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颈鹿瞎说画

在一个「酒鬼」的画里,逛遍巴黎18区

2021-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短颈鹿瞎说画

蒙马特高地,

位于法国巴黎最具争议的18区。

据说通往圣心大教堂的路上,

到处都能看见往游客手上栓绳讹钱,

或者摆摊赌博拉人入局的骗子。

许多旅游攻略提到这里,

都会说「毒品泛滥犯罪率高」,

能不去尽量不去。

圣心大教堂位于蒙马特高地顶端

而100年前的蒙马特,

却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

聚在一起追逐梦想的地方。

那些拥有饱满热情的年轻人,

在这座城市挥洒着浪漫、才华和野心。

街角随便一间不起眼的咖啡店,

也许都曾经见证过,

梵高或毕加索灵感的诞生。

梵高和毕加索笔下的蒙马特风景

和这些背井离乡的追梦人不同,

法国画家莫里斯 · 郁特里罗,

Maurice Utrillo,

AKA「巴黎之子」,

是地地道道的蒙马特本地人。

他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

花了一生时间,

描绘这里的每一条街巷。

其实郁特里罗小时候,

并没有表现出艺术方面的兴趣和才华。

18岁时因为严重酗酒住进医院。

才在母亲的引导下开始尝试画画。

没想到他一画就画成了大师,

晚年还获得了巴黎市政府颁发的,

荣誉市民金奖。

标准的「浪子回头金不换」,

是完全不用添油加醋,

就能直接写进心灵鸡汤里的情节。

《琼奎尔街》Jonquiere Street1910
《落雪的水槽街》The Abreuvoir Street under Snow1917

可实际上郁特里罗年纪轻轻,

就走上邪路成为「浪子」,

并不是他自己愿意,

完全是被亲人们给坑了。

亲妈怀他的时候不到18岁,

搞不清孩子父亲是谁,

就稀里糊涂的生了下来。

生完后也不耽误,

把儿子往乡下他外婆那儿一送,

就继续谈恋爱搞事业去了。

外婆也是个妙人,

什么隔代亲在她这根本不存在,

为了让外孙安安静静不闹腾,

老太太三天两头往他汤里倒酒。

搞得外孙小小年纪,

连酒柜都够不着就成了酒鬼。

当妈的一看这还了得,

赶紧把儿子接回了身边。

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因为没人站出来认领「生父」头衔,

孩子之前一直跟着妈姓,

「私生子」的身份在人多嘴杂的城里,

难免会被人指指点点。

可怜的老 母亲只好四处求人,

终于有个姓「郁特里罗」的西班牙画家,

愿意出手相助接下这个盘。

于是这个没名没分的倒霉孩子,

长到8岁终于有了正式的身份姓氏,

成为了「郁特里罗」完全形态。

但是这个假爸爸呢,

说是帮忙又没有完全帮,

走完流程就回西班牙老家了。

周围的小伙伴们,

对郁特里罗昙花一现的爹并不买账,

变本加厉的嘲笑羞辱他。

血液里流淌着烈酒的郁特里罗,

加上青春期的冲动buff,

面对这些挑事的人彻底支棱起来,

能动手绝不动口。

没多久就被学校开除了。

走上社会工作后,

郁特里罗更是干一行黄一行,

毕竟喝酒是童子功,

哪能说放下就能放下,

这才有了前面说的「18岁酗酒住院」。

医生建议郁妈引导儿子接触绘画,

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戒酒。

正好郁妈自己也搞艺术,

就引导了一下……

……一下之后就没怎么管了,

郁特里罗基本是靠自学成的才。

后来的发展和医生想的不太一样,

郁特里罗虽然靠画画转移了注意力,

却完全没有因此耽误喝酒。

在别人一生最美好的年纪里,

他几乎都因酗酒失控,

被关在各地的医院和精神病院里。

巴黎郊区的萨努瓦,郁特里罗1912年住在这里的精神病院

郁特里罗被无边黑暗笼罩,

他画中的城市反而越来越明亮,

没有喧闹的人群混乱的笔触,

呈现出一片洁白宁静。

步入了他一生中,

最具代表性的「白色时期」。

《哀悼堂》The Church of Deuil1912
《诺文街》Rue Norvins  1912

而在这一时期的作品里,

郁特里罗最喜欢描绘的景色之一,

是蒙马特一条,

尽头能看到圣心大教堂圆顶的小巷:

