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耳根圆通法门的理解

2020-12-08  本文已影响0人  回归简单宁静

作者:回归简单宁静

顶礼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宝!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楞严经中,十番显见时佛云:“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此见虽非妙精明心(佛性)。此见性虽然还不是自性,但如第二月。非是月影。经云:“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

同理,闻性与见性同样。它与自性的关系就是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月影就是妄心,真月就是真心。第二月就是六根中之性,如眼中见性,耳根中闻性。第二月,把佛性一分为六。经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所以耳根圆通的修法就是从闻性回归自性,所谓“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反流全一。六用不行。”这样就从第二月,回到真月。

  一、那么什么是闻性?

  闻性不是声尘,声尘是声音,属于六尘,非根中闻性。

  闻性不是耳根,经云“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此寄根明发者,才是闻性,也就是自性(闻性终归要回归自性)

  闻性不是耳识。知道是狗叫,是水流,是钟声者,耳识也。识者,分别意。分别是什么声音,已经是耳识了。

  如经云“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犍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

见性即是“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而眼识就变成了“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犍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

耳识跟眼识一个道理。

  那么什么是根中闻性?

  经云:“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能听动听静的那个就是闻性,好比能见明见暗的那个就是见性一样。见性“但如镜中。无别分析。”闻性同样如此。

  有声,是闻性知道有声;无声,也是闻性知道无声。声有声无,闻性不动。所谓“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所以,那个能知动知静的就是闻性。再说白了,就是听觉;好比见性,就是人的视觉,能见明暗。

  所以耳根圆通,关注的是那个“寄根明发”的根中之性,也就是闻性。所以耳根圆通更准确的说法就是“闻性圆通”

  二、具体如何修行耳根圆通?

  经云“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反闻闻自性,就是反观观自性,在耳根圆通修法中,就是反观观闻性

  因为自性需要“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需要从闻性返到自性上去,不是上来就能显露出来的。需要把“捏所成故”这一捏去掉,才能“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如何反观闻性?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闻性上,观此闻性,可见此性“不动不摇,不生不灭,了了长明。”

  声有声无,此性不动;声大声小,此性了知;经云:“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即是此性不生不灭。

  观闻性,守闻性,因闻性“不动不摇,不生不灭,了了长明。”观此性时,妄念自然止。因为闻性本来就止。

  三、耳根圆通之殊胜

  经云:“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谁合谁离?鼻、舌、身三根,为合中知;眼、耳、意三根,为离中知。合知难修,离知易入;

  就离知三根,再勘验谁深谁浅?意根深隐难修(如幽室见),眼耳浅显易入;

  再就眼耳二根,勘验谁为圆通?谁不圆满?

  耳根具千二百功德为圆通,眼根八百功德即不圆满。(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傍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惟八百功德。)

  照上三番勘验,求其离知浅显圆通,唯耳根当之。

  耳根圆通修法殊胜,所以佛说:“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楞严经经名中有“如来密因”四字,此密因者何也?经云:“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何者无生灭性?根中闻性,无生灭性。以其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经中阿难请示圆通本根时“退藏密机。冀佛冥授。”此密机即是如来密因,也就是后文耳根圆通。如来密因,在楞严经中,特指的就是耳根圆通。所谓:“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四、修耳根圆通与参“念佛是谁”的关系

  禅宗唯论明心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乃是最上乘法门,接最上乘人。乃是无门之门,壁立千仞,下根劣智者闻所不能闻,见所不能见。

  发展至今,禅宗下手处几经变迁。至宋代大慧宗杲以后,更以参公案,参话头为主。如参赵州无字公案,“参父母未生之前本来面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脱死尸的是谁?”“念佛是谁?”等等。到近代以来,其他话头一概不用,就抱定一个死话头,参念佛是谁。

  如此参法,是从意根下手,说白了,就是以妄止妄,立一念,断诸念。

  但楞严经云,意根者,“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楞严经明言,意根修定,不及耳根。

  在意根门头参话头,既要起疑情,又要修止,又要修观。

  而修耳根圆通,即在耳根返观闻性。闻性本来不生不灭,不动不摇,寂然常住。不用起疑情,不用修止。因闻性本来就止。唯独修观即可。直观不动不摇之闻性,妄念自然止。相比禅宗参话头,日劫相倍,此即“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也。

