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境》摘抄4

2024-07-21  本文已影响0人  看海的树袋熊

感情无罪,无特性,是自然存在。但我们的心会被感情激发出潜在的美德或罪恶。驯服别人心中的野兽,也是驯服自己心中的野兽。在沮丧、挫败、受辱、挣扎、伤痛中成长。和猛兽相处过并且驯服之的人,也驯服了自己。

所谓初恋、一生只爱一人,不见得有多珍贵。未经历波折,很难产生有觉知与慈悲的感情。有价值的往往是最后波澜壮阔攀山越岭的那几程。

带来启发、帮助、推动的关系只能建立在爱与被爱之上。重要的工具是从心底流出的爱。一切靠爱完成。没有爱与被爱,不可能有意识升级。

人有究竟的孤独性。最终能够彼此结合的是自性明净。当内心阴阳一体,浑然平和,可以做好孤身脱离肉体的准备。

如果创作者们没有信仰,不知道要传什么道,自己也不相信,那么一些电影会总是处于物质原始积累阶段,票房、观众是永恒的第一位。被市场的商业奴役,却无法建设市场的心灵。

低下趣味,美男俊女,奢侈浮夸,离奇情节,把观众弱智化。认为观众是一群可诱骗的傻瓜。一些低质庸俗的国产电影暴露出来的是才华、格局、意志与思考的匮乏。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一锅混乱而污染的糨糊。

宗教、艺术等高级精神意识的觉醒与启示,会让人们想起来自己是谁,在生命中处于什么境地,面对何种真相。这也许令人心生恐惧。

大理柴烧朋友的视频每次带来的感受是,安于环境自拓天地,这是简朴富足的某种显示。也是混乱时期基本的生活哲学。经历的体验全部接受。体验是为了生长。

不带有煽动、引诱动机的事物已很稀少。无动机、单纯、鲜活、自然的情感与意识让人不安。他们失去途径品尝这一切本性俱有的真正的滋味。

人们被引导失去对自己本性的正视、感受与联结,并对被自己放弃的一切,采取轻蔑、嘲笑、讥讽、嗤之以鼻的态度。

所有问题的起源都可以反照及检查自心。一切显现来自于心。我们接受过的教育以及外界提供的纷杂信息,没有正式提示过该如何去面对、检查、调整、训练自心。

提供这种智慧与正见的电影、文学、艺术作品也很少。心灵意识被忽略与轻视。

在真正以心修行的人身上,会看到简单、沉静、清晰、理性、洁净、温柔。这些特质很难表述但能感应。

“我只是想告诉你,能把文字写得如此美且能使人宁静的人,担得起如此的赞美和诋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