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写作教程》第四章~精益求精1

2022-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放下皆得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必须把这5个要素学的滚瓜烂熟、了然于胸,这样它就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根本不用思索就能倒背如流,特别是在我们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马上要回归到这五个要素上来,首先要回到渴望、障碍、行动上来,永远都是如此,假如这些元素都尚未具备或尚未建构出来,或尚未正常发挥作用,即便你费九牛二虎之力,也无力回天。

你要想:  什么人需要得到什么东西?(渴望),障碍是什么?假如没有任何障碍,故事就没有冲突,也就没有任何戏剧性的张力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演变,在你制造出一个具有威胁性的障碍之后,你要问自己人物要做什么事情才能克服这个障碍和实现他的渴望。

假如你有了这三个故事要素,而且它们都能发挥作用,那么你的故事马上就会生动逼真起来,你也就不会困惑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出了差错。

此外我们还需要做身份认同,在故事里我们对每个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目的是要探寻它的最深层次找到根子上的原因,捕捉事物最底层的真相,这个层次就是人物的性格,也是故事要做的事情,剖析人物,刨根问底以至极限。

你必须一有机会就要尽力把笔下的人物推向极限。

跟别人产生联系也是跟我们自身产生联系,故事的目的就是要巩固构筑这种联系,创造这种认同,身份认同就是我们怎样才能体验人物的生活,我们如何体会他们的感觉,我们如何变成他们的化身,此外在这种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我们能体会到更加丰富多彩的自我,但是除非故事把人物塑造出来,否则我们就无法产生认同,人物塑造是一个新的阶段,它是通向身份认同的一个铺垫,无论在什么时候揭示人物的性格,永远是你永无止境的远大目标,当你面临一个抉择的时候,你要问问自己哪条路能更好地揭示人物性格,假如有什么东西能够帮你更好的揭示人物的性格,那么你就要选择它。

身份认同和塑造人物是一个成功故事的全部效果,它们就是故事要达成的效果内容,不过它们并非故事取得效果的方法,故事可以取效的方法才是故事得以存在的根本动因,人物性格只有通过他的行动才能得以揭示,行动就是性格

冲突、行动和结局

冲突是第一位的,冲突的作用就是强迫人物采取行动,我们本来希望自己能够过上快乐的生活,可是他们的美好愿望往往化为泡影,人无法过上快乐的生活,因为作为作者的你,不能任由他快乐的活着,假如他过上了好日子,那么读者就没有好日子过了,因此冲突是我们用来强迫人物采取行动的元素,人物因此必须使劲浑身解数来展现自身,揭示人物性格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身份认同才能出现。

首要部分及相关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冲突,你要小心谨慎,这是你需要做的事情,和你在创作惊心动魄的虚构故事的时候,所需要做的事情恰好相反,作为作家,你就是为了制造麻烦而生的刺儿头。你必须残酷无情,这样你才能煽动底下的人物,采取极端行动,这些行动往往能够揭露事实真相,它们往往具有戏剧性,做这种事情可能让你相当为难,因为有时候你必须给笔下的人物来个泰山压顶,或者给他来个狂轰滥炸和无情打击,与此同时这个人物也是你全心全意要塑造出来的人物,因而你对笔下的人物还会有一种依恋情结,但是你必须这样做,因为你给他施加的压力越大,他就越是非得使劲浑身解数来呈现出自己的性格,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意识到这个人物是亲切可感的了,你必须对自己的人物狠心一点,这是你唯一的出路,作者把他们推到极限状态,正是把握他们灵魂最深处的最佳手段,也是触动读者内心世界的最佳手段,这种做法既能揭示人物性格,又能制造出身份认同感,因此作为作者你是故事中一切麻烦的最终制造者,也是让人物遭受种种痛苦的最终原因。

我把这个情况称为戏剧的悖论,现实生活中的坏东西,到了文学作品里就成了香饽饽。你越是让小说人物困窘不堪,读者就越能享受。

这叫虐待行为许可证。

故事的世界,并非一个温文尔雅的高雅社会,即便你写的是文明社会,情况也是如此。美好的生活造就糟糕的小说,因为麻烦能够制造戏剧性,小说是冲着底线而来的,其中不乏血淋淋的细节,最可怕的场面和阴森恐怖的罪案现场,情况永远如此。

像苦恼不堪、焦躁不安并心烦意乱这些,它们没有一件事符合推进故事发展的需要,它们只是冒牌的冲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