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进入心流状态?
在写作方面,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就不在各位前辈大佬面前班门弄斧。我认真思索了一下,发现自己很擅长进入高效学习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流模式。
大学时,我曾经旷课一个学期,最后只用三天晚上刷题突击将高数考到95分;也曾五个小时看完192页《无机化学》考到全班第三;全职工作时,我一天可以保质处理完同事两倍以上的工作量;考研时,利用躺在病床上的两个月上岸北京211大学——初试两个月,复试只用了十天。
现在的我更是随时随地进入心流状态,外界一切因素都别想打断我,蹦迪打雷都不行。
我总结了以下几个小tips,希望对你有帮助。
1. 找到迅速启动自己的办法。
当我需要从待机状态切换到心流状态时,我就需要快速启动自己,给身体的每个器官发送全力配合的信号准备。
一般在这个时候我会做五分钟冥想,先使自己平静下来。这个过程可以配合香薰(这个是我以前做的一种通感练习,闻到某种气味就会联想某个特定的行动或某个场景)或者白噪音。
然后我会开始回想前一天令我开心的事情,一直到感恩的情绪充盈我的内心。
我每天的默念清单布莱恩·弗拉克在《吸引力法则》中写道:写给那些在人生旅途中激励过我们的人……我们深深感激。养成一种感恩的心态,感谢你身上发生的所有事情,并且相信你走出的每一步都会让你变得比现在更成功、更美好。
我深刻体会到当我通过感恩达到一种积极的震动频率,我的心情准备就已经就绪。
2. 利用好“环境场”的力量。
刚开始时,我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进入心流状态,这个时候我就会利用周围的“环境场”达到这一目的。
《了不起的我》中对环境场下过定义:它其实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能激发特定的行为。就像到了卧室你就想睡觉,到了办公室就想工作,到了餐厅就想吃饭。
首先我们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学习空间。这个空间在初始时不建议放很多东西,尽量简单干净,这样不会被精美的摆件等分散注意力。
其次要准备好你进入心流状态时需要的所有东西。包括但不限于:水杯、学习文具、电子设备、纸巾和纸质版资料等,避免下地来回走动打断状态。
3. 将任务串联。
列好一天的任务后,将任务串联,千万不要多任务并行,一心多用。我们常说一个人聪明,其实很大原因在于他的大脑各区域的协调处理信息能力很强,多任务并行无疑是放弃优势,这就违背生物本能。
像我们的朋友谷爱凌,她就是个将任务串联处理的高效“怪物”——全力以赴处理好一件事,再奔赴下一件。
在初始阶段,一个快速专注的大杀器就是——扔掉你的手机。我和我的朋友将这戏称为“牛顿第四定律”,因为接近真理,百试百灵。如果实在需要关注微信上的消息,那就微信挂电脑,把手机关掉,回复信息时还能锻炼一下自己的打字速度。
4. 利用帕金森准则。
帕金森法则告诉我们:“完成一个任务的时间总是跟你分配给她的时间一样长”。
我想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开学前一天写作业快速而专注;期末考试一两天看完两本厚厚的大部头;工作室越是接近ddl越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这很好理解;一团火,我们隔远了并不会感觉到危险;但是离得近了就会感受到炽热。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开始有负罪感,会恐慌,在这种心理下任务完成的就越快。
这感觉有点像拖延症,但实际上拖延症焦点在人,而帕金森法则焦点放在事情上。这样我们不会轻易给自己贴标签,反而会更好完成任务。
开始时,我们可以这样利用帕金森法则。
1)我们可以简单根据过往经验判断出自己任务所需时间,可以用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时间关系下次有机会再给大家详细介绍)等安排好计划。
2)我们要设置自己的deadline。注意我们设置的ddl应比真正的ddl更短,这是对自我的一种督促。
3)拆解任务。我们可以将任务合理安排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利用小步子原理心态更轻松。
4)完成永远比完美更重要。我们一定要先完成,再有时间,再去进行细化填充。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以上就是我的碎碎念,感谢各位的耐心看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