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北大经济学课程笔记

得到笔记:薛兆丰039-如何分饼决定饼做多大

2017-04-26  本文已影响117人  0ceb129a5e0b

只听音频、不认真看文本的后果就是记错了老师总结的要点顺序,进而弄错了思考题的选项。

先来重新记一遍老师总结的要点:

价格的三个作用:

1.价格能够非常有效、非常节俭、目标非常明确地传递关于稀缺的信息;

2.价格能够指导人们进行生产,选择不同的生产方式;

3.价格能够解决奖惩的问题,指导分配。


惭愧啊,即使认真看题,也还不是标准答案。自己的逻辑是,看谁先起变化,引发后续变化的那个是最重要的,而标准答案的思路是,要看这三个作用之间,谁能决定另外两个,即,哪个更关乎人性,所以,选第三个,正是因为奖惩、分配的激励作用,才使得人们有动力去调整生产,有动力去收集和及时反馈稀缺的信息,再通俗点,就是钱的作用最大,无利不起早。

讨论这个问题有何意义呢?那就是,

如果人们想干预经济时,应该从哪里入手。

人们最喜欢用的干预经济的做法,就是控制价格,其实也就是在思考题中选择了“第一项”是最重要的。所以,薛老师首先讨论了正常的价格是如何形成的,人为控制价格有哪些问题。价格是通过一宗宗具体的交易得来的,没有真实的具体交易,就无法得出一个平均价格。这个平均价格是如此具有迷惑性,以至于人们会误认为这个价格像物理定理一样,一旦得出来,就可以预知和指导后面的交易。然而,还是变化,平均价格永远是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可能在某一段时间、某一个区域内具有稳定性,但是,如果推而广之,那就显然是违背了价格的形成机制,向市场释放了错误的稀缺信息,扰乱了市场的后续行为,造成资源的浪费。

人们干预经济的第二种常用做法是,控制财富的分配,即选择“第三项”。那些做出正确判断和行为的人获得了财富,并依靠财富获得了在接下来的各种社会生活中的优先地位,可以获得更好的食物和住所,更好的医疗,更好的教育。而穷人则可能要背井离乡,看不起病,上不了学。奖惩作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们朴素的自然情感希望找到一种既可以发展经济、又不会导致不平等的制度,也就是薛老师提到的那种观点,“我们既要把饼做大,同时也要把饼分匀”,可实际上,“不患寡,患不均”的思想由来已久,其中也隐含另一层,就是“均”会导致“寡”,如果存在“均”和“多”并存,那么这句话就不会流传至今了。

所以,不管情感上多么难以接受,我们都只能正视一个事实,正是因为价格奖惩会导致不平均,人们才有动力去获取信息、创造财富,社会的整体财富才有可能变的更多,分到每个人手里的饼才有可能会变大。这里的“有可能”,指的是需要有合理的分配制度作为前提。

薛老师在进一步阐述合理的分配制度时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另一个是美国的拜杜法案(Bayh Dole Act),这两个制度之所以对财富的总体增长起到作用,实际上都是打破了当时制度对价格奖惩作用的干扰,让人为设计的制度回归到天然的市场机制,即让付出者可以分得更多的财富。

一点感想

关于拜杜法案,还要多说几句。拜杜法案还真是与土地承包责任制有着相同的思路,同样都是无法从制度上改变所有权者,在咱们国家,是不能够把土地改为私有制,在美国,是不能把政府投资获得的知识产权改为私有,所以,两个制度采取的做法都是,使用权、收益权和所有权分离,把利益和财富释放给真正使用者,从而达到物尽其用。

今天的课程,最喜欢的是那个温度计的例子,没人会说控制不了温度,就去控制一下温度计,只是对于后一句不太理解,“但是他们会说控制不了价格,就要去控制市场机制”,隐隐觉得好像是反了。温度计是温度变化的反映,价格是市场变化的反映,所以,是不是应该是,有的人会觉得控制不了市场机制,就想去控制价格?

思考题

有什么样的商品,确实应该由政府进行价格指导?

应该是那些涉及最基本人权的商品,从现实生活中看,应该是主粮、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