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里边的光明

2022-04-15  本文已影响0人  杨永生y

黑洞里边的光明

——写在西安防控时

 

杨永生

 

有人说作家来自黑洞

从不懂得光明

 

把龌龊阴暗的文字

看成是艺术的巅峰

 

岂不知宇宙万物

阴阳互动

 

把以偏概全放在那个盘子中

天平都会失去平衡

 

凡事一分为二

是自然界的大乘

 

我想 即是在夜路中行走

也不会错过天明

 

莫管是晴是雨

经历就是厚重

 

酸甜苦辣

才是丰富的人生

 

阳历:2022年1月6日【於西安】

农历:【二零二一牛年】辛丑年【月】辛丑月初四己未日

 

点注:《菜根谭·心体光明,暗室青天》曰:“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一个人如果心地光明磊落,即使处在黑暗的房中,也好像站在晴朗的天空下;一个人如果内心充满邪恶,即使生活在光天化日之下,也会碰到幽冥中的恶鬼。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真金不怕火炼。真善美是人类共同的美德,祗要心怀爱心,一切都是美好的,如果心怀不轨,心地阴暗,自己也会在战战兢兢中度过时光。

 

西安封城期间,读了点文字,一个叫“秃笔的老萧”的文章《西安人都可沉浸于感动,唯贾平凹应予克制》与《唐世明:试析贾平凹成不了方方的根本原因》。大意是,西安封城以来,他们没有看到武汉封城时,方方(本名汪芳)写的那些《封城日记》深感遗憾。唐世明在文尾还叹息道:“只要不歌颂就行。”可见这些所谓的作家内心阴寒的程度;人性与灵魂的丧失维度。

同时,又观看了《莫言在香港公开大学的演讲》视频,更促使我写这篇诗文的真正意义——

我不能说,莫言讲的不对,但我却不能完全苟同。要称得起一个作家,首先是真实的,真性情的,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每一个文字的指令信号,都是积极向上的,引导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人性,向“仁义礼智信”方面靠拢。潜移默化,使命所在。

不是搜集一些乡间俚语,讥讽笑话,黄色段子。当成民族的诟病,以此塑造人物形象。作为小说,必须有人,离开了人,就不能称其为小说。

既然有了人,他就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摆脱了这个人性灵魂的12字箴言看世界。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文字;没有人性基础的荒淫叛道。把这种文字摆在读者的面前,就是垃圾,就是精神污染。这种作者,充其量,只能说是一个不合格的写手,撑不起作家这个汉字,更不要说“大”作家的字眼了。

大家都知道,人性是硬币的两个面,“坏人也会做好事,好人也会做坏事”。所以,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有意拉低民族素质。“有血有肉”的小说,才是人格丰满的艺术。

生活充满着阳光雨露,阴晴圆缺,有阳光大道,也有夜路坎坷。如果把握住这些,就拥抱住了艺术的真谛。

否则,作者的人格就会偏频,就会俗不可耐,作者龌龊的灵魂与人性也会暴漏无遗。

 

 

附录:

《莫言在香港公开大学的演讲》的视频》文录如下

“谁想用文学来粉饰现实,如果用文学来赞美某一个社会,我觉得这个作品的质量是很值得怀疑的。我有一种偏见,文学艺术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成分。所以我的很多小说发表以后,不但当局不高兴,即便有些读者也不高兴。因为我把人性醜(chou丑) 的东西暴漏的太过厉害。把社会上一些真实的面貌,暴漏的太真实了。当局会不高兴。但很多优雅的读者,看到我的某些小说,把人性的恶全部坦露无遗的表现出来,他们也不高兴,他们喜欢看一些温柔的,谈恋爱的,舒舒服服的小说。对这种能够真正的触及到人类灵魂,爆露出人类灵魂的丑恶的一面的作品,他们感到很受刺激。当然我想,我绝对不会,为了要迎合这样的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作的原则。我最近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我写了一个后记,最后一句话就是说“那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你不可能因为某些读者不喜欢我这种写法,我改变我自己的文学主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