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太山龙泉寺
2020-10-27 本文已影响0人
沙子的想像力










太山位于太原市西南,距晋祠5公里。
晋源镇乱石滩西,有风峪沟,走进去,两山夹峙,中有河滩,行约两华里,到太山脚下。
“太山”之名,始见于沈约(南朝梁文学家)的宋书。相传五代时有山民“石敢当”,以勇称于北汉,闻名遐迩,山取“泰山石敢当”的音义,故名太山。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称太山的山脉形似“太”字,因此有太山之名。
龙泉寺在太山腰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修葺,照原样油饰彩绘。
龙泉寺原名昊天观,始建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初为道教,金元时期被毁,明初重建,改为佛寺,分上、下两院。龙泉寺存一樽疑为盛放佛舍利的金棺。龙泉寺又名太山寺。
每年霜秋,是观赏太山红叶的时节,山上生长着一种灌木,名黄栌,一到秋天,树叶变红,特别是经过霜打以后,树枝变成朱紫,村叶呈现深红色,正如陈毅同志在《题西山红叶》中描述:“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赞的虽是北京西山,用在此山也合适。又有杜牧诗“霜叶红于二月花”。
银椁金棺舍利宝函所居的地宫,原是一处佛塔的塔基,此塔建于唐武周至唐睿宗时期,刚好是公元684年到761年,即龙泉庙始建时。在地宫附近,挖掘出了另一处台基、台阶等旧建筑的遗址,经鉴定为已毁于清朝晚期的建筑“昊天上帝庙”的遗迹。
太山在今天晋源区阎家坟(今属罗城街办)村西,龙山和蒙山之间,属于西山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