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读后感
《跃迁》
-
六种能力极其重要: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
-
设计感:品味
对美的认识 -
故事感:沟通
story telling -
交响力:统筹 symphony
综合能力,以大局着眼,顶层思维,统筹全局 -
共情力:交际
能理解体谅别人与他人共鸣,获得与他们更融洽的相处 -
娱乐感:幽默
沟通 -
意义感:理想
源动力
-
精力,体力是锻炼和运用这六种能力的基础
若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便从最好的,最热门的领域进入,提升眼光,眼光上去了慢慢能品味出自己的优势
核心优势不是在地图上订下来的,而是在战场上一次次逼出来的。不上战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核心优势
- 这是投身与环境,==从底层出发==
固守过去的优势,恰恰最没有优势
固守过去的优势意味着从顶层出发(以手里拥有的优势去看问题),然而实际问题是从底层出发的,手里掌握的优势不一定是符合问题条件的,所以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一种锻炼底层应对方式,或者说应对真实环境的能力,这也是作者说的好的学习者是以问题出发的,因为他们学的东西是能应付真实场景问题的知识
从价值出发而非优势出发
我认为这是一种企业家思维,他们不会想着自己手里有什么牌,有什么优势,他们的眼睛看到的是目标,他要做什么东西,清晰了目标后他再去组织资源。价值出发便是选择高价值目标,然后组织资源而后行动。这样一来,需要的就是快速学习的能力了
然而从价值出发并非不不考虑优势,作者后面提到一个误区
着急入场,不想优势
其实是说,要考虑实际因素。 这个原则和之前的价值出发原则需要来回的分析,如果说价值出发原则是顶层出发,那么后面一个原则便是底层出发。两者需要结合来思考,结合过后便是人们常说的大局观。这种思维与建筑中的来回反复设计非常类似。这更多是一种系统分析问题,在分析价值,入场问题时,需要以一种系统循环的思考方法进行,来回反复验证。
先找价值,再定优势,千万不要被自己的优势迷惑
价值的来源是外界定的,比如互联网是现在的热门,他是时代,技术等因素决定的而不是个人,所以寻找价值实际上是以实际的底层出发,选择了价值后,再来决定优势,也就是自身能力,自身资源。 其实人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性质的优势。作为初入工作的新人,这里的优势更多的指个人能力(其他的物质资源人脉关系先不谈),所以在选择培养优势时,最好是去发展能够连接多点的优势,比如语言类技能等。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得了真传,学得更好,但付出的努力更少。
==强攻千次,不如巧取一次==
看似巧取,实际上是用对了知识技能,一次到位,这就是智慧。
智慧是什么,我认为智慧更多是一种被动技能,一种天赋。你思考得面面俱到,付出许多心血完成了一件事。但是别人毫不费力的,用他与生俱来的思维习惯(培养这个思维习惯的环境是与生俱来的,我相信7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是否有打拼的意识也是天注定的)完成了你所完成的事情。结果一样,付出的努力却大不相同,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获得这样的智慧很难,需要在脑中改变思维习惯,这点难到了许多人。
其实仔细分析改变思维习惯这件事,我发现有这几步
- 察觉
- 找到能够符合当前水平的应用场景
- 应用
我在应用与察觉之间加了一条,我觉得这一条相当重要。如果一上来就去改变一个较难的思维习惯十有八九会失败。找到思维习惯的改变关键是操练,这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只有实际操作才能习得。所以选择应用场景,应用对象是非常重要的。
源头总是聚合的、统一的,而不是各自不同的,这才是精华
看了这么多思维认知方面的书和资料,我认为确实是这样,他们大同小异。那么是否对于相同的东西就不屑了呢?一定要保持谦逊,要去看看他们是从什么角度来分析的,获得这个角度也是一个不错的收获。
如果我们把真理看做是源头,那么从不同人那里说出的真理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观念,是语言,是思维,它一定是与真理同出现的,没有它我们无法接触真理,所以我们看到相同的东西时,不要不屑,他的表达方式是可以学习的。stay fool,stay hungry
真正的专业是你特别擅长解决某类型的问题
这句话可以说是定义出了专业的概念,它指出了我们要干什么,点出了学习目标:解决问题
提问即是创造
提问是一个底层动作,是现实环境下提出的,有目标的动作。
