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想法思考者

猫胡说062 《不是年味淡了,只是表达方式变了》

2019-02-05  本文已影响3人  猫胡说

时代在变化,生活物质也越来越好,但我们总觉得如今的年三十儿好像总是缺点什么。年味似乎没有以前那么浓了。

每当过年,小时后那些让人流口水的食物,母亲和父辈嘴里念叨的习俗,院子里炸响的鞭炮,偷偷拆开的红包,新年才能穿的新衣服……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才是年应该有的味道。

我们常说年味变了,事实上,每一代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年味。

老舍先生在《北京的春节》里,深情地回忆了年前年后胡同里的景象:“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如今连文中描写的这些糖,都已经很少见到了。可是过年的气息,就真的消散在记忆里了吗?

事实上,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年味。六七十年代的年味是一顿珍贵的肉馅饺子;八九十年代则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看春节晚会;新世纪以来开始流行旅行过年、网络春晚等等。

我们常说年味变了,实际上只是每个时代投射在节日里的景象变了,每一代人在这短短几天里释放情感、表达欢乐的方式变了。

从前,家家户户为了置办丰盛的年货,准备一桌满汉全席,可谓是煞费苦心,花人力、精力、耗时耗力忙活着。而现在,家家户户只需打一个电话,网上下单,第二天年货已具齐,电话预定的团年饭已敲定,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喝玩乐。

从前,快过年的时候,不管是有钱没钱,总有一个心愿就是盼望着回家过年,千山万水,只有回到家才算过了一个圆满的年。而现在,过年时全家一起外出旅游,在他乡也可以与亲朋好友互送祝福。

从前,父辈们能省则省,只是为了多积累点积蓄补贴家用。而现在,不管过去一年里收成如何,过年时还是须打起十二分精神,从吃到穿上严阵以待。对自己和他人说声“辛苦了”,这是对自己的温柔也是对他人的礼貌。

从前,“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而现在,传统的习俗随着时代的瞬息万变,已经有很多显得不合当下时宜,甚至失去了踪迹。只有辞旧迎新的传统观念还在,驱邪降福的年文化还在。

当鞭炮声、硫磺味组成的年味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渐渐消失,新的年俗也在逐渐崛起。也许是一起打一盘手游,也许是预定好了饭店的年夜饭,也许是一同在弹幕网站上吐槽春晚,也许是在海外的旅途上迎接新年。

所以,不管过年的形式如何变化,我想只要过年时与家人一起能团聚,就还能感到浓浓的年味。

冯骥才曾说过:

“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和谐。年实际上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而当生活和理想混合在一起,就有了年的意味。”

图片来源: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