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意志的三个层次

看完蔡崇达的《残疾》这篇文章,我无形之中陷入了悲观的情绪之中。精神力量难道就这么无力吗?所谓的身残志坚,到底能持续坚强多久,强大的意志力终究抵抗不了身体的残疾带来的折磨。作者的父亲也一样,努力过,反抗过,拼命过,最后还是输给了身体,输给了自己。想要活出希望,但希望总是被时间偷走。
作者对他死去的父亲说:“你怎么这么没用?摔一跤就没了,你怎么一点都不讲信用?”意志没了,生命也就脆弱了,不是吗?
这是读完以后衍生出来的悲观理解,但是根据作者对父亲生前的完整描述,还有我一直坚持的信念。我不相信这是这样的一种理解,我认为这其中肯定有我没有理解到位的地方,这个问题一直纠缠着我。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就是说,人的皮囊终究决定着人的一切,这是与我的信念相违背的,但我知道这也不一定就是不成立的,多少人屈服于皮囊之中,被困于皮囊之中。即使如此,但我始终相信,人类存在的意义存在于精神中,而不是皮囊。我必须重新梳理一遍,或许也是内心深处的不甘。
我不相信这是作者想要表达的结果,其实作者想表达什么已经不重要了。我认为作者的父亲摔跤并不是偶然,而是其父亲主动的行为,从他父亲眼睛和嘴里流出的血来可以推测,虽然仅仅只是推测,不过这推测里面包含着作者的隐痛,作者也许不想面对父亲主动寻死这件事,所以含糊其辞。
从这点出发分析,他父亲还是战胜了自己,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最生命保留了最后一点尊严,这是对生命彻底的领悟。
有点强人所难了,也许这只是我自己的想象,也许只是想坚持我所持有的信念。
为什么我会这么分析,我认为人的本能是求生的。如果一个人求死,就存在两种可能:第一,精神生病了,而且病的很重;另一种是战胜了死亡。求死只有这两种可能性。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父亲是一个坚强的人,一个想要活的有尊严的人。因此,其父亲并不是一个由于意志消耗完而放弃生命的人,而是达到了某种境界的人。
我的信念是,精神决定着我们的皮囊。从这篇文章上,我忽然对意志又有了新的理解,意志的存在可能比我想象的更加复杂,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某种变化,可能包含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像是作者父亲从医院回到家的情景,充满饱满的意志,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反抗,拼命,这是意志力亢奋阶段。第二阶段,明知不可为,却偏要为之。明知道不会有结果,却还要逞强,这是充满悲剧色彩的阶段。如文中作者的父亲在台风中还要执意出去锻炼的情景。这个阶段意志力已经差不多消磨殆尽了,更多的是不甘和恐惧,它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抑郁而死,二是放弃一切挣扎,不求生,但对死亡充满恐惧,生不如死,没有任何意志可言。第三阶段,看破生死。这是一个去生命意志的过程,处于一个当生则生,当死则死的状态,自性自在。有生的希望绝不放弃,但是如果没有生的希望,会选择坦然面对死亡。这就是意志的三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其实就是意志力上升为精神力量阶段。
其实上面所述也没什么说服力,只是满足了自己的自以为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