提问与回答是对应出现的,他们是一种对话形式,对话形式是交流动作,这是一种人非常容易接收的顺应人类思维的形式。思维与人类的语言有着密切联系,有了语言才能指带万物元素,有了这些元素才能理清他们的关系,元素本身与元素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系统(系统学能给出准确的定义),问答是一种语言形式,以这种符合人类思维的语言形式所记录的知识能够更准确地应用于场景。 比如进入一个新的场景,你觉得在这个场景中遇到了困难,这就是场景向你提出了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那么顺着这个起点搜索出答案进行解决问题。这便是以问入思。
==真正串联一个又一个知识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场景问题。==
和知识树不一样,问题树依托一个真实、高价值,并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来展开。他包括4个方面:
- 我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 我们会遇到哪些挑战和障碍
- 我们有什么可能解决的方案
这4个问题会出现很多关键词,指向各个领域,每个领域又会产生新的关键词,然后长成一棵关于这个问题的问题树
++这是我从这本书学到的两个关键概念中的第一个++
网上不断有人提到管理知识这个概念。从采铜的《高段位学习者》一文中我了解到,提取这些知识实际上是增加这些知识岛屿的连接路线,路线越多,越容易将知识应用起来。管理这些知识就是给他们架设桥梁以便将来用到。从网上看到的知识管理结构来看,这些管理结构是将他们以树状图的方式进行管理。我想问,我们从小到大学到的知识真的是以树状结构存储的吗?在接触知识管理以前,我们从来没有将他们分类过,我们不一样地提取应用吗?我想寻求的是对所有类别知识的存储结构,这个结构是顺应人思维的,他不是我们后天顶层设计过的,他应该是一种顺其自然地,从底层出发的结构。其实答案已经被提到过了,这些知识就是一座座孤岛,也就是一个一个的节点,连接桥梁就是线,将它们组合起来就是网状结构。网状结构提供了知识迁移的基础。但当我们用树状结构来组织事物时,实际上是将他们进行了分类,事物一旦分类就被定义了类型,然而在真实世界中,一个事物,一个知识是多元的,将它分类也就意味着信息地损失。一个事物或者知识失去了多元性,它将无法迁移(举一反三),这绝对会减少创造力,而创造力是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树状结构就不行。在这一座座孤岛上(知识的组块),树状结构能清晰地理出思路。每一个知识的组块解决一个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保持着开放的网状结构,便于知识的迁移。这就是我对知识结构的理解。
其实所谓的知识管理并不是将一切我们的知识都记录下来进行管理,一定是有所取舍的。那么,管理什么知识,怎么去建立管理结构是知识管理的两个关键。
本书中提到,一个职业棋手脑海中大约有5万个棋谱(不管具体多少,反正就是很多),这些棋谱是什么?是一个个案例。案例是什么?是一个个有着完整运行体系,并且可以实施的操作流程。当我们以这样的解释来看待案例,便可更清晰地认识到,案例中蕴含了实际问题的处理方式,是底层操作的典范,它告诉了我们各种真实情况的应对方式。与我所总结出来的东西不谋而合的是,在《深度案例思考法》中提到案例研究有三种功能:1 、活跃大脑思维 2、 了解背景知识,梳理因果逻辑 3、积累应用场景。古人道观千剑而后识器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在管理知识中一定要重视案例的研究与积累。
我们将案例抽象出来来看,案例就是真实环境下对问题的解答。那么我们在积累非案例形式的知识时,到底将什么类别的知识记录下来? ++真正串联一个又一个知识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场景问题。++ 答案就是这句话,我们要记录的就是问题,以及问题的解答,这实际上是一种广义上的案例。以问题为起始,组建一个个知识组块,符合人类思维习惯,又能解决实际问题。
一套专业问题问下来,将我们对专业的理解层层深入。处理问题本身以及问题树的结构就是对专业的实际操作,针对性强,实际应用也强,每个知识点都是有目的(问题)地提取。我们不用去刻意记忆那些一个个没有目的不知道如何应用的知识点,我们要的是能将这些知识点组织起来的问题,优化这些问题,优化这些问题的排列组合,形成一颗属于自己的问题树。
++真正的专业是你特别擅长解决某类型的问题。++ 管理你的问题树,不断完善你的问题树,这就是成为专家的路径。
最后,记录你的成果,你的最小可行性产品,比如你的写作。这些东西是你的产品,可以用来展示自己,并且有助于你的复盘。尤其是你的写作。写作是知识解码后再编码的过程,是最简便的对知识提取的操作练习,一定要重视写作的积累。
所以总结一下,知识管理管理什么:
- 案例
- 问题树
- 个人产品
++案例记录的是真实运行实例,问题树更多地是对理论类知识的梳理,个人产品是你对世界的接口,也是你价值所在++
不是要学习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
你无法看完这些浮上来的资料,你会发现自己看了几个小时的有趣东西,但是事情一点儿进展都没有。
这正是我目前最大的一个问题,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左看右看,忽略了目标。忍住好奇是我需要修炼的能力之一。与其说忍住好奇,不如说抵制诱惑。谁不需要这个能力呢?
