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瓦尔登湖》/自然•简单•平静
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一本让我敬畏和仰视的书。
再次读它时,依然被它冰清玉洁的美和丰富深邃的思想所折服。
我像一只艰难又饥渴的飞鸟,飞过苍茫坎坷的尘世,沦陷在那一片洁净幽美的湖水里,身心被洗濯得干净清亮。
一遍遍地沉醉其中,却不想爬上岸。
梭罗在书中呈现了一个自然、简单、平静的世界,写了一面湖水、周围的动植物和在湖畔的简单生活。
自然,又超然物外;
简朴,却又不简单;
平静,又精神卓越。
他用自己回归自然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心静知足,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就可以从容、充实地享受人生。
一. 自然的生活:如大自然一样过好每一天吧
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才华横溢。
大学毕业后,他并未像同学一样寻找报酬丰厚的职业,而是保持着孤独自由的个性。她喜欢亲近自然,提倡回归本心。
1845年,梭罗远离尘嚣,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湖畔隐居下来,独居在一处小木屋里。他自耕自种,自食其力,居住了两年零两个月。
他在那儿行走、观察、感受和思考,与大自然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
“大自然能容纳我们的强力,也能容纳我们的软弱。”
他认为,人应该放弃对自己的过度关怀,真心诚意的去奉献他人,关爱自然。
梭罗隐居湖边,有人冷嘲热讽,认为他的行为怪异,他却不以为意,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十分自然和妥帖。
他每天黎明即起,“每一个清晨,都是一个令人欣喜的邀请,令我的生活与大自然同样的朴实。”这让他感觉像大自然本身一样纯真无瑕。
他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迎接每一个白昼和黑夜,感觉“生活像鲜花和香草似的芳香四溢,而且更具活力,更像繁星,更加永久。”
这是一个人的成功,整个大自然都在为他庆贺。
他说:“让我们如大自然一样自然而然的过上一天吧,……下定决心,我们要去过好每一天。”
他与大地同呼吸,与湖水共欢笑,与鸟兽为邻友。
他在诗中盛赞这样的生活:
“我生活在瓦尔登湖,
再没有比这更接近上帝和天堂。”
他在那儿看湖水的四季变化。在他的眼中,湖水是自然风光中最美妙、生动的所在,“它是大地的眸子,凝望着它的人可反省自我天性的深度。”
他在那儿,听鸟鸣蛙声,与兽类为伍,看蚁群大战。
他在田中耕种,与能人交往,写农事诗。
他在自然中畅想,日子过得生动有趣,滋味无穷。
大自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也有神秘辽阔、丰富多样的美丽,我们要热爱自然,敬畏自然,要有勇气超越极限,去人烟未及的地方自由的生活。
二. 简朴生活:简单,简单,再简单些吧
“简单,简单,再简单些啊!”
“简单化,再简单化!一日无需三餐,如有必要,一餐便可足矣;菜无需端上百道,五道菜便可足矣!其他的东西,就照这样的比例减少好了。”
生活简单,降低需求,是梭罗在《瓦尔登湖》中书写的一大主题。
他是简朴生活的倡导者,也是它的实践者。他生活在湖边一处简陋的小木屋里,大部分的生活用品都是亲手制造。
他认为,有几样工具就可以生存下来,一把刀、一把铁锨、一辆手推车已经足够;而对于勤奋好学的人,灯光、文具和几本书,已是很好的必需品了。
大多数的奢侈品,不仅没有多大必要,而且对人类的发展是个障碍。
梭罗花了4美元25美分,买下了瓦尔登湖边的一处小木屋,屋里只有火炉、床、咖啡磨、镜子和母鸡,他花了28.125美元买了木板、旧砖、石灰、旧窗、钉子、铁条等建筑材料,重新修饰小木屋。
他又简单的制作一些生活用具,比如餐桌、书桌、椅子、水壶、锅和脸盆等。
陶渊明在《陋室铭》里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梭罗也说:“房屋的诗情画意,不只体现在形态各异的外表,更体现在它里面的居住者的人生之中。”
