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 | 史记历史人物

《简读丨史记》【一百零三】丨汉儒

2018-04-28  本文已影响67人  面包马戏团

61.儒林列传

申公

鲁国人。曾与楚王刘郢做过同学,所以后来给楚王太子刘戊做了老师。等到刘戊继位,由于厌学,囚禁了申公。申公感到耻辱,回到鲁国,谢绝宾客,居家教书。

申公讲授《诗经》,只解释词义,不发表看法,后来弟子多至百人,其中博士就有十来个,且这些为官弟子还都清廉好学。

弟子王臧和赵绾得到汉武帝重用,八十多岁的申公因此也被封官。

武帝曾询问如何治理天下。申公答道,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由于窦太后崇尚道家学说,讨厌儒学,汉武帝因此被责骂,赵绾和王臧被逼自杀,而申公称病辞官,最终在鲁国去世。


辕固生

齐国人,专门研究《诗经》。辕固生在汉景帝时担任博士,他的弟子多是齐国人。

辕固生曾与黄生在汉景帝面前辩论。

黄生说,商汤周武都是弑君篡位。

辕固生反驳说,那是因为夏桀商纣昏庸暴虐,所以商汤周武顺应万民而诛杀暴君,接受天命而即天子位。

黄生说,上下有别,君臣异道。君主犯错,臣子不帮助纠正,反而借机取代,这不是弑君篡位又是啥?

辕固生急了,说,行啊,按你这个说法,咱高皇帝取代秦朝而自立,也是错的咯?

黄生无语,景帝只好接话说,所谓不吃有毒的马肝,不算不懂得品尝;不谈商汤周武是否受命于天,不算不聪明。

于是此次辩论后,再也没学者敢讨论这个问题了。

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窦太后读完《老子》,想听听辕固生的读后感。辕固生表示不咋样。

太后气的把辕固生给扔进了猪圈,景帝赶紧给他递了刀,辕固生得以一刀宰了野猪。太后无语,也不好治罪,之后辕固生因病辞官。

汉武帝即位,辕固生又被征召,大家都说他老得不行了,于是九十多岁的辕固生又被遣送了回去。

当时公孙弘也被征召,他都不敢直视辕固生这位老先生。辕固生嘱托他说,公孙先生,务必正义直言,不要去阿谀奉承啊。


韩生

燕国人,汉文帝时做到了博士,汉景帝时为常山王的太傅。

韩生专门研究《诗经》,著有《内传》和《外传》,在燕赵之地颇有影响力。


伏生

山东人,秦朝时做过博士,汉文帝为了研究《尚书》征召了他,当时伏生已经九十多岁,文帝就派晁错在他那学习。

当初秦始皇下令焚书,伏生把《尚书》藏在墙中,汉朝一统,《尚书》遗失过半,伏生就把残存的29篇《尚书》传授于人。

他学生欧阳生的学生倪宽,当初很穷,一边打工,一边教书学习。虽然嘴笨但是文章写得好,性情又谦和,所以受到张汤的信赖,官至御史大夫,但是上不能劝谏,下做不到服众。

后来又有周霸、孔安国、贾嘉教授《尚书》,其中孔安国用现代文讲解《尚书》最为出名。

《礼经》遗失的也很严重,只流传下《士礼》。鲁国的高唐生讲解《礼经》最接近本义,而鲁国徐生擅长演习礼仪,因此发扬光大。

孔子传授商瞿《易经》,商瞿又经六代传至齐国人田何,田何传给王同,王同又传给了杨何。


董仲舒(前179-前104)

河北人,为人廉洁正直,仪容举止皆合礼仪。董仲舒精通公羊学派的《春秋》,居家教学,弟子众多。曾足不出户钻研学问,以至于三年都没去过屋旁的花园。(目不窥园)


董仲舒

汉景帝时董仲舒担任博士,汉武帝时又出任江都丞相,他依据《春秋》,研究阴阳变化,得出了结论,求雨要闭阳气而放阴气,他观察下来还挺准,于是写了本《灾异之记》。

高帝庙失火,主父偃由于嫉妒,偷偷把董仲舒的著作上奏天子,群臣讨论后认为这是讥讽朝廷,给董仲舒判了死刑。当时董仲舒的弟子吕步舒还不知道这是老师所著,直说其中内容愚蠢至极。最终武帝赦免了董仲舒,他也不敢再讲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了。

因为看不上公孙弘的阿谀奉承,董仲舒被公孙弘排挤,还被派去做暴戾的胶西王的丞相,结果胶西王对他很尊敬,但董仲舒还是怕出事,于是称病辞官。

董仲舒不治产业,专心研究,最终在家中去世。


胡毋生

齐国人,景帝时做了博士。年老后传授《春秋》,在齐地颇有影响。

瑕丘江生

专门研究谷梁学派的《春秋》。

公孙弘曾比对两家,最终采用了董仲舒公羊学派的《春秋》。


司马迁总结:

周朝衰弱,礼乐崩坏。因此孔子忧虑,编修五经,传授给了弟子,经由孟子和荀子发扬光大。

秦朝焚书,儒学再次衰败;汉朝一统,叔孙通复兴了儒家礼仪。但在汉文帝与景帝时,黄老道学兴盛,儒学又被抑制。直到汉武帝重新推崇儒学,加上公孙弘的大力推广,儒学才得以再次复兴。

周室衰微,关雎以讽;孔子既忧,编诗书,修礼乐,作春秋,弟子受业,孟荀光大

始皇焚书,六艺废弛;汉朝一统,叔孙定礼;吕后尚武,文景尚道;武帝崇儒,公孙引导,至此儒学再兴


《简读丨史记》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