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年初,我收到母亲的一条微信,“你`好年怏乐新”,大概能看得懂意思,但我以为是母亲发错了,因为母亲从来没有给我发过文字。打了电话回去,母亲说,现在在学写字,在手机上慢慢写,以前在纸上写很困难,现在在手机上方便很多,写了可以选文字,发出去字也好看。感觉到母亲有点小兴奋的样子,我也受感染了,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语。
母亲没有上过学,一天也没有,由于我父亲去世早,母亲将我们兄弟俩拉扯大,非常不容易,记得小时候,母亲也想学写字,但学得很困难,进展很慢,后来也没有坚持下去,后来我记得的她只能会写她的名字。去年到银行办卡,我看她签名字都写得很慢很慢,但她写得非常认真。
所以,对于母亲发文字给我,我是非常诧异的,母亲说,都是上帝的恩赐。
母亲这么说,我是相信的。
生活的变故对于一个人的信仰改变很大,母亲也是后来笃信基督教的,可以说现在母亲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基督教徒了,礼拜天是雷打不动去礼拜堂的,平时也很热心地到教堂帮忙,经常和教友(她说姐妹)读《圣经》、唱诗歌,忙得不亦乐乎。
刚开始,我是不怎么支持母亲这么频繁地去教堂的,以前她住温州我这里的时候,我孩子小,礼拜天她去教堂,我们有事情安排不过来,也闹过一点不愉快。母亲很虔诚,她经常和我提起,说基督教很好,上帝会保佑你的,我一般也是善意地应和。对于母亲信教这事,我是赞成的,但我觉得她有点过于热心,毕竟我读过这么多年的书,一下子很难转变信仰。
我觉得基督教对于母亲帮助很大。一个老人,七十多岁了,能够融入到一个环境,有一个社群,有一个信仰,读《圣经》、唱诗歌,其乐融融,洗涤心灵,教人为善,无论从哪方面将都是一件大善事。我一直是把母亲信教这事作为她过老年生活看待的,并没有其他更多的想法。和同事朋友说到这事,也说信教这个对于老年人有个社群有事情可做不至于无所事事来赞扬的。
每次我回老家,母亲都会拿着《圣经》问我,这个字怎么读,那个字怎么念,我都耐心地回答,母亲视力和记忆不好,经常这个问了,没过多久同一个字就会问第二次,有时我很佩服母亲的耐心。这次春节回去,母亲有点自豪地说,她基本能够把《圣经》都能读下来了,我很诧异,这么厚厚的一本巨著,1000多页,对于没有一点文化基础的她来说,完全是不可能的任务啊,母亲居然做到了。
微信,确实给母亲的帮助很大,母亲原来不用智能手机的,她觉得不会用,也学不会,但一班姐妹(她这么称呼她的教友)都用,于是她也用起来了,在群里大家讨论《圣经》、一起唱诗歌,很快,母亲学会了微信的用法,我回去时,母亲也经常问我手机怎么用,微信一些功能怎么用。
对于母亲我一直很愧疚的,小时候母亲把我看成是她的希望,在家境很艰难的时候抚养我们两兄弟长大,全力支持我考上大学。工作后到电信谋到职位,那时候正赶上电信大发展,家里经济条件也有所改善,母亲一直以我为骄傲。后来娶妻生女,由于各种原因,母亲没能留在我身边,一直呆在乡下。后来,我个人希望能有更大的发展,从电信辞职,一开始母亲是很反对的,但我去意已定,母亲后来也没有说什么,但却一直耿耿于怀。后来自己的事业发展也比较困难,母亲有时候也会就这事偶尔说几句,母亲是一个容易焦虑的人,稍有担心会一整夜睡不好。这些年也让母亲担心受怕不少。
这几年我自己碰到了不少事情,努力寻求答案而不得其解,也很困惑。我以前是无神论的拥趸,在母亲的热情感应下,有空时,我也慢慢开始读《圣经》。但我发现《圣经》并不是大家说的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对于我来说反倒有点艰涩难懂,特别是很多地名人名,但作为一部发行量最大的读本,流传这么广自有它的道理,慢慢熟悉这本经典吧,为了和母亲的交流,也为了能够寻找一些答案。
有个问题我问过自己好几次,如果能够回到以前,我还会不会再从电信出来?我想我还会做这样选择的,但走的路径会有所不同,会更加沉下心来,更加有耐心专注地做一样事情。或许这样走得会更加稳一点,也不会让母亲太多担心。
还好,后半生还很长,现在开始,并不会太晚。
祝福母亲,也祝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