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普遍适用:新产品上市后,该如何打进市场呢?
虽然对创业者来说,钱和团队很重要,但是这些只是第一步!如果一个企业不会做营销,即使有再多的钱,再好的产品,再牛的团队,也无济于事。
所以,我们今天来说说营销:
我先声明:自己不是一个营销大神,这篇文章的灵感是在我今天读了一篇《新产品上市,如何渗透一个市场》,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市场的认知,于是就整理出了这篇文章。
一、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市场?
先举2个反例:
<1>我们的定位是高品质代餐粉.
<2>我们的代餐粉,定位的是城市上班族女性。
上面两个都不叫市场,这两种仅仅是简单描述了一个产品类别,或是描述了脑海中的目标人群。但,并没有准确描述,也没有定位任何一个市场。
解释一下:
1、什么叫高品质代餐粉?企业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位,期待消费者会懂吗?
2、城市上班族女性,人群太庞大了。只靠年龄划分,就能有23-50岁,这么广的年龄段,消费需求、偏好、购买原因等等都不一样。怎算的上一个市场?
那市场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5112931/619c189e40d3f5e4.jpg)
市场的定义需要满足图上四点,一句话概括:
一群消费者使用着类似的产品,这些产品能满足他们类似的需求,并且在购买之前或者使用过程中,相互讨论。
二、有了产品之后,我们该如何打进市场呢?
1、明确营销的基本原则:“市场聚焦”
市场聚焦是什么意思呢?
企业用来做营销的费用,宁可做一个10万人的市场,市场渗透率做到20%,也不做200个10万人的市场,每个市场渗透率是千分之一。
这样做的原理是:所有新产品在初期,几乎都是先集中资源进攻少数市场,以期待达到市场引爆临界点。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5112931-87f04e2700a2a63b.jpg)
市场部只负责导入阶段,使市场的渗透率达到可以起到触发作用的临界点,剩下的工作,就都是消费者主动完成的了。
只有当“企业的主要营销活动是消费者完成的”,企业的营销成本才能降低,效果才能做到更好。
2、利用杠杆力量来激活市场
这里面有两个内容,一是“意见参考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碑效应”;二是“展示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从众效应”。具体做法请看下图。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5112931-95503c7be702aced.jpg)
我举个例子:
因为企业在做市场营销的时候,不见得所有的产品都能够利于消费者传播或者展示,就比如说油烟机。那这时候有什么好的做营销的办法吗?
我推荐用“绑定分享话题”的方式:把平时人们不怎么讨论或者交换意见的话题,与平时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绑定在一起。
就像是“方太油烟机”这个案例,他们用了“买高端护肤品保养皮肤,但敌不过低质量油烟机的摧残。”就顺理成章的把卖油烟机,引导了女性经常交流的护肤品上。这就打造出了激发消费者互相讨论的契机,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三、最后做个小总结
营销不是市场部做的,消费者才是营销活动主体。市场部通过有限的资金预算,向市场施加一些初始刺激,以此来激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利用杠杆力量来撬动产品打进市场。
但我们都知道,对于创业者来说,每一分钱都得花到刀刃上。
如果市场部的预算为0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来刺激到引发连锁反应呢?
当然有。
我们大家都熟知的小米,最初就是以社区做起来的,他们是怎么来撬动杠杆力量的呢?读读这篇文章,好好思考一下,或许就能给作为创业者的你一些新的启发。
我给大家点提醒:
1.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做市场?
2.在哪些渠道上投放?
3.投放内容是什么?有没有创新?
4.主动去哪些平台上分发话题?
5.......
我想说的是,这篇文章,至少是能给内容创业者们一些启发了。
如果大家还有任何问题,或不太明白的地方,在评论区留言,我尽可能给到大家合适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