一座木屋,足以容纳梭罗丰富高贵的思想;而一所豪宅,可能居住一个空虚无聊的人。
房屋虽有新旧大小,却因主人的思想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意义。
梭罗一年仅工作6周,就能应对全年的生活支出。整个冬季和大部分夏天,可以自由而清静的读书。
他在《简单自由的工作》一文里写道:“我已确信,有了信仰和经验,一个人若想在人世间生活得较为简单而又精明,那并非一件苦差事,倒是一种休闲活动。”
“生活得越简朴,宇宙的规律也显得更为简朴,孤寂已不再是孤寂,贫困已不再是贫困,懦弱也将不成其为懦弱。”
我们应简单轻松地生活,不要锋芒毕露。
穿粗布衣服的人,未必比穿绫罗绸缎的人粗鄙;
住低矮茅舍的人,也不比住高楼大厦的人下贱。
人品不因你外在的显贵而高贵,也不因你物质的众多而提升。
越是生活简单,越容易快乐;
物质需求越少,越容易满足。
房子够住就行,没必要追求宽大豪华;
东西够用就行,没必要求新求变赶时髦;
衣服够穿就行,没必要满衣柜都是当摆设。
与其高大上,攀比累人,不如安于生活所需,简单生活,放低欲望。
一个静心知足的人,无论在哪里,都像住在皇宫里一样,生活的开心又满足。
三. 平静生活:自然的日子很宁静
“自然的日子很是宁静,它从不自责懒惰。”
梭罗在书中,用很多篇目写内心和湖水的平静。
他隐居在湖边,不是一味的读书、种豆,或从事其它劳作,他喜欢生活有余暇,乐于享受那些闲暇的时光。
在夏季的清晨,沐浴之后,他坐在融融的阳光里,坐在一片松树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
这并不是虚度光阴,而是大大延长了有限的生命。
虽然有人笑他这是懒惰行为,他却觉得,一个内心平静的人,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闲暇上。
人活着,不是一味的工作,还要享受闲暇,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
他写黄昏时漫步湖畔的悠然平静:“这是一个令人痴迷的黄昏,孤身化入一种感觉,个个毛孔都满溢着喜悦。我在大自然里以飘逸的姿态逍遥来去,也与她化为一体。……我的宁静只有微波还没有巨浪,仿佛平滑如镜的湖面,晚风吹起的涟漪成为不了风暴。”
他写秋日的湖水像一面尽善尽美的镜子,它用一粒一粒白石给自己镶上镜框。它是如此纯美,如此贞洁,又如此壮阔。
“这天地间的镜鉴,不会为石击碎;它的水银永远揩拭不掉,历久弥新;它的外框花饰,总被大地辛勤更换。风暴、灰垢无法使她清新姣好的面容蒙羞——这面风月宝鉴,如果污垢落到它的脸庞上,马上沉淀。”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幅优美绝伦的秋日风景画,是内心平静之境的美妙映现。
寒冬里,他看狐狸在雪野里跋涉,听猫头鹰在冬夜里哀鸣,听野兔在地板下活动……
白雪覆盖下的瓦尔登湖,依然充满生机。
冬雪中,他在湖边凿冰钓鱼,探测湖水的深度,观察冰湖变化的光色。
冬天是肃杀的、冷寂的,但在冰雪的深处却涌动着生命的暗流。
没有冬的涵容、沉蕴,就没有春的绚烂和夏的蓬勃。
他说:“我们无比热忱地探究和学习一切的同时,真希望这些事物总是那么神秘莫测,希望海洋和大地永远具有野性……我们对大自然永远也不会厌倦,我们必须从它取之不尽永不枯竭的生命中获取力量。”
冬去春来,春天人间所有的罪过都应得到宽恕,一切犯罪都应当停止,罪恶的人也应该迷途知返,我们的自身也会进化,每一个人都应“像纯真的婴儿一样感受着春天”。
这是内心静美的人感受到的春天,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对春天的祈福和愿望。
梭罗说:“智者都明白万物都是清白无辜的。”
热爱自然吧!它的蕴藏是如此丰厚,一缕阳光,一片湖泊,都能赐予我们美妙的享受。
热爱生活吧!不管你的生命是多么卑微,都要勇敢的去面对它;不用逃避,更不要用恶语诅咒它。
简单生活吧!你最简单贫穷时,也是你生命重新起航,让生命变得最富有之时。
平静满足吧!只要你的内心静如湖水,即使人生遭遇狂风暴雨,你依然会波澜不惊。这是快乐幸福的根本。
2019.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