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背后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我是一个自媒体从业者,我的微信上关注了几百个公众号,为了能够紧跟行业趋势,以及第一时间发现热点事件,我每天必会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阅读这些公众号的文章,一天最多的时候能够读几十甚至上百篇。
不仅如此,我还会对每一篇文章做好笔记,遇到好的文章毫不犹豫的点击收藏,以便日后翻看。
我每天读完之后都感觉“收获满满”,非常充实,这个习惯差不多保持了有近一年。
除此之外,我也紧跟知识付费的浪潮,不定时的会报名一些写作课程,一来是学习写作,二来也是为了了解他们课程营销的流程。
这些课程的确很干货,教人们新媒体写作方法,如何写出高传播度的爆款文章,如何通过投稿赚钱,不可否认,方法的确有效。
但是最近我出了问题,感觉像是得了人格分裂症一般,打开word不知道该写什么了,以前写作的时候选题信手拈来,但是现在却觉得任何一个选题都没有意义,每当我想到一个选题的时候,我内心总会有一种声音来把这个选题推翻。
终于好不容易确定了一个选题,我硬着头皮往下写,每确定一个观点,我总能找到与这个观点相反的一面,根本就写不下去!
我崩溃了一般,于是干脆不写了。
闲下来的我也只好看书了,于是让朋友推荐了很多好书给我,我一口气买回了三十几本书,就把自己放在家里翻书。每天除了看书就是思考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概翻到第二本书的时候,我豁然开朗,并不是哪本书帮助到了我,而是我突然意识到好像自从有了自媒体,自从有了公众号,我就好久没有认认真真的看过一本书了。
于是我开始回想我报名过的这些新媒体写作课,我也就找到了我“人格分裂症”的原因。
其实所有的新媒体写作课都大同小异,而新媒体写作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写出吸引人眼球,写出让人情绪认同的文章,因为只有这样你的文章才能有更多的人愿意点开阅读,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帮你转发。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写作课程会告诉你文章的标题一定要与用户有关,一定能够让用户觉得有“利”可得。
这个“利”不一定是钱,还有可能是人的某一种欲望,比如性,比如贪小便宜的心理等等。
《掌握这3个方法,月入五万》、《那个新入职的实习生,在市区买了一套房》、《再用力一点,别停!》
这些标题就是满足人们的即时满足感,让人们忍不住想要点开看,但是仔细想一下,要是真的这么高效有用,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过不好呢?
写作课程还会告诉你,文章的观点一定要鲜明,所谓观点鲜明就是一定要言语极致,能够充分调动起读者的情绪,只有这样读者才会一时冲动去转发你的文章。
有些自媒体课程甚至还会告诉你,如果找不到选题时,可以尝试着去写一下爆款文章的反面观点。
试想一下你刚看完一篇文章,你觉得它的观点很对,然后你特么又翻到一片观点相反的,你该信谁的,你该怎么办?你凌乱了。可是作者才不管你。
处于这种写作状态下的作者,根本就不会去考虑这篇文章的观点到底对不对,以及这篇文章是否具有科学性,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你点开阅读,然后转发。
这种状态下的他们甚至还会为了迎合“新媒体式的文章“,去扭曲、更改一些经典著作。
新媒体课程真的是少了一节叫做“媒体伦理”的课程。
如果你长期处在这种阅读、学习环境下,后果可想而知,真的是非常可怕。
即时满足仅仅是让你“爽”了一时,一段时间后,你仍旧会回归焦虑,你仍旧过不好当下,而且你还浪费了时间。
面对这种参次不齐、营养不良的信息,快餐式的知识,我们难道只能被宰割,被割韭菜吗?
我们要怎么做呢?
我们该如何过滤掉这些没有价值的信息呢?
1.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
要过滤出好的信息,首先要找到好的信息源,不是所有的公众号,所有的新媒体提供的都是没有价值的信息,有很多新媒体还是非常不错的。
那要如何判断好坏呢?
好的有价值的信息都有确定的内容主题和范围,专注以某个领域;他们能一直提供高质量的、具有深度的内容,宁缺毋滥;他们能提供独家的信息,绝不随声附和;他们能获得所在领域内多为资深专家的推荐。
还有就是一些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经典书籍,这些经过时间考验、经过大众认可的信息往往是不会错的(关于这方面,我们会不定时给大家推荐一些值得信赖的可读好书),所以我们最好还是要回归到读书本身,沉下心来去阅读,不要总是想什么捷径。
另外,经过第三方审核或者担负法律责任的内容也是较为可信的,你如学习期刊的论文、上市公司的年报、统计年鉴等。这些都是我们辨别可信赖信息源的参考指标。
2.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
疏离流行或过热的信息,可以屏蔽掉大部分噪声。
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多半是人为制造的营销性话题,通过迎合人们的猎奇心态来博取眼球。这些内容通常没有关注的必要。
还有很多看上去很重大的事件诸如节庆、仪式、比赛、活动等,除了那些与你爱好相关的,大多数也与你没什么关系。它们如同盛大华丽的焰火,使人群兴奋喧闹,随后就归于平静。
3.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
事实信息是我们思考的基础材料,而各种观点和评论虽然有时会给我们以启发,但也会牵引我们的头脑,把我们搞得晕头转向。
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观点。一个人可以洋洋洒洒写下一大篇,不过是为了反复强调一个肤浅或者错误的观点,而要辨识它们,又要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
相反,主动搜集和获取事实性材料就很有必要,以这些事实性内容为基础,我们可以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事实信息既包括基于大样本调查得到的数据,也包括深入的、富含细节的描述性信息,我们获得的事实信息越全面、深入,我们的观点就越可能完备、准确。
(以上部分内容节选自《精进》一书,感谢作者采铜)
以上是我对新媒体时代关于阅读与写作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每一个热爱文字的人。
文字不仅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它还积淀凝聚了丰富、深厚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充满魅力而且最具生命力的载体,希望每一个热爱文字的人都能够回归你对文字热爱的初心。
最后给所有热爱文字,热爱学习的小伙伴送一个福利:
上文我们说到一些经过时间沉淀,经过大众考验的经典书籍是可信赖的信息源,于是我整理出了一百本电子书籍,已经全部打包好,现在送给每一个想要真正学习,真正成长的小伙伴,获取方式为关注我之后留言评论,我会私发给你领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