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付拖延症
拖延症是怎么来的?其实无非只有三种:
1.因为担心自己做不好,所以一直不敢行动,或者暗示自己要准备好才可以行动。(比如开一场演讲)
2.事情本身难度过大,或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导致难以入手。(比如某个盘根错节、事物繁琐的项目)
3.事情本身的吸引力不够,导致我们缺乏动力去做。(比如养成健身、读书的习惯)
任何一件事,从[着手去做]这个角度来看,都存在着两种力量,动力和阻力。
阻力是我们去做一件事情需要客服的成本、付出的资源-包括时间、精力、思考、行动,以及失败的风险、机会成本,等等。动力就是推动我们克服阻力,投入行动的内在驱动力。
很显然,当动力高于阻力时,我们就会采取行动;当阻力高于动力时,我们就会裹足不前。战胜拖延症,其实就是两个思路:提高动力、降低阻力、或者,双管齐下。
什么事情会提高我们的动力呢?通常是跟我们的期望密切相关的。
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什么事情,有一个确保有效的方法就是,有一种东西逼迫着你去做。它可能是deadline,可能是你心心念念的目标,可能是一种惩罚,可能是一种奖励...只要你重视它,它就会持续不断低提高你的动力。
因为你知道,你如果不去做,可能就会失去某种东西(比如出国留学的机会),或者受到某种惩罚(考试挂科)。只要这种失去或惩罚带来的负效用,大于你去采取行动的阻力,你就会两害相衡权其轻,这是显而易见的。
这就是我之前讲过的预期反馈。它跟反馈的机制一样,当我们朝目标迈进一步时,就会激活大脑里的奖赏系统,从而对当下的行为产生即时的激励,从而让我们能够长时间持续、专注地去完成它。
所以,不妨试一试,对自己的目标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丰富细节,建立框架,构造出一个完整的理想模型。告诉自己,如果我实现了,会怎么样;如果没能实现,又会怎么样。
但是,有些事情,未必能有这样的吸引力,甚至可能没有什么预期的利益-这样的事情可能会更多-那又该怎么办呢?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阻力,提高阻力,那就是:立刻开始,让自己尽快地进入状态。
这里面的原理是什么呢?其实是这样:人对于未完成的东西,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执念。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契可尼效应。(又称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
通常来说,一件事情只有做完了,才会获得结果。如果做了一半却没有完成,这部分投入进去的精力就相当于白白浪费了。这对我们的大脑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所以,我们会期待任何事情都有始有终,因为这才是我们的大脑所认为事物的合理的样子。
这个方法,其实就是利用这种原理,当我们进入状态,着手去做时,就相当于开启了一个任务,将[要不要做]变成[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完]。
[完全没有开始]跟[开始了但没有做完]。两者是全然不同的。前者让我们心安理得地耽于筹划,思考,权衡和做准备-尽管实质上,我们只是把执行的时间在往后拖延;后者则会逼迫我们用尽方法,去把这件事情做成,结束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这样才能让我们安心。
简而言之,[填充目标]跟[从零开始],两者在我们心理上的理解,是全然不同的。最终的执行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要达到这种效果,有一个很好用的技巧:简化一切步骤,让你可以以最少的时间、最短的路径去启动它。
人会有这么一种现象:当我们去做一件事情时,需要的操作步骤越多-尽管可能每一步都很简单,我们完成它的动力也会越低。
所以,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自己时时刻刻保持一种状态:随时可以开始执行,进入[开始]状态。
这个原理,其实就是利用[阻力/动力]的方法:通过简化行动所需的步骤,来尽量减少[阻力];同时,通过人为营造契可尼效应,来强化[动力]。从而,达到让动力高于阻力,推动我们去行动的目的。
要知道,我们决定[去做]和[不去做],往往就是一闪念之间。在我们无限拖延时,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完全不想去做,而是有过许多次这种[行动把]的念头,却总是因为步骤太多、太麻烦而搁浅。
其实,做一件事情,最好的状态是什么呢?不是强迫自己去行动,而是因势利导。在自己产生行动意愿的一瞬间,引导这种意愿,让它经由最简单的路径成为现实,再顺势利用我们的心理效应推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