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2018-05-17  本文已影响27人  一泉

这一章讲了什么?

阅读被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以分析阅读为核心的话,这一章就在讲分析阅读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作者认为阅读是“态度和技术的组合”

1. 本书的目标群体

需要增强理解力的人

很多人阅读有必要难度的书籍就犯难,或者认为博览群书就能提升理解力,但读完并不理解作者要表达什么,或者说不清楚有什么收获,但等到别人一说就有中恍然大悟的感觉。

2. 新的媒体是否可以代替阅读,成为增强理解力的形式?

作者认为即便拥有了各种各样新的媒体形式, 阅读也是必需的,而且是不可替代的。

什么是理解?
“理解”,一定是一个和思考有关的过程,任何一个去除思考的这种形式都没有办法增强理解力。
Step1. 体验
Step2. 感受和认知
Step3. 思考(要做概念化和结构化,是一个归纳的过程)
Step4. 应用和验证(演绎的过程)
所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过程叫举一反三。 你还可以说,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你要知道你还要行动,通过行动来验证你的认知,这才是理解。

为什么新媒体形式不能增强理解力
媒体可以给出资讯,可以用来体验和感受,但是把你的思考过程给去掉了,也就是说媒体只是在基于自己的目的下,将态度、观点呈现出来。
理解的过程,可以用来体验和感受,可以给出结果,但是它却省略了最重要的思考及应用验证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并不能帮我们增强理解力。

3. 主动阅读的特点

影响阅读的因素

阅读的态度有主动和被动之分,越是主动的阅读在同样的阅读中你获得的东西也就越多。

主动阅读的基础条件

如何做到主动

4. 阅读的目的

为提升理解力而读书

第一,如果一本书很容易读懂的话,那么说明这本书没有办法提升你的理解力;
第二,不同人读同一本书目的不一样,类型就不一样,比如说你比较想研究网络小说怎么写,那么你看网络小说整体就是增强理解力了;
第三,如何在难和易中选择,什么是难,什么是易,难指的是为增强理解力而读书,易指的是为了消遣娱乐而读书。一个内心坚定的人,可以直奔高标准。很多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你用了低标准,而这个低标准不变了,这个事就比较麻烦。

5. 不同阅读方式的差异

从讲解中学习的艺术,最重要的是听懂, 然后记录,然后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非辅助型阅读必须增加思考的环节,不是求认识和理解的速度,而是看是不是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非辅助型自我发现学习也就是我们理解的这种自我阅读的技巧,整个就是一个思考过程。它包含了观察、记忆、想象、分析、反省。思考是什么: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这就是思考!而阅读最重要的是这些思考。

6. 阅读比倾听更重要

很多年轻人选择走捷径,但走一段阻力大的路有时候竟然会得到意外的惊喜。

真正的阅读,要求你提出问题、自己分析、给出答案,然后在书本上验证,并不断重复这个过程。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你的理解力会大幅度的提升,在你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整体提升了之后,你的倾听就是非常简单的事。

本书的目的在于:如何在没有老师在场、没有引导在场的情况下,你用主动的态度、各种各样的技巧来发现自己和提升自己的过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