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简书电影简书电影院

华语电影标杆《红海行动》,但愿是一个好的开始

2018-03-15  本文已影响105人  影君子M

史上最强春节档已经过去,面对暑期档同类型的影片《战狼2》的火热票房神话以及《捉妖记2》铺天盖地的宣传,从初期的不被看好到排片、票房、口碑的全面逆袭,《红海行动》俨然已是春节期间电影市场最大的赢家。

看过的观众都说好,这个好主要体现在场面逼真,影片从头打到尾,情绪很燃。

《红海行动》制作总成本达5亿元人民币预算,其中军事装备预算达2亿元,其中T72坦克、M60坦克、C-130运输机、美洲狮直升机等大型装备均有亮相。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没有敷衍和糊弄的粗糙,而是使用真材实料尽可能在荧幕上展现真正的战火场景,这是影片成功的关键。

导演林超贤说:

“在武器、场面、规模、动作量上,比《湄公河行动》提升10倍以上。”

经过多年的观影培养,中国逐渐形成了五一档、暑期档、国庆档、春节档等几个大的档期,而春节档这几年又发展成了最热闹的一个档期。

相较于美国饱和的电影市场显然中国正处于爆发期,每年都在创新高。经历了几年前的狂飙,2016年的突然降温,2017年的缓步恢复后,从今年前两个月的走势看,中国影市,又再次回到了快速增长的步伐。

广大的市场让投资人有了更多的信心投资更多的资金制作电影。最直观的感受的我们的电影制作水准和那些好莱坞大片不相上下。

这是华语电影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豪的第一步。

第二点情绪上一直很燃,这一点也是《战狼2》票房奇迹的主要原因。

同样都是中国军人执行撤侨的任务,有较为明显的敌我区分,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有很强的角色代入感,这是在观看那些好莱坞大片的时候,由于文化隔阂体会不到的情感。

尝到了《湄公河行动》的甜头之后,摆脱了香港电影的挣扎,林超贤彻底回归了自己的老本行——动作片。

可喜的是尽管打斗戏贯穿影片,但导演有意识的进行了区分,船战、巷战、狙击战......战斗方式和场景的变化避免了观影的乏味。

《战狼2》中冷锋的个人英雄主义让这种情绪集中爆发从而创造票房奇迹,而《红海行动》则转换成了团队协作,为了弥补情绪的集中导向,林超贤几乎把电影做成了一部军事动作片,可谓从头打到尾!

从《战狼2》到《红海行动》的成功,在中国的商业电影中几乎起到了标杆性的作用。大众在一味褒奖和世界电影制作顶尖水平靠近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影片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全球战争电影类型的格局中,《红海行动》依旧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首先就是影片中人物塑造的问题,在一个强调团队的战争片中这一点就更加关键和富有难度。

一些知名的优秀影片像《拯救大兵瑞恩》,《黑鹰坠落》在这方面都很成功。

影片过多的打斗戏致使很多观众在影片进行到快一个小时的时候还认不全几个团队人物,抛开字幕上的文字提示,我们看到的大多还是一个个英勇向前,没有特点的军人形象。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主要有八个人物,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他们不单是执行任务的士兵。

卡帕佐那封沾满血的家书、战友把死去士兵的名牌当扑克牌时,上前制止的韦德、每到一个国家都会收集一罐那里的泥土的麦克、在每次开枪前都会对上帝祈祷杰克森.....

影片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细节对这些人物进行了细腻的刻画。

导演林超贤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特意加入了像勇于追求真相的记者差点被炸死,吃糖的石头等情节,但依旧有所欠缺。

从导演擅长动作戏的角度看,也算扬长避短,展现了本人对军事、动作场面的迷恋。不过对其他华语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有很大的启发。

影片最后一段的剧情和之前强调战争的残酷相比让人有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如果能够去掉这一段,多花一些时间刻画人物会更好。

影片的剪辑干净利索,战场调度精彩,但过于纪实的拍摄手法和晃动的镜头让观众的视点有混乱的感觉,尤其是观看3D的观众更有头晕的情况发生。

这和影片过多的动作戏份也分不开关系。支撑影片叙事结构的文戏不仅在人物塑造方面有益,也是挖掘电影深度以及让观众喘口气的关键,否则容易造成情绪的流失和审美疲劳。

也许《红海行动》离一部完美的战争片还有一些距离,但在华语电影的历史上它必然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过多的夸奖和苛责都没有必要,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可以拍出像《现代启示录》,《拯救大兵瑞恩》那样超越民族认同,情绪快感,而对战争本身有自己的独特的思考和人文关怀的影片。

无论如何,今年二月春节档单月超100亿的票房,《红海行动》的成功还是三月大量引进奥斯卡佳作都证明了中国电影市场的自信和快速健康的成长,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