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外经》第三章 命根养生篇
2019-03-04 本文已影响32人
a463cc15b18a
――来源于道教文化
伯高太师复问岐伯曰:“养生之道,可得闻乎?”
岐伯曰:“愚何足以知之。”
伯高再问,岐伯曰:“人生天地之中,不能与天地并久者,不体天地之道也。天赐人以长生之命,地赐人以长生之根。天地赐人以命根者,父母予之也。合父母之精以生人之身,则精即人之命根也。魂魄藏于精之中,魂属阳,魄属阴;魂超生,魄超死。夫魂魄者,神也。凡人皆有神,内存则生,外游则死。魂最善游,由于心之不寂也。广成子谓『抱神以静』者,正抱心而同寂也。”
岐伯曰:“肾水之中,有真火存焉,水欲下而火欲升,此精之所以不静也;精一动而心摇摇矣。然而,制精之不动,仍在心之寂也。”
伯高曰:“吾心寂矣,肾之精欲动奈何?”
岐伯曰:“水火原相须也,无火则水不安,无水则火亦不安。制心而精动者,由于肾水之涸也,补先天之肾水以制心,则精不动而心易寂矣。”
【陈远公《外经微言》曰:精出于水,亦出于水中之火也。精动由于火动,火不动精安能摇乎?可见精动由于心动也。心动之极,则水火俱动矣!故安心为利精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