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言师语随笔-生活工作点滴心情随笔

【菊然一得】关于春天的晨诵

2019-08-01  本文已影响24人  山中雏菊

      读《彩色晨诵课》我发现有两位老师谈到了关于春天主题的晨诵课程,觉得有必要对比记录一下,首先来看我很尊敬的彭文学老师的“聆听春天――春之歌”主题晨诵课程呈现流程:

开学第一天,用PPT呈现出“孩子们,新学期好”“开学了”等图片,背景音乐是班歌,师生一起诵读老师创作的《聆听春天的声音》,孩子们分享寒假快乐生活,老师讲故事《彩虹的约定》,晨诵《春晓》作为开启诗,

桃花之美和桃花之实课例:听着《桃花谣》

长长的桃花坝,高高的古牌坊,

清凉凉的桃花水,环绕着座座青瓦房。

湿漉漉的竹烟哟,爬上院里的红海棠,

海棠树下小石桌,刻下了多少风霜。

外婆的歌谣多,外公的故事长,

桃花源里是我家,桃花十里香。

学习唐朝吴融的《桃花》:

满树和娇烂曼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桃子夭夭,灼灼其华课例:听着《桃花谣》再次诵读《桃花》,接着诵读诗经里的《桃夭》

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树把花瓣给了他课例:诵读日本金子美铃的《桃花瓣》

短短的,绿色的

春草,

桃树把花儿给了它。

干枯寂寞的

竹篱笆,

桃树把花儿给了它。

又湿又黑的,

田地,

桃树把花儿给了它。

太阳公公

高兴了,

来桃花的花魂。

那就是从草上,

从田里,

晃晃悠悠升起的火焰哪。

人间四月芳菲尽课例:诵读唐朝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彭老师把一粒美好的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里,她相信在孩子的生命里会开出美丽的花来。这些孩子将怀着美好的心灵去发现身边的美好。他们会怀着感恩的心去注视这个世界,他们将友好的面对世界上的一切生命。这正是孩子们幸福的源头活水。

      来自贵州省的胡琴老师研发的“在春天里放歌”春天诗词主题晨诵课程。她把清朝袁枚的《春风》作为春天的主题曲: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她希望她是袁枚诗中的春风,来时,吹走山里孩子心中的荒芜;归时,让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花香四溢。他希望通过晨诵课程,让孩子们感受到春之欣欣,感受到诗词之美,引导孩子把古人的文字与自己的生活关联起来,读成自己的诗。

她晨诵课程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春风春雨春盎然”主要带领孩子们感受春天的诗意、美丽。呈现的诗有唐朝的白居易的《春风》和杜甫的《春夜喜雨》

《春风》(唐,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天接近尾声,娇艳的花儿开始枯萎、凋谢,我们不禁会叹息,会心痛,会伤感,因此,第二部分小主题为“怨春叹春徒伤悲”,主要诵读的是落花诗词。在这一部分中,胡老师呈现的是唐朝张志和的《渔歌子》宋朝秦观的《浣溪沙》,唐朝严恽的《落花》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浣溪沙》(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 落花》(唐,严恽)

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人不能伤春之情久久沉溺,我们还需从感伤中走出来,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夏天的到来,因此,第三部分的小主题便是“何须留春住,夏木亦可人”胡老师呈现的是宋朝晏殊的《浣溪沙》宋朝秦观的《三月晦日偶题》

《浣溪沙》(宋,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亦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三月晦日偶题》(宋,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整个课程,顺应着时间的流逝、季节的更替、情感的迁移,自然而然地进行着。同时,因了那些相关联的点,他们把诗词读成了自己的诗词。胡老师给这些山里的孩子打开了一扇新奇的窗,让他们窥见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孩子们开始爱上古诗词,开始期待每日的诵读。他们的语感及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也在这一日日的诵读中逐渐的培养起来了。

【菊然一得】关于春天的晨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