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哲思

《老子》新读第40章

2020-11-16  本文已影响0人  格致教练蒋海涛

《老子》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第1章、第40章、第42章无疑是代表了《老子》的思想高度。这几章的文字简短直白,然而却建构了巨大的解释学空间。

阅读经典的时候,常会有一些感悟,以为是新发现,很激动。过后又读了几本书,才发现这些感悟前人早已经讲过了,还是自己书读得少啊!人生的道理就那么丁点儿,该说的都说尽了(轴心时代的先贤就已经说尽了),没什么新的。只有自己的生活才是新的,每天都不一样。所谓“新读”不过是借助《老子》这个工具,在自己的人生中读出新的可能性来。

反者道之动。反有二义:返回义,相反义。老子从极宏观的层面描述了事物运动的规律,就一个字“反”。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三个字“正反合”。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四个字“对立统一”。。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相互依存,并向其对立面转化。这种转化是悄无声息的,所以说“弱者道之用”。

《老子》第6章: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正因为“道”的运动是悄无声息的,所以“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圣人却能够“知几其神乎”。一样做人,为啥区别那么大呢?周敦颐说,根本就在一个字“诚”。

《通书·诚上第一》:“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

《通书·诚下第二》:“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纵观《老子》文本,第1/2/11/40章都谈到了“有无”关系,其中第1/2/11章的“有无”是并列关系,第40章的“有无”则有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老子》第1章: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2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第11章: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据说敦煌文献中发现了一个古本,这一句写作,“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删掉了一个“有”字,这样“有无”又成了并列关系了。不过这个本子是个孤证,有可能是后人为了调和这个矛盾而擅改的。

文本的张力本来就是经典魅力所在,因为它敞开了巨大的解释学空间。轻率地抹去张力,恐非正确的治学态度。

大乘如来藏教的核心典籍《大乘起信论》里面讲“一心开二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如果从如来藏的视角来解读《老子》,则可以做这么理解:

有生于无,是在“心真如”的层面来说的(形而上);有无相生,是在“心生灭”的层面来说的(形而下)。

心真如层面的“无”,相当于“空性”。

心生灭层面的“无”,相当于心之用,心生灭层面的“有”,相当于心之体,体用不二。

前面我们说了,《老子》新读其实是借《老子》来读我们自己,那么这一章对我们平常过日子有什么启发呢?

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无”字。

“无”肯定不是日常生活语言所表达的什么都没有,否则就无法解释“有生于无”,什么都没有如何能生出“有”来呢?

那么“无”到底是个什么东东?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一下。

1,量子场论描述了这样一个图景:看似一无所有的真空其实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场,它们互相渗透并且相互作用着。场空间的能量分布不是均匀的,而是随时随处发生着量子涨落,进而导致了粒子的突然出现和湮灭。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可以把“有”看成是物质、事件、想法、行动等各种有形的东西(particle),而把“无”看成是场空间(space),场空间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随时可以有。

作为一名教练,holding the space,waiting for something happen,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观念和行为。

2,“有”和“无”是两种存在状态:“有”是一种显化的状态,“无”是一种潜藏的状态。

《易经·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可以想象,在古人心目中,“有无”跟“幽明”“死生”“昼夜”一样,是两种存在状态。

3,“有”代表肯定性,“无”代表否定性。当我们说这是一个苹果时,用的是肯定性表达。我们也可以用否定性表达:这不是一个橘子,这不是一颗花生 ... 。每一个“肯定”背后都有无穷多个“否定”,正是无穷多个"否定"成就了一个"肯定"。而“道”是纯粹的否定性,什么都不是,因而什么都可能是,所以道生万物,有生于无。

4,"有"代表确定性,"无"代表可能性。“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什么都可能有,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只是尚未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婴儿更加无,老人更加有。

确定性和可能性是什么关系呢?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因为存在某种可能性,因缘具足就变成了确定性,确定性又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人生就是有无相生的过程。

阅读自己的人生,对于自己的“有”和“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了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有”越积越多:地位、名声、财产、孩子...,它一方面生出了更多的“无”(成长机会),同时,我们的各种“有”也筑起了一道道高墙,让我们小富即安,看不见或不想看见那些“无”,所以孔子说:

《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戒之在“得”就是戒之在“有”。

怎么戒呢?就是保持一颗好奇心,践行终生学习。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纠正一下刚才的说法:说“婴儿更加无,老人更加有”是不严谨的。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生命阶段都拥有无穷的可能性,你可以说这个人的“无穷潜能”跟那个人的“无穷潜能”不一样,但不能说这一个“无穷”比那一个“无穷”更大或更小。

如果把你已知的东西看成一个圆球,你知道的越多,圆的体积越大,圆周的外边则是无尽的未知。那么你知道得越多,与未知的接触面(球面)就越大,因此你能看得见的、触摸到的现实可能性就越多。相比起来,婴儿的圆要小得多,他所面对的无限潜能都还是理论上的。

有无相生的人生,也是没完没了的人生。无论你是否觉察,有无相生的过程都在进行着,一刻也没有停息,这就是“弱者道之用”。

是什么贯穿在有无相生的过程中,使得生命有了意义呢?那就是“道”。

看见你的“道”,你的生命就鲜活起来。看不见你的“道”,也只能算是活着,不能叫生活。

什么是“道”?是规律吗?是趋势吗?

邵雍在北宋五子中最年长,他精通易学预测学,著有《皇极经世》这样一本奇书。邵雍想把他的本事传授给二程(程灏,程颐),二程却不愿意学。

这样一位预测学大师想要开门授徒,你愿意学吗?搁在今天,恐怕不知要有多少人趋之若鹜。

二程为啥不愿意学呢?他们对《易经》不感兴趣吗?非也。二程对易经有相当深的研究,著有《程氏易传》一书,事实上,二程开创的宋明理学就是建立在易学根基上。

二程只是对预测学不感冒,他们给出的答复是,知道了未来又怎么样,我的生活原则也不会改变,穷也好,通也好,富贵也好,贫贱也好,我都是这么过,干嘛要预先知道呢,让人生多一些surprise不是更有意思嘛。

趋势是在象的层次,规律是在德的层次。“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有道之人活在“道”的层次。规律和趋势已经不能扰动他的内心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