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飘香瓜田日更收文专题[临时]简友广场

“陪读”

2023-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关玲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从我目前的认知水平来看,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很有意义,无论对家长,还是对孩子,甚至对国家都是有价值的。

我认识的很多人,做了父母之后,会为了孩子付出很多。

花时间、精力和金钱陪伴和培养孩子,从小处讲,为的是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往大了讲,就是培养祖国的花朵,把孩子培育成对社会对国家,甚至对世界有用的人,实现“少年强,则国强”。让他们成长为一个有能力,有魄力,有影响力的人,以期他们能发光发热,改变不良的事态,引领一定领域走向光明的方向。

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从理论上讲应该是有规划有蓝图的,然而,实际生活中,又有多少家长能真的做到有规划、有蓝图的呢?就算有规划有蓝图,又有多少能按着蓝图行进的呢。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想把孩子培养成材,不能采取所谓的“抓大放小”,只在乎学习成绩。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独立自主,可是在大学刚刚开学后一个月,却有家长因为孩子吃不惯学校的食堂,被孩子要求陪读送饭的。有孩子和寝室同学相处不来,要求走读的,家长租房陪着的。还有受不了军警院校的高强度训练,退学重读的。

于是,家长工作不做了,盼了十二年的“孩子高考完,我就解放了。”的生活成了泡影,还得坚持下去,又去陪读。

于是哀叹:“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于是后悔:“当初不该那么娇惯孩子!”

于是自责:“没有为孩子规划好人生!”

可是,这样的哀叹,这样的后悔,这样的自责,又有什么意义呢?

时光不能倒流,生活不能重新来过,所有的哀叹,所有的后悔,所有的自责都只是面对现实时最无力的情绪罢了。

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把握好现在,总结之前的经验,像小孩子学习一样查缺补漏。规划好接下来作为家长要做的,再引导孩子自己去规划自己的人生,鼓励他们面对应该自己面对的一切,而不是,像小学生一样,什么事都需要家长去帮助解决。

既然之前有不妥,那么现在就从大学生要求陪读开始,采取行动,培养孩子的除了学习之外的能力。和孩子好好探讨一下,是否必须“陪读”,如果家长不陪读,孩子将来会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

一个小鸡的成长是从它破壳而出的那一刻开始的,一个人的成长和成熟也是从离开父母的怀抱开始的。

“断奶”不仅是只孩子,也包括家长,家长对孩子的不肯放手,也是一种对孩子的依恋,阻止了孩子独立成长。

上大学,非特别特殊的情况还需要家长陪读的,其实是家长和孩子的一场共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