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月亮在哪里
地上的六便士大家都能看得到,但是人们往往会忽略天上的月亮。
分两次把这本书读完,其实读到前半部分时候,于我而言,并无太大波澜,相反,很多时候觉得这是斯特里克兰自作自受,活该生活困顿,活该饥饿交寒,抛弃妻子,自己去追求所谓不着边际的梦想,没有考虑过别人的感受。作者对于他生活状态的描写,乃至整个一生的生活状态的描写,并不是为了让读者同情,恰恰是作者最重要的一个表现手法,一个真正追求梦想的人,外在的疲劳与困苦对于他来说都是极小的事情,只要能继续有钱买颜料画画,那么怎么样都无所谓,房子大小无所谓,是否干净整洁无所谓,食物与他而言,仅仅是可以果腹的东西,不在乎美味与否,是的,他的眼里只有画画,仿佛丧失了一切的味觉与嗅觉。
斯特里克兰离家出走之后,灵魂超脱,外界的一切都对他不会产生一点影响,甚至一直帮助他的施特罗夫,救了他的性命,并且把他带回家里养病,夫妻两个人轮流照顾他,而他最后却和施特罗夫的妻子勾搭在一块,用这个词明显不好听,其实越是对斯特里克兰越了解,越是明白,情爱之事与他而言不过是偶尔的需要而已,自然是他独特的气质,他与众不同使得布兰奇深陷其中,最后不得不以死相逼。这个悲剧怪谁呢,施特罗夫有错吗?他仅仅是欣赏斯特里克兰的才华,想救他与危难而已,每次斯奚落他的时候,他最多生气那么一会,再看到他时又不记得之前的事了,是施性格使然?不,我更认为这是斯的人格魅力所在,不然就是他的作品魅力所在。布兰奇自然也没有错,不过是被一个自己喜欢的抛弃而已,追逐自己的爱有错吗?自古至今,梁祝化蝶,罗密欧与朱丽叶太多的故事告诉我们,为爱要努力奉献,只不过布兰奇是单方面追求而已。那犯错的自然是斯了,怪他性格太魅惑,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天才的吸引力。
他身上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他的作品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吸引力。这也是作者在多年之后本应避而不见,却又一次和斯坐下来一起喝酒的原因。天才的世界有太多孤独,奇怪的是,他们却并不觉得孤独。他们有太丰富的内心世界。当你看到他死前留在房间里的巨作就知道了。
最精彩的莫过于斯与艾塔结婚,在塔希提度过的那段日子。使他彻底的放松下来,可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疾病,饥饿,乃至双目失明,肢体残缺都打不败他,我想他最后是开心的,兴奋的,身体上的痛苦已经影响不聊他,他终于看到自己的月亮。自己苦苦追寻15年的意义,当故事讲到这里,简直是对整个故事的升华。
而常人又能做到几分呢?万分之一都不及吧,自小到大,每每被问的最多的一句,莫过于,你的梦想是什么?现在,摸着心门问一句,你真的追求过你的梦想吗?或许,这也是你不能成为天才的原因吧,连努力都没有,又怎么谈梦想,更何况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