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写作写作那些事墨迹生香的别人的文字

语感||再聊写作(3)

2022-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魏治祥
图:谭靖

有朋友问我什么是语感。

先说一件往事。多年前一个比我还热爱文学的同学,工人,强记博闻,文章好,诗也好。有一天中午,工休时间,他老兄在车间背靠工具柜读某中年作家的小说,忽然泪流满面,继而嚎啕大哭。哭啥,被感动的呗。旁边有人拿过他手里的书,看了他正在看的一页,又翻看了前面和后面,一脸懵逼,道:没写个啥名堂嘛,感动成这样?

被语言文字感动成“这样”的“感”,就是语感了。

我读《文学体验三十讲》时写了一篇读后感:《体悟语感》。

那段时间家务繁忙,没时间坐下来阅读,就听纳博科夫的《洛丽塔》,那篇读后感也可以叫听后感。

微信读书上没有播音员,由机器人录制,冷冰冰的声音,语气怪怪的,毫无感情色彩,听什么呢?听内在的声音,找内在的语感。我听到的是纳博科夫本人。独特的节奏,极富张力的叙述,动感十足的画面,纤毫毕现的细节描写,以上这些感受,就叫语感。

百度对语感的解释就复杂了: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如果语感的能力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实际应用中就表现为一接触语言文字,即产生正确的多方位的丰富的直感:在阅读时,不仅能快速、敏锐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有效之信息,感知语义,体味感情,领会意境,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而语感能力差的,接触语言文字时,在运用惯常的分析理解手段之前,仅能领略其所承载内涵的一鳞半爪,甚或曲解其意,难得言辞之要领。

百度说了一大篇,你只要记住一句话: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没错,语感就是一种能力,感受语言的能力。这个能力包括了抓住有效信息,感知语义,体味感情,领会意境,捕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等等。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领会意境,捕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关于弦外之音,你应该知道美国作家海明威提出的“冰山原则”。1932年,海明威在一部描写西班牙斗牛士的著作《午后之死》中,提出了这个原则。他认为,冰山在海水中移动得十分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所要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就可能省略掉他所知道的东西,而读者呢,只要作家写得真实,就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这就好像作者写出来一样。

海明威先生是大作家,他忽略了一个问题,读者想要感觉到冰山下面隐藏着的“八分之一”,没有丰富的阅读经验是不可能的。

阅读经验是增强语言感受能力的前提。

感受能力的大小,体现为阅读者对文本产生的联想和共鸣,还体现为你能不能举一反三,想到一边去。越是能想到一边去,越是能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其阅读效果就越好。对同样是作者的你来说,在阅读过程中灵机一动,说不定自己的文章就会咕嘟咕嘟冒出来了。

此外,对写作者而言,语感还体现为驾驭语言的功底。

好的语感从何而来?当然是长期阅读,长期训练而来,没有速成,没有捷径,弯道超车绝无可能。

如果一定要走捷径,那就是借鉴前人的经验,少走“速成”的弯路。

不少名家介绍过成功的经验:模仿前辈名家。

莫言,余华都有模仿。余华说他模仿某一大家,一学就是几年,然后再换一个,可谓下足了苦功夫。我这里不说余华模仿的是那一位,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但是一定,必须,而且只能是选择名家。如果你选择了我,不好意思,你当名作家的梦想,到此为止了。

还得回到阅读。模仿的前提是阅读。阅读的过程中必须把自己摆进去:这段话如果换成我,该怎么写?删掉这段话,会不会更简洁?哈哈,我小时候比他淘气多了,写出来肯定更好玩。嘿,另一位作家写同样的事,写法不一样,这就是异曲同工?这个,不是鲁迅的笔调吗?贾平凹这篇散文,居然有欧阳修的影子在里面!......就这样,“冰山”一点点浮出了水面。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有的东西,说起来神秘,无非隔着一层窗户纸。

找到了窗户纸,捅呗。

下面来一段实例。

听说过车前子吗,就是那位诗人,画家,散文名家,著名的文人作家?真正的当代文人哦!

去年读车前子的《茶话会》,我写了15篇读后感。今年再读我写的读后感,浓浓的书卷气扑面而来,画面感极强,文字跳脱且充满灵性。

便感到怀疑:这是我写的吗?当然不是我写的——至少不完全是我写的,里面引用了作者大量的文字,那些不跳脱,没灵性的文字才是我写的。读车前子,写读后感,不经意间,便默认了原作者定下的调子。没有刻意模仿,我的那一批文章,或多或少有了车前子的味道。

更重要的是车前子风趣,好玩。

搬运一段我写的《趣事须趣谈》:

车前子摆的是老龙门阵,那时候的社会风气不允许公开谈恋爱,在外头谈恋爱的女人叫野鸡,男人叫阿飞。假山洞里有尿骚臭,但好歹可以藏在里面亲热。“正经”青年男女,不敢公开谈恋爱,得在家里,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眼皮底下谈。

“姐姐的对象来了(那时候没谈恋爱这一说,称之为轧朋友或搞对象),两个人跑到厨房里去轧朋友搞对象,妈妈在客厅做针线,隔几分钟就让妹妹去厨房转一下,看看情况。”

接下来的事情很简单,姐姐与男友在厨房里出了点状况,妈妈赶紧前去制止。就这么点事,车前子的写法,可谓妙趣横生:

“他们在做什么?”“说话。”

“他们又在做什么?”“那个人在给姐姐挠痒。”

“姐姐哪里痒?”“姐姐说胸口痒。”

妈妈扔下针线,亲自下厨。

什么叫语言艺术?这就是了。三问三答,简单的对话加上妈妈的动作(扔下针线,亲自下厨),姐姐和男友的鬼鬼祟祟,妹妹的少不更事,妈妈的提心吊胆、心急火燎,一一跃然纸上。语言干净,洗练,含蓄,潜台词无比丰富。读到“妈妈扔下针线,亲自下厨”时,不禁笑出声来。还补充了一句:“糟了,来不及了!”且想起了关公斩华雄,不写正面交战,写酒。关公放着温好的酒不喝,斩将归来,其酒尚温。

我当年谈恋爱也是在家里,主要内容是给父亲包饺子。不包饺子的时候便在我的房间里说话。门敞开着,我妈就在门外做针线,假装补一双应该扔掉的袜子。那时女儿家的清白太重要了,我妈怕坏了自家门风,完全是在替别人家的女儿站岗。别说挠痒,离得稍微近点,我妈便会使劲咳嗽,如果不拉开距离,便会咳得死去活来,边咳边吩咐我去倒开水。所以,还是包饺子安逸,可以把很多想法包到饺子里。

一不留神,开始王婆卖瓜了,就此打住。

语感这东西,还得自己去体悟。

2022年12月1日于上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