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辆什么车?
今天开始学习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老师讲了一个故事。
假如在一个周六上午,你有足够长的时间,准备开始一段向往的旅程,你开着车,走在一段公路上——
你开着一辆什么车?
车里还有谁?
你准备开去哪里?
你沿途希望经过什么地方?
车意味着你的自我概念(法拉利,奔驰,越野车,卡车,自行车)
身边坐的人是你做决策时很重要的人(家人,朋友,自己个人)
准备开往的地方是你这个阶段的目标(热闹的都市,宁静丛林,险峰,广阔的大海,幽静的小镇)
路径是你希望经过的路径。
这个故事源于一个模型——车日路模型,相对于职业规划就是目标—自我—路径。
日是你要去的地方和目标。你的职业发展目标是什么?5年目标是什么?3年1年目标是什么?如果有多个目标,哪些可以排在后面?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
路是你要走的路径。如何去最近的路径,你清晰吗?分成那几步走?如果不清晰,有谁可以提醒你,指导你?或者向谁请教?
车是你自己,你对这台车的马力,底盘有信心吗?如果需要提升,提升哪方面的能力?你的动力来自哪里?通过什么持续加油?
我开始思索,我是什么车?我要去哪里?如何去?回忆起刚毕业那会,根本就没有什么规划,只是参考父母之前教导,去企业,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工资高一些,相对稳定点。事实上,确实比同期去北上广深的同学稳定,收入要好一些,但是毕业三年后,我的职位提升了一点,收入多了几千块钱,有的同学做销售的已经开公司,在当地城市扎根买车买房,最主要的区别是好像我们的思维不在一个层次上。挣扎了许久,下定决心离开工作六年的公司,来到了郑州。
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做销售,要收入高,在郑州立足发展。选择,徘徊,挣扎,痛苦,在择业的路上一直在迷茫,我知道前方的路依然遥远,没有人指导,只有通过自我学习才能拨云见雾。加入樊登读书会每天跑步,听书,参加各种活动,听各种讲座,学的越多,反而越迷茫,遇事越纠结,好在去年开始学习心理学,开始从新认识自我,从自身找问题,发现自己的很多观念是不清晰的、甚至是错误的,在情绪的影响下经常失去目标,虽然想开越野车,却没有加油,动力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我选择升级车的策略:先定一个目标,今年的业绩底线要达成50万,如何完成呢?要服务经营20个大客户,如何获得认可呢?就必须锻炼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那么这两个能力的获得需要每天自己要留出30分钟思考,用喜马拉雅来锻炼自己的表达力,用写作日更一篇来练习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请教心理学老师。死磕自己,坚持到底。
希望在一年以后,我能执行第二个策略——选择路,自己喜欢的方向,五年之后执行第三个策略——做自己,发挥自己的天赋,追求自我实现,像论语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