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个道理,越早知道越好~

2018-01-18  本文已影响0人  麦子街

原文:7 Crucial Lessons People Often Learn Too Late in Life

作者:Nicolas Cole, www.nicolascole.com

编译:Karen

[ 1 ]

如果你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你最好比别人多下3倍的功夫

大多数人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有的只做朋友、家人、同事让他们做的事,有的是从未想过自己喜欢做什么。但是,如果你想成为“做自己喜欢的事”的哪一种人,你必须将这样的机会视作“特权”,而不是一个愿景。因为能真正做到的人,是少数。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 2 ]

藏在愤怒背后的往往是恐惧

“恐惧是通向黑暗的一条捷径,恐惧让人产生愤怒,愤怒会导致憎恨,憎恨就会带来折磨。” 每一个深陷折磨中的人,会记恨于某个让他痛苦的人或事,而时而感到愤怒,但藏这些表象之下的是恐惧:

害怕失去而恐惧;

因为无助而恐惧;

因为要放弃抓住的东西而恐惧;

可是当人一旦知道了恐惧的存在,就会发现那个黑暗只是一个影子,是正义和恻隐之情的影子,指向你终极渴望的东西,这时候只要改变焦点,就可以重新出发了!

[ 3 ]

今天的每一个习惯成就未来的自己

今天每做一件事,都在一点点形成明天的你。

当这个行为重复一周,改变就萌生了;

重复一个月,你就会看见变化;

重复一年、两年、五年,你将进入在另一个境界重新认识自己。

不要小看每天一点点的小习惯,水滴石穿,而我说的习惯既包括好的,也包括坏的。你的习惯,会决定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 4 ]

情绪是可以练出来的

当我们说训练,总会以为跟技能相关的东西,比如练钢琴、练写作之类,但在这说的是,带着情绪时的你是什么样的人,这也可以练的,比如操练谦卑、操练饶恕,操练自我认知和幽默感,同样你也可以操练愤怒,愤恨,戏剧化,产生冲突。

当你有情绪的时候,是一个怎样的人,反应了你在有意识(或无意识)时的自我训练。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生来就忧伤和悲观的,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一个人使用悲观的次数多过训练其他东西,比如快乐。

[ 5 ]

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私心的

这个观点可能陈腔滥调了点,经常被用在负面的描述里。但是,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值得注意的,毕竟每个人都要先喂饱自己。大家都有自己的梦想,目标,憧憬,家庭,挚友和另一半,我们都希望他们好。

我不是教大家抱着怀疑的心态与人交往,而是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才能让自己坦然地与人相处,同时也保护自己。人无法控制他人,更不能指望别人把你的事放在比他们自身还重要的位置。

去感受别人的需要,先看看自己能怎么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再发出你的请求。这样的协作关系才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 6 ]

成果带来的满足感远远不如过程

当你在实现一个目标时,最不可取的方式是因此牺牲自己正常的生活,还有你周围人的福祉,这是最得不偿失的方法,因为在实现目标的这趟旅程中,你都不能和你身边的人一起分享,那目标即使实现了也是没有意义的。

[ 7 ]

认真工作和嘻嘻哈哈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觉得嘻嘻哈哈就等于工作不认真了,最棒的想法往往就在人最放松的状态下产生。人与人之间也是在欢笑中建立关系,而工作或者解决困难的时候开开玩笑、放松心情也会打开新的思路。

制造乐趣就是生活的本质,欢乐并不意味着无所事事,恰恰相反的是,一个人在欢快的状态下能完成更多的事情,甚至超乎预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