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无为好人
公众号:反知主义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何解?
西方哲学家认为人生有四种祸患,叔本华说其中两种是无聊和痛苦,海德格尔认为另外两种是烦恼与畏惧。无聊和烦恼是人们持续的体验、感受,痛苦和畏惧则来自于内心深处的纠缠与彷徨,无论贫富贵贱,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经历这种磨难,且寻不到出路所在。佛曰:众生平等。似乎确实如是。
但人总是生物,他要凭着本能去反抗。所以,为了克服无聊,人们寻找新奇,为了满足新奇,就必然要陷入各种各样的耳目之欲。无论是赌博、游戏、追星、刷剧等动态的心理刺激还是尼古丁、酒精等静态的生理麻醉,都是为着逃离无聊的最初场景而做出的无奈应对。
为了摆脱烦恼,人们寻觅安慰。这种烦恼不仅仅是生活遇到的挫折,更是各类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班误点、孩子不听话、不得不加班、上司有意无意的增加差遣、公交车司机很不客气、劳累一天地铁上却没有位置可坐等等,带来的是内在的神烦,就像一只只跳蚤一样,不断地、肆无忌惮的在你渴望优雅、安宁的心中跳跃,你却毫无办法。
所以,为了获得安慰,就必然要轻易的妥协和示好,谁说微生高很中正平直呢?朋友来借醋,他家里没有,却从邻居那里借来给朋友。这不是现代人的病,而是人骨子里的乞求,乞求世间以良善回报于我,帮我解脱这无时不在的烦扰。
如果你建立兴趣而有节制,待人良善而不求回报,可以说是既理性又高尚的人了,那么,因事物或场景而引起的无聊和烦恼将会很大的程度的消失。但植根于人的精神的痛苦和畏惧却是难以因此而消解的。
痛苦从何而来,将欲何至。佛说: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故而痛苦来自于心念,一念一心,万念仍是一心,以一心装一念,尚可,以一心盛万念,心必破伤。
而人心往往不足,又见异思迁,又日久生厌,久而久之,心必然伤之又伤,则失其本心。然后伤痕累累,一触即痛。更严重的是,有人乃至于习惯并沉迷于痛苦,享受痛苦带来的存在感,深渊险境,人间地狱,自此向其敞开。
一部分人享受痛苦也是企图避开畏惧。在原始时代,人们还只是畏惧天地,畏惧自然,畏惧森林野兽。今日,人们的畏惧愈发零碎而普遍,畏惧升学的不遂意,畏惧伴侣的不体贴,畏惧父母的不理解,畏惧子女的不能掌控,畏惧事业的低沉,畏惧对他人情绪的不了解,畏惧朋友的背叛,畏惧可能的疾病,畏惧不期的祸患,最深最浅的,是对未来不确定的畏惧感。
佛语有云: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说的是,吾心有知,则知常不知,不知也常,故畏惧也随之而至。读了这么多道理,却总是过不好人生。本身就是自以为知罢了,却最终缄默于未知,如同深夜的森林,面对着它,谁能够不畏惧恐惑呢?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何解?不要去做一个虚假的好人。无爱己,无爱人,无爱众生,这里的爱,其实是欲望之爱,而这欲望,最终流向了世俗。凤雅之逝,谁之过也?陈岚想做一个关爱众生的好人,却被制造自媒体爆点的利益所引诱;志愿者想做爱他人的好人,却被自身孱弱的责任心和有限的组织能力所束缚;凤雅母亲爱自己的女儿,却因知识的愚昧而认命,而失语,而受屈。心之不静,不深,何以能爱。
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虚幻,万法常空灭,欲破执念,无为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