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假装自己要写本书
我觉得这是一句口诀。人的呼吸有好几个层次,到喉咙,到胸部,到腹部,到脚跟。修炼层次最高的就是呼吸一次气息到达脚跟,整个身体得到了一次舒展。那么到底怎么修炼才能呼吸道脚跟呢?秘诀就是:想象自己躺在床上在伸懒腰。早上趟床上伸懒腰的时候,脚是会伸直的,这时候你吸口气气息是到脚跟的。就是靠想象伸懒腰的动作修炼气息。这种假装写本书来促使自己学习如同修炼气息一样,他以一种情景状态给出了你的目标和操作方式。写书需要系统,要想清楚每个层次的问题,安排结构,你学习到的内容去填满这些框架就是了,填满了你就学到了。无形中,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就应用了起来。
胜利的关键是在每一层级放置足够多的控制点。==多层布点,层层可控==。当这些控制点全部出现时,安心地做好每一件事,尽量让事情在控制范围内就好。人生每一层都要设置控制点,中学————大学————导师————业内大师,人生是个自下而上的多层控制系统,我们没法跳过下面一步登顶。两点之间最近的,不是直线,而是阻力最小,控制点最多的线。
这就是我在这本书里的第二大收获,布置控制点的思维。这本书并没有多仔细讲述如何去布置控制点,控制点随实际情况千遍万化,不能在书里一一阐述,但是按照前面所说的从价值出发可以推出一二。对于我自身来说,如何选择控制点是一个拆分的思维,或者说采铜所说的栅格化思维,将问题,目标不断细分,分解到可以快速,轻松解决的程度,这样就做到了可控。所以,有了控制点这个概念,我后面所要做的就是练习如何布置控制点(实际上就是提出可行性计划,然而我觉得控制点这一表达方式让我觉得处理问题更加灵活)
总结
两个思维概念的收获:
- 问题树管理,以问题出发进行学习
- 为达目标,将其分解后,层层布置控制点
操作性非常强的两个概念。
在读完采铜的《精进》后,我最大的两个收获是最小可行性产品和基于样例学习这个两个概念,同样是阐述先完成后完美的概念,我更愿意接受最小可行性产品的概念,同时基于样例学习让我对案例这个概念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另外因为他的高段位学习那个系列文章已经让我懂得了用写作来进行知识的提取操练,书中其他的概念并不能很大程度上改变我的行为。总的来说,《精进》中的观点有点散,有堆砌感。
而这本书《跃迁》给了一整套思维模式,连贯性高,从内到外,从功利性出发到对整个社会的策略,讲得很清晰,也许是我听了道德经与庄子的缘故,我感觉作者带有一种以微观上(科学是微观,玄学,道家为宏观,我对此也是一种模糊的认识)的理性去推大道理的感觉。道德经中说的事物发展规律是由近及远,再回归到原点,最后大道至简,也许就是这样的吧。可以说几年下来,在读了许多思维、认知方面的文章后,还能在这里学到新东西,说明这本书质量还是不错的。
应用场景:做计划,做知识管理,改变对学习知识的思维模式即以问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