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读书产品经理

如何高效写作

2019-03-23  本文已影响7人  夏海峰

最近阅读了日本作家芝本秀德所著的《如何高效写作》一书,从中收获颇丰,现在整理并分享出我的读书笔记。本书的核心是提出了“写作程序”的概念,作者把写作分解成了七大步骤,并对每个步骤做了详细的讲解。作者说“只要掌握了这套写作程序,人人都可以学会写作”,是不是很期待?没错,就是这么神奇,来一起看看本书到底讲了啥。

一、写作及写作技能

会写作有哪些好处?

作者芝本秀德是程序员出身,自学写作并出版过十余本与写作相关的书籍,还创办一家咨询公司。作者认为学会写作有以下好外:

作者说他曾经也是一个不会写作的人,但后天的努力让他成功了。作者说回忆自己在掌握写作技能之前,做了很多与写作相关的事:读了一些所谓的必读的写作类书籍,如麦肯锡的《思考技巧、写作技巧》、《沟通技巧》等;除了阅读以外,还坚持写博客,把自己每天遇到的事以及从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写成博客。

作者认为阅读算是“输入”的一种形式,即学习;持续写博客实际上是一种“输出”过程。在这种反复实践的过程中,作者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写作方式:

(1)用一句话把想说的写下来;
(2)把想法分点写下来;
(3)构建故事框架;
(4)加入血肉;
(5)重读一次,进行精练。

学习写作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不要认为只有文采好的人才能写出文章。事实上,写作与文采、才能、品位等都没有必然联系。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传达意思,就可以写出合格的文章。

什么是(写作)程序?

在了解“写作程序”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程序”?所谓程序,指的是如何将输入(信息、资源)转换为输出(成果)的过程。不管你有多好的素材,如果无法很好地将其进行转换的话,也不会得到好的成果。把这个程序展现出来、使其可视化,就是程序设计

对于写作来讲,也是如此。写作也遵从一套这样的程序,即“写作程序”。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写作程序(写作模型)以后,我们方能有机会写出好的文章来。

写作技能的三要素

作者认为写作技能由以下三个要素组织,如图示:

写作技能的三要素

事实上,不管表现方式的多少、基本技巧的优劣,写作程序是相通的。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写作程序,其它与写作相关的技巧和方法,都可以通过每日的练习来提高。但是,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写作程序,那么将永远都学不会写作。可见,写作程序的重要性。

掌握了正确的写作程序,并向不断地模仿,在持续的练习中磨练技能,这才是进步的捷径。

书是怎样写成的?

写书即是一种“输入输出”的转换过程。写书的第一步是分析市场需求,去书店中观察各类图书的排行榜,热卖什么。第二步是定位读者群,并制作用户画像,为特定读者群解决具体的困难。第三步,用一句话来表达信息,希望把什么信息传递给读者,即书的切入点。第四步,以切入点为基础,构建书的框架,精练故事,即告诉读者以怎样的顺序来读书,以及能收获到哪些信息和内容。至此,一本书就诞生了。

二、写作程序

我们已经知道,写作技能由“表达方式”“基本技巧”和“写作程序”这三个要素组成。常常我们不会写作,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写作程序”。

就好比做菜一样,即使我们掌握了切菜、腌肉等基本方法,如果没有记住菜谱,将仍然做不出菜。事实上,菜谱就是“写作程序”,只有记住了菜谱才能顺利地做菜,而做菜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可以在实操中不断地积累和学习。

只要记住了菜谱,人人都可以做菜。只要掌握了写作程序,人人都可以写作。

写作的目标是什么?

所有的文章都是目标的,即文章的诉求,希望传递什么信息或者鼓励读者发生什么样的行为等。无论是企划书、报告,还是文学文章,它们的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

在我们写文章时,时刻应该记住这三个写作目标。时常问一问自己:我的文章能获取到读者的共识吗?我的文章能使读者采取预期的行动吗?我的文章能否给读者留下预期的印象吗?

写作也是一种设计,只有经过精心的事先思考,才有可能达到目的。说话前先思考,写作亦然。在写作之前,先想好写什么、要怎么写、要怎么表达,这比什么都重要。世间一切皆由设计而来。

写作程序的七个步骤

写作程序的七个步骤

写文章的时候,通常需要反复修改,这个过程被称为“启发型过程”。所谓“启发型过程”,即不一定能够找到正确答案,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正确答案。这一种发现型的方法论。写作,正是这样的一种过程,只有经过不断地摸索、试验、才能从0到1,再从1到100,千万不要认为文章可以一遍写成。要有一种敢写、写不好扔掉再写的勇气。

所有的商务活动都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编程和写作也不例外。

写作程序的第一步:确定信息

什么是信息?如何表达信息呢?

