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活动有感

2019-04-05  本文已影响0人  筱竹华倩

      唐山市语文高效课堂展示课”的活动已经结束,但活动的余温仍萦绕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备课、磨课虽然苦着、累着,都可以忽略在消逝的时光里,而活动带来的收获却深深地刻在了心理。如果问我这次活动的收获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明白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使命。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那么,教材就是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最好的抓手。目前的语文课堂出现了教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眼花缭乱的多媒体充斥课堂,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越来越差,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语文的课堂死气沉沉,甚至觉得上不上语文课都一样。所以田老师一再强调:“老师想得更多的应该是教给学生什么而不是怎样去教。”教给学生什么呢?每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向性。语文教师要重视单元目标,会读单元目标。最重要的是依据单元目标落实教学。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通过分析我们确定了“通过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来“品味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教学目标。

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呢?我想就是通过“读”。课堂上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思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读中逐步掌握阅读的策略和方法,而不是让琐碎的理性分析湮没语文课堂之美。语文课堂应“读”占鳌头。

一、读出语言的“味”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作者抒写情感必然要借助语言。田贺书老师说:“词语是前人认识世界的眼睛。”读文章,就是要在文章的语言中来来回回地读透、读深,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情感。“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

《小石潭记》中写石头的句子“为坻,为屿,为嵁,为岩。”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句话,怎么能传递出作者的喜悦之情呢?“坻、屿、嵁、岩”是四种不同形态的石头,柳宗元在给小石潭的石头一一命名。那么我们在读这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四个“为”字,它们起到了减缓语气的作用。读得舒缓而投入,因为柳宗元在细细地观察,一一地判断,认真地鉴别。只有通过比对地读,揣摩地读,才能读出欣喜,投入的味道。

再如“潭中鱼可百许头”往往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一句,却深藏玄机。“一百来条鱼”不是一望而得,需要作者投入地观察,悉心地去数一数。在数的过程中,时间在悄然流逝,这些柳宗元却全然不知,这不正是他对鱼儿的喜爱吗?不正是他欢喜心情的流露吗?一句看似没有感情的句子被我们读出了感情和情趣。读到位了也就理解了,多读少讲或者适时点拨也可谓有效、高效。

二、读出文本的“旨”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自有它的目的,主要在真正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阅读经验,从而提高觉悟,丰富见识。”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本都具有不确定性,都不是决定性或封闭性的存在,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作品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建构,读者在其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一篇课文能够读进去,读明白才谈得上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文章的主旨不应该是教师分析并讲解出来的,而是要通过反复阅读,把学生从消极被动的接受对象转化为积极主动的感悟主体,去精读深思出来的。

如《小石潭记》第三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很多材料都认为:“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暗含着柳宗元官场险恶,宦海生活的不如意,为下文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悲从中来,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教师把这一结论强塞给学生。学生真正明白了吗?其实是一头雾水。

有的学生解读第三段时提到“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认真,这些表明他内心的喜悦也未尝不可。但是“明灭可见”呢?通过反复阅读,我们明白了这里“隔篁竹”,“四面竹树环合”说明竹林茂密参天,并且溪身斗折蛇行,在阳光的照射下,当然时隐时现了。那为何又“不可知其源”呢?这里密林掩映,并且根据“望”字判断溪水较长,当然看不到源头。第四段也出现了“幽邃”一词,不难看出又幽远又深邃的地方让人读起来内心不免黯然。由此可以证明第三段就是柳宗元情绪由“乐”到“凄”的合理过渡。

因此,缺乏了对文本的用心阅读,语文教学就是在传达理解“定论”而不是传授阅读方法,我们就是在遏制学生的阅读思考而不是在引导他们思考。这无疑会加剧学生对语文课定式化的反感和厌恶,语文课就会出现低效或是无效。

三、读出文本的“境”

发展思维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教材读熟、读透,才能品评其味,参悟其意。《小石潭记》第四段提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作者为何神情凄凉?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遭贬谪”。这是教材给学生的结论,并不是思考所得。如果课堂上没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那么这堂课就是消耗时间,浪费生命。

“请你说出作者内心凄凉的依据是什么?”请从文词中寻找答案。把问题抛给学生,刺激他们不断思考。“四面竹树环合”“隔篁竹”都说明这里竹树茂密,浓阴茂密,自然寒气透骨。“寂寥无人”“伐竹取道”我们就能证明这里人迹罕至,小石潭地处幽僻之地。“坐潭上”说明这里离水很近,水能泛冷,并且坐得时间那么久了,这么个冷清的地方呆久了就会冷入骨髓,让人毛骨悚然啊!所以作者才会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由此不难看出作者内心凄凉啊!

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的认知由具体形象变得抽象综合。学生在这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中感受到归纳推理的魅力。

米兰.昆德拉说:“在慢速和记忆之中,快速与忘却之间,潜藏着一种有机联系,而慢速和记忆的强度必然成正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真正有效地读书,真正用心地读书,真正最大价值地读书。语文阅读教学既是训练学生语用能力的过程,也是传递文化、陶冶人性、建构人格的过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