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情感

《半生缘》:一人千面

2020-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秦何意

✨内有关键情节透露

世钧又向那边走去,寻找那个小咖啡馆。他回想到曼桢那些矛盾的地方,她本来是一个很世故的人,有时候却又显得那样天真,有时候又那样羞涩得过分。他想到:“也许只是因为她……非常喜欢我的缘故么?”他不禁心旌摇摇起来了。

——《半生缘》

九年前我读过一本小说,八月长安的《你好旧时光》,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小说主角余周周在少年宫学拉大提琴,老师对她格外好,悉心教导她,给她减学费,推荐她参加比赛,给她铺了一条很轻松的人生路,余周周认为她的老师是个大好人,但有一天,一个人对余周周说,你认为老师好,是因为老师对你好,但是对有的人而言,老师也许是坏人。我那时才突然意识到,通常情况下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只有对你而言好的人或者坏的人。

一个人有多复杂,有时候连自己也说不清,曼桢的世故与天真毫不冲突。

在涉及自身实际利益的时候,曼桢可以非常冷静圆融,比如曼璐要嫁给祝鸿才,曼桢明明对祝鸿才毫无好感,也知道姐姐绝不会爱上这样一个人,甚至能按照常理推测出祝鸿才在乡下应该早已娶妻,但她没对姐姐多说一句话。也许曼桢有充足的理由,比如曼璐到了该嫁人的年纪、曼璐从不听家人劝谏、曼璐也许真的爱祝鸿才、曼璐是成年人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但曼桢的冷漠就是冷漠,对曼桢而言,那不是自己的事,日子过得好不好都是曼璐的事。甚至说,曼璐越早结婚,曼桢越早能洗刷自己身上的污点,毕竟有一个交际花姐姐是一件需要遮掩的事。

曼桢的天真几乎都只表现在对世钧的态度上,比如帮世钧签到、晚上买了点心带去给世钧、给世钧整理箱子,因为爱情的特殊性,曼桢把世钧当做另一个自己来对待,每个人对自己都可以诚挚天真。

曼桢这样的人,有足够的冷静与隐忍,她在面对某一类身份的人时,都有自己恰当的应对方式。所以世钧想对了,曼桢因为喜欢世钧,才不自觉在世钧面前表露了另一面,让世钧有机会看到曼桢的矛盾面。当然,曼桢的世故更多的是自卫,毕竟我们大多数人也总是先考虑自己的生存,再考虑别人。#读书有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