮你”的心态(等价交换)。
  • 管理者必备技能:顶级决策者会通过一系列问题来了解情况并作出决策。

提请求的流程:

自己的请求实现起来看上去很容易:人们常常低估自己能提供的物品或者服务的价值。某件事情只是举手之劳,对别人而言却能帮到大忙。

步骤

做好准备

认清自己

掌握自己的优势:“我的工作是xx”、“我喜欢xx”、“别人在xx方面比较依赖我”

改良特质:将“缺点”改变为“优点”。

专横跋扈的孩子可以变为一个能做有影响力决策的领导。

爱哭鼻子的小孩能成长为富有同情心的大人,对生气的客户有敏锐的洞察力。

强化你对别人的第一印象。

鼓足勇气

看看小孩子怎么做:小孩子在请求时不会考虑得像大人那么多,因此小孩子的表现更为自然。

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建立自信心的一种方式。

模拟场景:想象情况已经发生以后,自己应该怎么做

自信的姿态容易让请求成功:扭扭捏捏容易让人反悔

找出重点

明确自己需要什么

1、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我为什么需要它?值得我行动吗?我想要的结果合理/现实吗?

2、谁能够满足我们的请求?

这也是《沃顿商学院最实用的谈判课》中提到的观点:找出能够改变谈判结果的人进行谈判人。

合理的理由

人们不愿意给别人带来不便,因此可以从这个普遍价值观切入。只要你的理由是合理的,那么提出请求以后很可能成功(提请求时,加上“因为”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

你好我可以插一下队吗,因为...

尊重对方

索取之前先考虑对方的利益:人们不愿意花时间在那些不会考虑他们需求或者不能体谅他们难处的人身上。

关心对方利益

考虑下面的问题:

在《非暴力沟通》中,请求和要求是2个不一样的概念:

  • 请求会让我们主动关心对方。
  • 如果对方认为你在要求他们,就容易变得不愿意合作。

了解对方想要什么

有些人愿意帮助你,可能有自己的动机。

考虑下面的问题:

把握时机

不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提出请求,也不要等待太久。

如果没有问题,那么最好的时机就是当下:先发制人。

建立信任

只有双方相互信任并相互尊重,才能得到更高的收益。

信任因素

有些人给人的印象就是安全可靠的。

通过下面的列表加快建立自己的可靠形象:

表现友善

作者提到的书

《用交流留住员工》帕梅拉 杰特

《影响力》 罗伯特 西奥迪尼

《善意的力量》 琳达 凯普兰 萨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