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张小龙说的「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

2017-01-04  本文已影响77人  utopiaman

当时微信公开课完了之后就想写这个文章,但是这段一直没腾出精力来写,现在总算告一段落,可以写一下了,虽然有点晚了;

先回顾下当时的背景,张小龙在谈小应用之前特地解释了下“用完就走”的概念,强调好的产品是让用户就走;

这句话咋一听好像哪里不对,因为大家心里很清楚,用户的时间是有限,大家都希望用户可以花时间在自己的产品上,强调产品用户粘性的重要性;于是网上就炸开了锅,有的人强行为这句话解释,有的人则是说这句话只对微信有用,有的人则心里默默嘀咕这张小龙牛逼产品经理的title是不是名不副实啊。。。。。。

其实仔细想想,这句话没有问题,咋一听不对的问题就出在了用户粘性这个词的理解上;黏性除了用时间来量度外,还要考虑使用频率,一个产品我每次用一天,但是一个月都不一定用一次,这种产品我们能说它的用户粘性强吗?相反的,我每次用20分钟,每天都用,这肯定叫用户黏性强;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在强调用户离开不使用产品了,才是正常的,才说明产品是好的产品,它强调是是每次使用的效率;

产品基于用户需求而开发,每次被使用都要解决用户的问题;我们在使用产品解决问题时,产品可以提供两种做法,一种是让用户低效的完成,然后不停的给用户问题处理,另一种是让用户高效的完成,并且不在提供连绵不绝的问题给用户处理;到底哪个好呢?

我们举个例子,吗啡可以作为药物,我们把它看做一个产品,为了增加用户黏性,按照上述方式,第一种就是每次服用都超量使用,结果是啥,吗啡变成了毒品,不在是药物,这个时候带给用户的肯定是痛苦(上瘾后服药间隙的通,周围人的职责,自己的愧疚等);第二种就是依据药量要求,按量给用户服用,然后病好了,以后用户有了病会再次使用,带动更多人使用;所以第二种方式才是一款好产品应该做的;

高效保证了用户每次使用的体验,也就不愁用户下次不来,不愁用户使用的频率,自然也就有了用户黏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