所谓信息,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消除现实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时所必须传达出去的核心内容。你也可以把“信息”理解成主题、课题等。(所谓“问题”就是现实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

为了解决问题,为了消除差距,就需要表达信息,即把我想传达的思想用一句表达出来,这句话即是“信息”。思考想说的是什么,说完之后结果会怎样。

如果你没办法找到一句话来表达“信息”,则说明你还没有足够的深度思考,你的心中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概念。我们在寻找这句话的过程,即是思考信息、确定信息的过程。

信息

如何确定信息(整体信息)?

会写作的人,也会思考。既然是思考就离不开一些通用的思考工具,下图的工具即可帮助我们有效地确定信息。

工具-用于确定信息

例一:我们以教授写作方法为例,使用这个工具来确定信息。分析如下图示:

例一

例二:我们以软件开发中需求变更为例,再使用这个工具来确定信息。分析如下图示:

例二

从上述两个例子分析可见:所谓“整体信息”也就是我们想说什么,即我们想对读者想说的话,可以问题的描述,也可以方案的建议等;“信息”可以从“整体信息”中进行提取并精练。所谓“预期反应”和“预期印象”是我们构思文章时的思考程序,前者是希望读者看完文章后所产生的行为,后者是希望读者看完文章后所留下的阅读印象。所谓“现实状态”就是当前现实中的情况以及问题。所谓“目标状态”即消除差距后的状态。

在这两个例子中,主题和信息是有一定差异的。例子中的主题是我们案例的一个话题。而“信息”应该是一句用于消除差距、解决问题的话,可以从“整体信息”中进行提取。对第一个例子来讲,信息就是“只要掌握了写作程序,人人都能写出好文章”。对第二个例子来讲,信息就是“为了达成双方合作共识,我们应该选择三种对策之一”。

写作程序的第二步:分析读者

为什么必须分析读者?

信息是否得到有效的传递,是由接收人(读者)来判断的。因此,了解读者、分析读者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

如何分析读者?

读者不同,文章所需要的要素也不尽相同。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析读者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分析读者呢?具体有以下四个点:

如何分析读者

举例:我们上一步中的例二,客户变更需求的例子为例,来分析读者。分析如下:

举例

对读者认真分析,不仅是对读者的尊重,也是写作的责任感,这是高效写作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写作程序的第三步:收集点子

所谓“点子”,就是想法,或者说是灵机一动的东西。点子,未必要求一定是崭新的、高深的。点子,只需要是脑子中浮现出来的东西即可,你可以理解它是思维导图那样的东西。

关于收集点子的一些建议

点子的源泉

如何才能在写作生涯中不断地获得新的点子呢?首先要多读书,把“书”当成自己的点子源泉,从书中受到启发。事实上,并没有什么是原创的点子,不过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被启发而得到的新想法而已。切记,我们读书是为了从书中获取更多的思考并引发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取书中的信息。

想点子,通常有“三上”的说法,即在“马上、枕上、厕上”时大脑会最为活跃,想到的东西会越多,这里的“马上”指的是在交通工具上,比如火车上等。因此,我们要做生活中的细心者,把“三上”中的想法及时地记录下来,这些都将是日后我们写作时的素材和思考源泉。

写作程序的第四步:写概要

截止现在,我们已经确定了信息,分析了读者,并且收集、归纳了点子。是时候真刀真枪地写点东西了,在这个步骤中,我们称之为“写概要”,即把文章的“轮廓”写出来,把文章的“架构”写出来。

前面我们提到过,写作前要精心思考,把“预期行为”和“预期印象”设计好,说的正是这一环节。在这个“写概要”的环节中,思考把什么样的内容以什么样的流程、顺序进行传递,即确定说话的顺序。关于“写概要”的建议如下。

建议1:避免故事情节发生跳跃

有条理地传递信息,最重要的是,别让故事情节发生跳跃。只有清晰的故事顺序,才能让读者更容易地理解故事。

建议2:不要插入噪声

即不要把与故事主题无关的信息放到故事中去,这将导致读者产生疑惑,信息混乱。在“想点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要把无关的点子删除,千万不要不忍心放弃那些无关的点子。

建议3:用有条理的故事情节,顺畅地引出结论

故事情节是为何而存在的呢?故事情节主要有以下三个功能:

建议4:要高度重视文章开头的导入部分

在文章的开头常常需要把“文章地图”交给读者,明确地告诉读者“我要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问题”,它承担的职责就是让读者心里有数。故事情节纵使千变万化,只要有了文章开头的“地图”导入部分,就不担心读者迷茫了。

那么这个处在文章开头处的“地图”导入部分,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建议5:学会使用“报告型”的写作框架

事实 - 判断形势 - 汇报 - 意见” 写作框架

这种写作框架模型,非常适合工作中的报告型写作。

建议6:学会使用“要求型”的写作框架

现状 - 问题意识 - 要求的概要 - 具体的要求” 写作框架

这种写作框架,用于向读者提出要求时。

建议7:学会使用“通用型”的写作框架

导入 - 结论 - 支持 - 结论” 写作框架

这是最最常用的常见的写作框架,这种写作框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用,因此被称为“通用型”写作框架。该框架中的“支持”指的是证据,即用于支持结论的证据。它的写作方式是:一开始就把结论放出来,然后用一个以上的证据去支持这个结论,最后再对结论进行总结。

