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年谱(259):毛泽东举着马灯看完墙报说:思想斗争有目标了
【读毛年谱(259)】1942年,毛泽东49岁。
1942年4月初的一天晚上,到中央研究院用马灯和火把照明看《矢与的》墙报。从三月二十三日起,《矢与的》的最初三期连续发表了王实味的三篇文章。
王实味,当时任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研究员。他在《矢与的》墙报上发表的3篇文章是:《我对罗迈同志在整风检工动员大会上发言的批评》、《零感两则》、《答李宇超、梅洛两同志》。此外,王实味还在《谷雨》杂志上发表《政治家与艺术家》,在《解放日报》上发表《野百合花》等文章。这些文章鼓吹绝对平均主义,以错误的方法批评党的领导干部及当时延安存在的某些问题。
毛泽东看后说:思想斗争有了目标了,这也是有的放矢嘛!
文艺座谈会召开前夕的准备工作
1942年4月,毛泽东开始具体准备文艺座谈会,这个月做了很多工作。
4月4日,毛泽东致信萧军:“来信及附件收读,并转给几个同志看去了,感谢你的好意。”当时,萧军受毛泽东的委托,陆续将收集到的文艺界情况材料送给毛泽东。
4月7日,毛泽东写信约萧军在当天下午或晚上来谈,萧军应约而来。他们接连两天谈了有关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等问题。这一时期,毛泽东还曾同作家艾青谈有关文艺方针政策 等问题,并请他代为收集反面的意见。
4月9日,毛泽东复信欧阳山:“来信收到。拟面谈一次,如同意,请于今日惠临一叙,并盼与草明同志偕来。”当天欧阳山与草明夫妇应约而来,毛泽东同他们谈了关于党的文艺方针等问题。
4月10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会议同意毛泽东的提议,准备以毛泽东、秦邦宪、何凯丰的名义召集延安文艺界座谈会,拟就作家立场、文艺政策、文体与作风、文艺对象、文艺题材等问题交换意见。
4月13日,毛泽东分别致信萧军,欧阳山和草明,舒群,要他们代为搜集文艺界的反面意见。
4月17日,复信欧阳山、草明:“如果你们在搜集材料,那很好,正反两面都盼搜集,最好能给我一个简明的说明书”。
4月下旬一天,邀请鲁艺文学系和戏剧系的几位党员教师何其芳、严文井、周立波、曹葆华、姚时晓等到杨家岭谈话。毛泽东一见面就问:
你们是主张歌颂光明的吧?听说你们有委屈情绪。一个人没有受过十年八年委屈,就是教育没有受够。
又说:
知识分子到延安以前,按照小资产阶级的幻想把延安想得一切都很好。延安主要是好的,但也有缺点。这样的人到了延安,看见了缺点,看见了不符合他们的幻想的地方,就对延安不满,就发牢骚。
在回答是喜欢李白还是喜欢杜甫的问题时毛泽东说:我喜欢李白,但李白有道士气。杜甫是站在小地主的立场。在谈到《聊斋志异》时,毛泽东说:《聊斋志异》可以当作清朝的史料看,其中一篇叫作《席方平》的,就可以作为史料。《聊斋志异》是反对八股文的。
有人问:现在反映抗日战争的作品感人的比较少,是不是由于生活要经过沉淀,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然后才能够写成很好的作品?毛泽东说:“写当前的斗争也可以写得很好,四月六日《解放日报》上一篇黄钢的作品《雨》,写得很好,就是写当前敌后抗日战争的。”
这个话的背景是,从1940年1月文协会后至1942年5月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前,因为当时全党受王明教条主义的影响,文艺界出现了政治和艺术的关系、作家的立场观点等许多问题,文艺界有许多脱离实际、崇洋崇古、看不起歌颂抗战的文艺节目等现象。
4月27日,毛泽东和何凯丰发出邀请一百多位文艺工作者和有关负责人参加文艺座谈会的请柬:
为着交换对于目前文艺运动各方面间题的意见起见,特定于五月二日下午一时半在杨家岭办公厅楼下会议室内开座谈会,敬希届时出席为盼。
开完延安文艺座谈会,萧军失望了
萧军是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促成者,也是参与筹备者。
在筹备文艺座谈会的时期,萧军与毛泽东合作得很好。有一次,毛泽东忽然对萧军说:“萧军同志,你改改行好吗?”