《圣鲁斯蒂克街》。

Rue Saint-Rustique

这幅布面油画创作于1911年,

高81厘米,宽60.6厘米,

现属于私人收藏。

大概这么大▼

画中的圣鲁斯蒂克街,

位于圣心大教堂正西边。

这里大部分建筑物如今都保存完好,

看起来和100年前没多大差别。▼

仔细看左右的房子都能对上

对比郁特里罗另一幅同角度的画,

会发现这幅1911年版,

在很多地方都做了简化处理。

郁特里罗移去杂乱的管道招牌街灯,

以及建筑墙面上的装饰线条,

模糊窗户和石砖路的形状纹理,

让一切呈现出最简单纯粹的状态,

流露出一种不真实的浪漫。

画中的线条透视并不严谨,

色调上也没有明显的远近区分。

但郁特里罗通过白色墙面上,

几扇对比强烈的深色窗户,

将观者的视线一步步引向巷子深处。

为了让白色更有质感,

郁特里罗还在颜料中加入石膏和胶水,

再用调色刀直接抹在画布上。▼

郁特里罗三十多岁就蜚声国际,

却始终没有摆脱酒精的折磨,

甚至几次想要自杀。

52岁那年才在母亲的安排下,

和一个比他大5岁的有钱寡妇结婚。

郁特里罗和太太露西·瓦洛尔

晚年夫妻俩搬到巴黎郊外的庄园居住,

郁特里罗的生活终于平静了些。

他鼓励妻子作画,

自己则沉浸在在照片和记忆里,

漫步于熟悉的街巷,

继续描绘着白色的蒙马特。

郁特里罗在「白色时期」后不久,

进入了「彩色时期」,

之后又进入了「看心情时期」。

画面一会黑一会白一会花里胡哨,

毫无规律可言。

但无论哪种画法,

画得都是蒙马特的街景。

巴黎政府也觉得这份长情难能可贵,

于是将圣心大教堂旁边,

一条带阶梯的小路,

命名为了「郁特里罗路」。▼

左边路牌上写着「莫里斯·郁特里罗路」

之前聊过的意大利渣男艺术家,

莫迪里阿尼,

和郁特里罗是一对相爱相杀的好基友。

两人都爱艺术、没钱、身体不好,

关键是都爱喝酒。

莫迪里阿尼

在当时蒙马特最便宜的狡兔酒吧里,

经常能看到两人喝得醉醺醺的。

一个说兄弟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

另一个说放屁你才是。

说急了就摔杯子砸凳子菜鸡互啄,

然后一起被抓进警察局,

一起想办法凑钱赔偿。

可惜这段友情并没有持续太久,

莫迪因为饮酒过度和嗑药,

36岁就英年早逝了。

不过话说回来,

要是莫迪没那么早去世,

估计郁特里罗的戒酒之路,

会走得更艰难一些吧。

《圣鲁斯蒂克街》的右下角,

是郁特里罗的签名Maurice. Utrillo. V.。

后面的那个「V」,

代表的是郁妈的姓「瓦拉东Valadon」。▼

郁特里罗几乎每幅画的签名,

都会带上这个「V」。

看来虽然郁妈对儿子不太上心,

艺术上也没给他什么帮助,

整天就晓得谈恋爱,

但郁特里罗对她还是蛮有感情的。

郁特里罗小时候跟母亲的合影

缺席儿子生活的这些年,

郁妈并没有闲着,

她也在追寻自己的艺术梦想。

苏珊娜 · 瓦拉东,

19世纪末法国最具争议的传奇女画家,

她的故事我们下期聊。

今天的「短颈鹿瞎说画」就到这里~

说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

未。成。年。人。别。喝。酒。

关爱儿童,

拒绝酗酒,

从我做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