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

下学期我还是要去上数学课

2018-01-03  本文已影响0人  蒋谢尔

一:由大学期末考前的高数小课引发的思考

我是一个数学学渣,对于我来说,有了高数小课,简直有如神助。听完两个小时,感觉这一学期的数学课白上了。因为这两个小时,我期末考绝对不会挂科。

那么问题来了,我在想:既然期末考不会挂科,那我下学期是不是可以不去上数学课了呢?到期末考之前找个大神补补课就好了!如果是的话,那如果没有任何期末考,我是不是就不用上课了呢?如果是,那我还来读什么大学,回家种草算了。

还有一个问题,我这学期的数学课真的白上了吗?量变引起质变。如果我没有上这一学期的课,这两个小时能否让我期末考不挂科呢?答案是否定的。

之所以有以上推论,是基于上课仅仅只是为了考试这个前提。虽然这本身是个假命题,但还是有很多人当成了真命题。曾经的我就是其中一个,现在想想,细思极恐。如果我大学四年都仅仅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那这样的学习就不算是真正的学习,只能算是应付考试的学习而已。

教育是什么?B.F.斯金纳说:教育是所学的知识忘记后依然留存下来的那部分东西。我觉得学习也是。考前复习的方法,自制力以及养成的各种习惯都是你知识忘记后依然还有的东西。

之前为了给我自己不听课、不上课找个好理由来安慰自己,找了好久,我觉得是老师讲的课不好。听他的课我还不如自学,如果我有那个能力,那我无话可说,关键是我没有。事实证明绝大多数人没有。那老师的课讲得真的不好,我是不是可以不用听?

NO。上课是活的,不是死的。我在课堂上不是一只鸭子,大学尤其不是(小学、初中、高中我还真是)

我可以观察老师是怎么讲的,哪里讲得不好。如果讲得不好,怎样讲会更好;你可以向老师提建议,老师是个老顽固就算了,不是的话可以提一提,又可以锻炼你的胆量和沟通能力;我可以看老师的穿着打扮,锻炼下自己的审美观;我可以想如果我是主讲人,我会怎么讲。

二:不同角度观考前小课

对学生:好事(尤其是我),不会挂科了。坏事,学生时代“临时抱佛脚”抱惯了,觉得有用,(有用也只是针对特定目标而已)若养成习惯带入了工作中、生活中……总之,长期来看,无益。

对老师:有好有坏。好在挂科人数少很多,坏在上课可能没什么人听了。如果都抱有上课是为了考试这种想法且对自己能力不自知。

总结:写作是思考、论证、说服的过程。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做事。活着就是做事、吃饭、睡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