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遇芫荽
今早读《圣经》,在《民数记.摩西选立七十个长老》中有这么一句“这吗哪仿佛芫荽子,又好像珍珠”。这“芫荽子”我百度了一下,就是我们常说的香菜呀。
芫荽本是西汉时期的“舶来品”,这位“芫姑娘”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胡娘子”,一开始称之为“胡菜”。
芫荽状似芹,叶小且嫩,茎纤细,味郁香,是汤、饮中的佐料,多用于做凉拌菜佐料,或烫料、面类菜中提味用。药用价值:起表出体外又可开胃消郁还可止痛解毒,《本草纲目》称“芫荽性味--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
在我家,芫荽是妈妈首选的煮汤佐料,我和这位“芫姑娘”也并不陌生,可是我是今天才知道她的姓氏和闺名,岂不妙哉。
以色列人对食物的要求也是颇高了,“谁给我们肉吃呢?我们记得在埃及的时候,不花钱就吃鱼,也记得有黄瓜、西瓜、韭菜、葱、蒜。现在我们的心血枯竭了,除这吗哪以外,在我们眼前并没有别的东西。”于是乎才提及“这吗哪仿佛芫荽”。
什么是“吗哪”呢 ?
根据《圣经》出埃及记第十六章记载,吗哪出现于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第二个月的15日,当时摩西领以色列人到达以琳和西乃之间的汛的旷野没有东西吃,于是以色列人向摩西抱怨快要饿死。耶和华于是应许摩西将要赐食物予以色列人。当天晚上,耶和华开始降吗哪给他们吃,从那一天开始,以色列民一连吃了40年,从不间断。通常会一连降六天,只是在安息日停降一日,让百姓遵守安息日,因此第六天所降的,会是双倍分量。头五天所降的,必须即日吃完,否则留到早上,便会生虫变臭;第六天所降的,则可留至第二天也不变坏。直到约书亚带领百姓过了约但河,到达迦南地,并且吃了迦南地的出产之后,才停止降下。
吗哪夜间随着露水降在营中,是有如白霜的小圆物。形状彷佛芫荽子,又好象珍珠,是白色的。以色列人把吗哪收起来,或用磨推,或用臼捣,煮在锅中,又做成饼,滋味好象新油。
鄙人并非十字徒,这辈子恐怕是吃不到吗哪了,但吃吃芫荽还是不错的。读书就是那么有趣,不经意间就能发现很趣味的小知识。
读好书,涨知识,遇芫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