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谋略与决断
曹操首先是魏晋王朝的奠基人,虽说出身宦官世家,但他也凭借自己力量,从一个世家子弟起步,战董卓、征黄巾、斩袁绍、夺荆州。加上后来的关中和汉中,曹操收复了当时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在很大程度上,结束了汉朝末年分裂割据的局面,让颠沛流离的百姓有了稳定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曹操是汉末优秀的政治家之一。
其次,曹操还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人们常说诸葛亮神机妙算,其实曹操也智计百出,在征讨黄巾、官渡之战等战斗中以少胜多,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可是大部分人对曹操的认知,都局限于《三国演义》中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文学形象,而且脸谱化得很厉害。
但实际上,曹操的文学形象也有过很大变化。
在隋唐以前,曹操作为魏高祖受到很高评价。在《三国志》里,陈寿高度赞扬了曹操的功绩。后来裴松之给《三国志》作注,也认为曹操“功盖华夏”。
到了隋朝,诗人杨素还写过一首《出塞》,里面说到“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这是在歌颂曹操远征辽东公孙康,攻打乌桓的事情。
可是在唐朝,曹操的口碑开始出现分化。李白写过一首诗“魏武营八极,蚁视一祢衡”,意思是曹操的营帐摆满了八个方向,把他的功绩夸得很高。
可唐太宗李世民却说,自己鄙视曹操为人,他觉得曹操虽有功绩,但人品很差。
等到宋朝以后,曹操的负面形象逐渐占据上风。
苏轼,苏洵肯定了曹操的军事能力,说“窃观善用兵者莫如曹操”,但是他们也把曹操视作“鬼蜮之雄”,认为他在人品上有很大缺陷。
但之所以曹操的负面形象如此深入人心,其主要是因为话本、戏曲等民间文学的兴起。据《东坡志林》记载,街头巷尾,只要有人说三国故事,人群都来围观,听到刘备失败,围观者都皱眉头,甚至流泪;而听到曹操失败,围观者无不鼓舞欢呼。
尤其到了南宋,岳飞将曹操骂为窃国的汉奸,朱熹还认为史书有误,不能将曹操作为皇帝作纪,这其实也是南宋王朝的环境所决定的。
毕竟他们面对强烈的外族侵略,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多有不满。如此一来,曹操的“奸雄”、“反派”形象逐渐被固定下来。
我们现在常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美化了刘备,丑化曹操,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致。
毕竟《三国》是一本通俗小说,罗贯中搜集的许多话本、评剧,都是顺着大众的口味进行创作。当然也只有这样,这本小说才会如此受欢迎,如此成功。
不过,我们要还原曹操,还是不能忽略他的谋略能力。毕竟这才是他夺取天下的关键,那些复杂的身世,诡谲的性格,反复多变的情绪,只能是曹操的注解。
曹操从小研读《孙子兵法》,他的谋略很好地践行了其中所提出的“五事”,即:道、天、地、将、法。我们分别解释来一下。
“道”指的是道义,他从起兵开始,始终有心维护汉室正统,即使在联军各怀鬼胎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出击,遭遇大败也不气馁。
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恰恰说明他对道义的深刻理解。古代打仗讲究“师出有名”,战争必须是正义的,而曹操手里有天子,便可以一直维护自己战争的合法性。
“天”指的是战争的各种有利条件。三国中,最擅长利用各种条件的是诸葛亮,他在刘备将要败亡之际,抓住孙权的真实想法,促成孙刘联盟,又联合周瑜利用天气条件打赢了赤壁之战,可谓化腐朽为神奇。
但其实曹操也是一个善于制造有利条件的谋略家,比如官渡之战,他抓住了袁绍骄傲轻敌的弱点,以少胜多;后来又利用袁谭和袁尚的矛盾,彻底击溃了袁氏。
所谓“地”,指的是领地、地形、地貌等。这一点,我们从曹操起兵时“三步走”战略就能看出来。
他通过镇压黄巾军占领的兖州、青州无险可守,容易受到攻击,他便很好地利用这一特点,一步步统一了北方地区。
“将”指的是统领群雄,管理团队的能力。曹操一直很爱惜人才,和他起家的文臣武将,大多都得到了提拔重用。
很多人羡慕刘关张的感情,可曹操这边也有许多誓死效忠的武将,比如常年相随的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为曹操牺牲的典韦,撑船挡箭的许褚等。
曹操还多次发布招贤令,延揽人才。当然,曹操并非心胸宽广之人,他很多宽容大度是装出来的,晚年对于那些反对他的人更是痛下杀手。
但作为一个政治和军事首领,他的确有过硬的领导艺术,才能统领这么大一帮文臣武将。
“法”是指制度、思想和方法。曹操作为政治家,的确有很多有效的治国策略。如他大力发展屯田制,帮助社会很快恢复生产等。
他同时非常强调“赏罚分明”,很少因为亲疏远近而做决策。比如官渡之战时,谋士许攸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指出袁绍的粮仓没人防御,曹操打下官渡之战后,大大赏赐了他。
可许攸后来仗着自己有功,在朝廷里飞扬跋扈,还指着城门说:“如果不是我,曹家人进不得此门,弄得曹操的部队人心浮动。”曹操得知后,马上下令把许攸杀掉,丝毫不顾念他的功劳。
还有跟随曹操多年的荀彧,一反对曹操称帝,触动曹操的底线,立马就被杀掉了。
你要说曹操对荀彧没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但曹操就是这样,在大多数时候都不会被个人情绪所影响。
《孙子兵法》给“五事”下过一个定论:“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翻译过来就是,战争的“五事”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生死,国家存亡,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
能做到“五事”的人,往往能获得胜利,而远离“五事”的人,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
而这样的兵法精髓,曹操早在少年为《孙子兵法》作注时了然于胸。
在生活当中,很多人受《三国演义》和一些文化作品影响,喜欢把曹操看作一个“奸臣”,一个大反派。
可是翻开历史,你会发现我们很难单纯地评价曹操的好坏。
曹操奠定了魏晋王朝,他的战略战术思想随着《孙子兵法》流传,就连他的诗文语录,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像我们在课程中提到的离间计、调虎离山、声东击西等策略,即使放到现代社会也毫不过时。
可是曹操这人的品德、性格又有很大缺陷,在平定天下的过程当中不择手段,引起很大争议,似乎很难说他是一个“英雄”。
就像我们在开头说的,曹操毁誉参半,难窥其真实面目。
但撇开他的个人性格,我们还是能在他的谋略和决策中汲取一些经验和教训的,而这也是他人生和思想中最精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