  修耳根圆通与参话头都属于参禅的方法。但是修耳根圆通,与参“念佛是谁”的修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首先,修耳根圆通不是参话头

  如果说修耳根圆通就是参话头的话,则楞严经中,观音应讲如何参话头,如何起疑情,何必讲“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文殊简择圆通之时,也应当说参话头之妙,何必让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所以修耳根圆通,与参话头。一个是在圆通耳根修,一个是在幽深难见意根修。难易不同,修法方便不同,迟速效果不同。

  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耳根圆通,与意根参话头相比,有以下优势。

  一、下手处不同,一在浅、易之耳根。一在深、难之意根。

  二、修法难易不同。耳根圆通不用起疑情,不用刻意修止。直观不动不摇之闻性,妄念自然止。参话头需起疑情,需修止,又要修观。如果不知道啥是疑情,疑情起不来,在那疑神疑鬼就没用了。且意根者,“知根杂乱思”,“心念纷无序”,需要完全提起疑情,才能止住妄念。而后继续修观。耳根可直接修观,一观自止。不必刻意修止。

  三、功效迟速不同。经云,日劫相倍。“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四、得悟原理相同。都是从六根返元。一从耳根,一从意根。经云,“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不过下手、难易、迟速不同。

  五、从根解结

  如来夜睹明星开悟,即从眼根悟入。古代禅师擎拳竖指,即让人从眼根悟入;听钟声、碗碎、杯碎之声而开悟,即从耳根悟入;闻花香而开悟,即从鼻根悟入;德山棒,多从身根悟入;参话头,即从意根悟入。

  其实都是从根解结,经云“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

  经云“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逾。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感觉上是六个,其实是一个。“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六、清续法大师关于修行耳根圆通开示

  宣化上人在《楞严咒疏序》中讲:“轮(宣化上人)于三十八年前,获楞严咒疏(清续法大师楞严经灌顶疏摘录)单行本,得未曾有,时刻研究,破窥秘境,随身携带,未尝或离”

  续法大师在《楞严经灌顶疏》中以问答形式回答了耳根圆通修行的一些问题,现个别摘录

  问:入流行相如何?

  答。从耳门闻性中。起观行时。内须不起分别识想。外应不缘动静尘境。专惟一心。返观闻性。行坐不移。忆忘如一。恒常绵密。勿令间所。日久功深。流自入矣。

  问。此之入流功夫。静坐时习耶。涉事时习耶?

  答。必须动静一如。始成楞严大定。

  问。当返闻时岂有诸声。如醉梦中。竟不觉耶?

  答。诸声任有。行人但惟圆照闻性。不漏落于声而已矣。

  问。亡尘入手境界云何?

答。旋闻脱尘功夫深久。必至忽然万籁俱消。惟一闻性。明耀日月。状如雨霁天空。风恬海湛。极为明净。当此之时。岂惟一切动静声消,世界六尘荡然一空,方是脱尘入手时节。此境极为虚豁自在。得大轻安。最忌过喜取着。但愿一种平怀,精进不辍。无量妙境,将次渐开。一取着之。随得随失。永不可复下云净极光通达。寂照合虚空。

七、关于几个问题的说明

1.本文是我个人对耳根圆通的分享,供有缘人参考,说的有没有道理,请用自己的智慧判断。

2.初修耳根圆通有两大重点:第一就是找到闻性,你要知道什么是闻性才能下手去修。第二就是要守住闻性,或者说观闻性。在楞严经里,所谓“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其实楞严经里特指的就是修耳根圆通,就是“反观观闻性,从闻性回归自性,性成无上道”。当然,有人说“反闻闻自性是参禅”,这话倒是没毛病。但禅法有很多种,在楞严经里,佛让你修的禅法就是耳根圆通。就是“反观观闻性,从闻性回归自性,性成无上道”。

3.网络上有关于耳根圆通的种种说法,这里不一一列举,几乎绝大多数都是错误说法。所以不要被误导,目前,讲的最好的,比较正确的是妙印法师的《楞严观止》,想学习的有缘人可以去听,去学。

4.本文只是对耳根圆通较浅的介绍,至于深入的解六结“动、静、根、觉、空、灭”,破五蕴“色受想行识”,证三空“人空,法空,空空”。请重点深入研究观音菩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段经文。光研究还远远不够,具体得用实修去体会。

回归简单宁静

2020年1月7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