建议8:永远不要忘了回答读者的“疑问”

上面的建议5/6/7,介绍了三种常用的写作框架,分别是报告型、要求型和通用型。无论使用哪种写作框架,都不要忘了回答读者的“疑问”。不同的写作中,读者的疑问也不尽相同,写作过程中务必问一问自己“读者最大的疑问是什么?读者还有什么疑问?我是否回答了读者的疑问?”。

比如在提案书中,读者最大的疑问可能是“为什么必须你的公司,而不是其它公司?”。在企划书中,读者最大的疑问可能是“目前做这个企划方案的必要性何在?”。在简历中,读者最大的疑问可能是“录用了你,我公司能得到什么?”。在设计书中,读者最大的疑问可能是“这个设计的意图何在?”等等。

写作程序的第五步:写草稿

一旦开始写草稿后,事实上没有必要过分关心写作技巧,因为过度地关注草稿以外的事情,很可能导致你什么都写不出来。另外,你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你的草稿很有可能需要写很多遍。

学习写作最大的秘诀就是:不要一上来就想写得漂亮。要学会写作,就必须经历挫折,以准备随时扔掉草稿然后重新来过。

上一步中,我们已经选定某一种写作框架,这个时候我们只需根据这个框架,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无论心理上感觉到多么拙劣,都要放手写下去,只有从0到1,才能有机会再去修改和优化。

抱着“把初稿扔掉、要至少写两次以上”的心态去写,就能安心地写下去了。

写作程序的第六步、第七步:推敲与修改

草稿写完之后,就需要对文章进行精练了。所谓“推敲”,就是在草稿写好之后,一遍一遍地重读、斟酌,反复思考,不断打磨。

在这个步骤中,写作技巧就派上了大用场。我们需要考虑文章的各个细节,检查并验证“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否具有说服力?”“这样的表达是否有利于信息和思想的传递?”等等。

写作时务必遵守写作的三个基本原则

写文章时需要注意这三个基本原则:(1)一个词一个意思;(2)一个句子一个点子;(3)一个段落一个主题。这是写作的第一个技巧。

有意识地使用连词,增强文章的条理性

正确地有意识地使用连词,这是写作的第二个技巧。有意识地使用这些连词,能很好地把“逻辑”传递给读者。故事的条理,实际上就是逻辑的重叠。大家平时要多留意优秀文章中的连词使用技巧。常用的连词分为如下六大类:

六大类连词

提升文章的逻辑能力,避免逻辑层面上的 BUG

什么是逻辑?所谓“逻辑”,指的仅仅只是“关系”,如A事件和B事件、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关系。你可以把“逻辑”和“关系”画上等号。

要想有逻辑地写作、说话和思考,就要多着眼于事物之间的“关系”。除了上述中使用连词来表示“关系”之外,还有很多其它种类的逻辑关系。

常见的逻辑关系

论证的基本方法,正确地使用论证方法

什么是论证?所谓“论证”,就是对某个主张进行逻辑说明。认证的基本方法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演绎法。演绎法强调的是:只要前提正确,那么结论一定正确。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演绎法虽然如是强调,但结论未必总是正确的。示例如下:

演绎法举例

另一种常用的论证方法是“图尔明模式”,即“数据-论据-主张”。缺乏了数据的主张,是不具备说服力的。在图尔明模式中,这三者缺一不可。所谓“数据”,就是既定的事实。在写文章时,要把这三者分别作为一个一个的单元,串联进文章中去。图解如下:

图尔明模式 举个例子

小结:基于上述四点——写作技巧、连词使用与条理性、逻辑性、论证方法的建议和原理,反复斟酌并排查出草稿中的问题,修复问题。直到对文章满意为止。

三、本书总结

无论哪种技能,首先最重要的便是,知道其中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基础,盲目开始实验,这种学习的效率是非常低的。

其次要学习游泳,就必须下到实际的水中去,在陆地上学游泳是没有用的。学习写作亦是如此,学完了理论之后,剩下的就是反复实战训练了。

为了提高写作技能,我们还需要进行怎样的练习?

增加写作量

写微博、报告书,写每日报告、日记等。

阅读稍微有点难度的书籍

读古典、经典书籍,如《圣经》等。

寻找能够非常贴切地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表现方式

比如,时常翻看《同义词词典》等。

多分析书的目录

把书的目录绘制成可视化的思维导图,等等。

大量储存写作素材

把日常所思所想所见的信息,及时记录下来,收藏起来。

结语:至此你已经学完了“写作程序”的七个基本步骤,你已经有能力从0到1了。只要你坚持这种正确的写作程序,并且不断挑战自己,你终有一天会实现从1到100,写出更多优秀的文章。如果您喜欢我的读书笔记,记得帮忙点个赞!一起加油!


完!2019-03-22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