萧军问:“改什么行?”
毛泽东说:“入党,当官!”
萧军:
萧军赶快说:“哦,不行,不行。斯大林说过‘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入党,我不是那材料,当官,我不是那坯子。我这个人自由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太重,就像一匹野马,受不了缰绳的约束,到时候连我自己也管不住自己,我还是在党外跑跑吧。谢谢你这么看得起我。”
毛泽东说:“你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提出来,我们欢迎你。”
1942年4月27日,毛泽东还专门致信一直要走的萧军:
准备本星期六开会,请你稍等一下出发?开完你就可走了。会前我还想同你谈一下,不知你有暇否?我派马来接你。月报1-14期收到,谢谢你!
5月2日,毛泽东出席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发表讲话。他说:“今天邀集大家来开座谈会,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
毛泽东讲话之后,是自由讨论阶段。可能这次会议规格太高的原因,大家一开始有点拘禁,有些冷场。毛泽东示意萧军先发言。丁玲也怂恿萧军先发言,说你是学炮兵的,你应该先开炮。
于是,萧军站起来第一个发言。他说:
红莲、白藕、绿叶是一家;儒家、道家、释家也是一家;党内人士、非党人士、进步人士是一家;政治、军事、文艺也是一家。虽说是一家, 但它们的辈分是平等的, 谁也不能领导谁……
当时,29岁的中共党员胡乔木听不下去了。萧军刚讲完, 他就要求发言,对萧军的观点进行尖锐反驳。对于萧军动辄挂在口头的鲁迅,胡也反讥:“文艺界需要有组织, 鲁迅当年没有受到组织的领导是不足, 不是他的光荣!”
萧军也不示弱, 坚持作家必须独立自由。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开来, 火药味儿十足。
这时萧军感到,毛泽东对他并不了解。延安文艺座谈会是5月23日结束的,萧军在5月25日的日记中写道:“毛泽东对于我这人只知道是‘好人’,豪爽、忠诚、坦白、有力,其余是不会知道了,因为他没有读过我的‘创作’,就不会懂得一个人的灵魂……”
萧军要求共产党制定文艺政策,而共产党所制定出来的文艺政策,却与他的要求相反,与他所理解的鲁迅精神不符。
萧军也看到,文艺座谈会之后,许多作家都觉今是而昨非,有些人还对自己痛加检讨,大伙儿都竞相奔上这条新的文艺道路。
萧军不肯从众。他在6月3日的日记中表示:“我是要走自己独特的道路的,但我也并不忽略我身边客观道路底存在。”
这条独特的道路,他后来有过解释:“不入党,不做官,这是我的决定,但要站在比较自由的地位,监督革命前进——这是我的责任。”
毛泽东对萧军是非常宽容的,这也使萧军改变主意,会后不走了,一直留在延安工作到1945年,次年去了东北。
一场文艺界的盛会
5月16日,毛泽东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与会者对文艺问题发表的各种意见,没有讲话。
5月21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讨论目前时局、整风学习、文艺座谈会等问题。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结论问题,毛泽东说:
延安文艺界中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浓厚。现在很多作品描写的是小资产阶级,对小资产阶级同情。鲁迅的《阿Q 正传》是同情工农的,与延安文艺界不同。必须整顿文风,必须达到文艺与群众结合。要注意普及与提高,并以普及为基本的。同时,注意吸收外国的东西。会议同意毛泽东指出的延安文艺界中存在着的偏向,党的文艺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会议决定,今后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要根据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所作的结论,经常有计划地召集文艺界的党员开会,加强党对文艺界整风运动的领导。
5月23日,毛泽东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最后一次会议。在朱德讲话后,毛泽东作结论,讲了文艺运动中的一些根本方向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5月28日,毛泽东在高级学习组作报告,报告的第三个部分讲的就是文艺问题。报告对文艺座谈会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重点讲述了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结合问题。
5月30日,毛泽东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对学员们作报告,对普及和提高的关系问题以及向人民群众学习的问题进行了阐释。
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